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作为世界性社会发展模式,在率先给西方国家带来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之路,涉及的目标概念并不是空泛的,而是现实任务与政治时空结构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实现人民生活状态、层次、质量的共同提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放置于中国百年发展社会理想和社会形态之中,使其发端于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探索、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程、定型于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也经历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再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探索。那么,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道路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于成文 《求实》2006,6(12):21-24
共同富裕思想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经过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实现了理念上的重大变化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指导思想来看,由“平均主义”和“先富论”转变为“共富论”;从共同富裕的内涵来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看成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转变为把其理解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富足与和谐的有机统一体;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定位看,由仅仅把共同富裕当成一个理想的目标转变为把其当成理想目标和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从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看,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杨渊浩 《探索》2022,(5):68-7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新中国迈出了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以此为奋斗目标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日益明确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发出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强音。其中,党的领导是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立场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政治原则,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资源和制度保障,而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支撑。这一系列奋斗历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执政宗旨以及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战略,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古今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共同愿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主题。云南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艰巨任务,势必要奋力闯出“超常规”发展新路。当前,数字技术引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未来发展新方向。云南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促进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理论、现实和伦理逻辑。云南应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规划引领,聚焦公共服务,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要素配置,推进区域一体化,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云南要加快建设数字设施、数字政府和构建数字社会,有效激发“数聚创新”活力、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营造“数字文明”环境,在人人共谋“数字化发展”与人人共享“数字化红利”的数字云南建设中,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与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区域协同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战略,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通过路径创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对共同富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浙江省K县以“乡村联盟”为路径,以“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为核心要义,全面推动乡村区域协同创新,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方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党建引领为根本原则,建立要素协同、目标指引为基本逻辑,构建系统推进、创新路径为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新时代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通过共建实现了将“蛋糕”做大,通过共治实现了将“蛋糕”做好,通过共享实现了将“蛋糕”分好,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新时代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为新时代加快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可靠保障。乡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新时代加快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必要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新时代加快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精神保障。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是新时代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实践中,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是真正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幸福的“国之大者”。推动共同富裕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的整体富裕,是存在合理差距的均衡富裕,是属于全体国民的普遍富裕,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全面富裕。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初次分配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二次分配中注重发挥政府收入与支出政策的调节作用以及依靠道德约束发挥三次分配对初次、二次分配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正确认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特点,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审时度势,确立了全面建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明确要求“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与时俱进,在宪法序言中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标志着党在执政理念上实现了宪法化,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关键还是在于把书面的宪法规定转化为具体且生动的社会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发挥宪政在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上,历经百年征途,不断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理论,并对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共同富裕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要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取向与社会公正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经济技术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发展观、民生观和社会公正观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和与时代接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念的时代价值蕴含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持之以恒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满足了人民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最终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开辟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宋伟 《学习论坛》2023,(2):112-119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成就为这一理想和追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历史任务,没有捷径、坐等不来,只能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奋斗共建才能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全面协同、循序渐进的富裕,既要通过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发展做大“蛋糕”,又要通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分配分好“蛋糕”。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面临总体发展水平不足、分配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公共保障不足、个体发展能力不足等现实约束。为此,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物质技术基础;完善分配政策体制,形成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强化共同富裕社会保障;提高个体发展能力,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使共同富裕之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4.
丁元竹 《唯实》2006,(7):15-18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根据这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改革为动力,通过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实现社会和谐。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当包括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全社会参与社会发展,避免由于发展中不公平和不公正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为社会健康和公平发展配置必要的社会资源支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十一五”时期,要加强和完善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在理念、体制与机制三个方面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15.
党的执政理念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 ,体现了执政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具有总体性和抽象性 ,虽然反映了普适价值 ,但在现实中与民众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一定距离。必须寻找有效的实施载体、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 ,去承载党的主张和执政意志 ,使党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 ,实现与普适价值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平均主义、精神贫困等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必须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公平正义中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协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冯小燕 《理论研究》2008,(1):40-41,54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目标,近几十年来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公平缺失,使得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难度加大,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共同富裕”遭遇困境的应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较大篇幅地关注民生,让我们看到国家在共富道路上所做的努力,面对困境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完善社会公共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补偿机制,关注民生,运用法律刚性与道德柔性双重力量,使社会成员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文丰安 《探索》2023,(4):151-16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包含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两方面,这是共同富裕整体性概念中的多维表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为坐标,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及理想追求。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中汲取智慧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探寻理论之源,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辛探索不断追求理论创新。从“国家—社会—群众”的框架来看,现阶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面临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性不强、人民美好物质需要与社会精神供给不对称、群众理论认知与可行能力匹配度低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协同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文化领域改革和文化产品创新;传承文化底蕴,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阶段性目标和实现路径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其贡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学发展观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导思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多次提到共同富裕,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