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素有“健康岛”“长寿岛”之称。在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机遇期,在“养生”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追求与向往的新趋势下,海南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打造“养生天堂”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2.
去年,磐安县委、县政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建设浙中生态经济区、打造中国休闲养生城”的战略决策,把“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来培育。实现磐安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旅游市场全面升温、旅游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在“怎样更好地提供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产品”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休闲经济的发展及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由此产生出全新的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概念。因而,有必要对休闲经济进行全面、系统、前瞻性的研究,关注政府、私营等多种服务组织的作用,以树立全新的“休闲观念”,开发多样的“休闲产品”,发展多元的“休闲经济”,制定适宜的“休闲政策”,全面提高“休闲质量”。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32)
正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10月21日,在美丽的金坛长荡湖畔,"2017中国(长荡湖)休闲湖泊峰会"召开。响应新时代召唤,谱写新的壮丽篇章!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休闲、度假、养生等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已成为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中国·长荡湖休闲湖泊峰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媒体、企业等就休闲湖泊发展达成《中国休闲  相似文献   

5.
广西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长寿资源是巴马发展的雄厚基础和丰富营养,是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特有的“DNA”。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巴马而言就是要发展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坚持这一产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长寿品牌优势,自信和自觉推进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提质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蓝飞宁 《传承》2013,(11):15-15
广西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长寿资源是巴马发展的雄厚基础和丰富营养,是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特有的“DNA”。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巴马而言就是要发展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坚持这一产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长寿品牌优势,自信和自觉推进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提质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瓯海发展健康养生休闲产业面临重要机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健康养生的追求,健康养生休闲产业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朝阳产业。据有关数据表明,近20年来,美国的健康养生休闲产业增长了36倍,日本增长了32倍,欧盟各国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许多经济学家预言,健康养生时代已经来临,健康养生休闲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的论述和阐释,为大中小学美好生活观培育提供了科学正确的价值导向。要依据学生不同学段认知、情感、自我、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统筹美好生活观培育教学要点:小学阶段“在生活情境中感悟美好生活”,中学阶段“在知识学习中认知美好生活”,大学阶段“在宏大时空中定位美好生活”。同时,在美好生活观培育中,要把握三对矛盾:在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的互动中达至对主流美好生活观的价值认同,在价值认同与自我意识的互动中达至对自我美好生活观的价值确立,在价值确立与价值实践的互动中达至对自我美好生活观的价值完善。  相似文献   

9.
向炜 《重庆行政》2019,20(1):58-6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庆市大渡口区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要全面提升大渡口区居民生活的品质,补齐居民生活的文化短板是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0.
苏佩 《中国民政》2023,(2):15-16
<正>“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民政部门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休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享的权力,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种心情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休闲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金钱。由于历史的原因,休闲被抹上了一层贵族化的色彩。其实,休闲并不只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休闲的定义什么是休闲?通俗的解读,休闲就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按照休闲时间的长短,专家将“闲”分成三类:  相似文献   

12.
李雪 《中国民政》2022,(21):14-15
<正>“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民政工作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各地民政部门持续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张松 《中国民政》2023,(3):10-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建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湖南省怀化市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站稳人民立场,切实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坚持”运用到民政工作的全过程,以赶考姿态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伟 《今日海南》2011,(2):21-21
过年了,“养生”二字在中国大地上又火了一把,人们走亲访友送的是“养生”、团圆聚餐吃的是“养生”,无论何事何物粘上“养生”就备受欢迎、遇上“养生”就身价百倍。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奇怪,其实中国自古就有“责生”的传统,“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甚大。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群众物质生活得以极大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养生的需求。加之现阶段看病难、看病责的问题仍然严峻,养生祛病、健体强身成为百姓典识。  相似文献   

15.
一、“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休闲”是一个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术语。“人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等。“闲”同“娴”,表明思想的纯洁与宁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人那里,休闲总是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可以发展人的智慧、思想和良知。“休闲”,指的不仅仅是闲暇时间,也不仅是指“休闲活动”,更是指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休闲才是一切事物围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的诞生地。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罗春潮  莫碧珍 《传承》2010,(9):52-53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休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五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胡建国 《小康》2013,(1):76
"如何将体育文化引入当下发展休闲产业的洪流中?"从小康社会的经济条件不断提高和大众健身理念上来看,休闲体育与小康社会人群的生活追求大多不谋而合,休闲体育为现代人群在人际来往、全面健康角度营造了极为美好的前景。与休闲健身的自由、豁达、纯真、自然的内涵相对应的是,当下,人们的生活理念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当多的人们选择在空暇时间回归到纯真、宁静、身心全面锻炼的运  相似文献   

19.
媚娘 《八桂侨刊》2004,(6):48-48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更加推崇科学的生活方式。此文特别推荐几种更新观念的习惯,为你建立科学的养生保健观,愿你拥有健康,尽享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梧州,被誉为广西的东大门,三江交汇,两广咽喉,见证过“百年商埠”的荣光。这里的发展速度很快,工业园区处处机器轰鸣,城市新区幢幢高楼崛起;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喝早茶、逛公园是市民喜欢的休闲方式,文脉传承里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梧州以“快”和“慢”的交织,向世人展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