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从1946年6月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关键历史时期,是一段值得大书特书,并从中吸取宝贵历史经验的黄金时期。其间,作为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和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从上下级领导关系,至在接应中原突围部队、策划横山起义和纠正土改中“左”的错误斗争中,  相似文献   

2.
全面胜利的中原突围战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首战,是胜利的起点,由此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帷幕。多年来,对于中原突围历史的研究,特别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评价中原突围的胜利,已有不少佳作。但对中原突围战役评价方面研究成果还不多,而且人们对此战役的本身是否胜利至今仍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中原突围战役是全面胜利的战役。现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1,(7)
正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而我军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我中原军区部队中原突围的胜利,不但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还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从不同侧面概述这场重要的战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其历史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26日,是中原突围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中原军区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等领导下,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于1946年6月26日开始了中原突围战役,一举杀出国民党30万大军的包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突围战役中,捷报迭传,英雄辈出,可歌可泣的故事层出不穷,本文撷取王震将军在中原突围前后的几例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正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调动30万大军,"围剿"中原解放军,挑起空前规模的反革命内战。以中原突围为起点的全国解放战争,由此而爆发。中原突围战役是极其惨烈的,中原解放军主力在中共中央的指挥下虽然胜利突围,但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损失也是很大的。本文仅讲述参加中原突围的黄琪、李薇、孙卉、陆方4位女性的悲壮人生,以示缅怀。黄琪为革命英勇牺牲黄琪,原名黄辉蓉,1925年出生于北平,  相似文献   

6.
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映。这部影片以艺术形式,生动地反映了1946年中原我军为反对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对于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人们也许还不大熟悉。本文试图对中原突围的历史背景和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介绍。一、中原突围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什么是中原突围?为什么会发生中原突围?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中原军区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在鄂豫边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从河南中、西部南下的八路军王树声部和从湘粤边北返的八路军三五九旅王震部等三支部队组…  相似文献   

7.
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是拉开解放战争序幕的第一仗。它的成功,集中体现为中原军区部队(主力为新四军第五师)在面临全军覆没危险的险恶情况下,圆满实现了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完成了在战略上牵制数倍与己之敌,在战役上克敌制胜、突出重围的光荣任务,为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6月18日,孝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安陆市联络组在安陆市教委召开了纪念中原突围胜利50周年座谈会。市区40余名曾参加中原突围的老战士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在我党我军革命战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9.
湖北地处中原,宣化店中原突围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湖北既是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又是进军江南的后方基地,战略地位重要。纵观湖北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这一时期,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3,(3):43-44
<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永县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创新开展“书记讲党史周末讲堂”活动,从“五个聚焦”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背景江永县旧称永明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永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2016年,江永县被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永县着力在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阵地”上下功夫,以“书记讲党史周末讲堂”为平台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革命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9,(6):39-40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在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了第一枪。拉开解放战争的帷幕,擂响了蒋家王朝灭亡的丧钟。  相似文献   

12.
征集、整理、编纂地方党史大事记是地方党史的重点工程之一,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编纂一部资料完整、准确翔实的地方党史大事记,对研究地方党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份就征集、整理、编纂《中共佳木斯党的活动大事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佳木斯市“三反”“五反”运动大事记》,《解放战争时期合江建党建政大事记冷的一些体会,谈些粗浅认识。一、地方党史大事记的作用党史是一门综合性历史科学,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理论之一。地方党史大事记(以下简称《大事记》)在地方党史研究中具有提纲攀领的作用。从广义上说,《大事…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三则     
《湘潮》1984,(10)
郴州地委召开“解放战争时期湘南地下党史、游击武装斗争史”座谈会今年六月十二日至十七日,郴州地委召开了“解放战争时期湘南地方党史、游击武装斗争史”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原五岭地委、湘南工委、“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民解放战争首战的中原突围战役,已经过去50周年了。50年前的1946年6月,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面对国民党蒋介石阴谋发动的大举“围歼”,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毅然决然地举行了中原突围,并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原突围是埋葬蒋家王朝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是人民解放军军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中原突围作为一个战役来说,以1946年6月26日为开端,至7月底中原军区主力按中央部署开始执行开创豫鄂陕、鄂西北敌后根据地的任务而告结束,历时36天。此前,中原军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过去五年党在新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中,又将学习党的历史作为广大党员应尽的义务,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列入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巩固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全党加强学习党的历史,并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这不论是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6.
陈辽 《唯实》2014,(11):79-81
为了还原国史、党史真相,著名国史党史专家程中原,在破解党史两大难题(歌特是谁?博(古)洛(甫)交接在何时何地进行?)过程中,开始尝试并在其后自觉运用“四重证据法”,认为这是还原国史、军史真相的最好方法。一是人证;二是书证,指来自档案、报刊、书籍、书信、题词、日记等的书面材料;三是物证;四是史证,指继承传统的“经史互参”方法,联系历史、结合现实,对史料进行考释,通过具体分析,求得问题的解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程中原运用“四重证据法”考证并研究歌特是谁、博(古)洛(甫)交接在何时何地进行这两大党史难题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赞同。此外,程中原还运用“四重证据法”,对国史党史中的另外五大疑案作了破解。这五大疑案是:①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担任的职务是不是中共中央总书记?②鲁迅、茅盾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胜利的是“东征贺信”还是“长征贺电”?③邓小平怎样通过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协助他进行1975年整顿?④华国锋对邓小平复出是阻挠还是拖延?⑤胡乔木有没有参与起草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程中原对国史、党史上七大疑案作了破解后,最终写成《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14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破解》)。我把《破解》读了两遍,认为此书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静如对中共历史学批评有重要贡献。他倡导史学批评,开创党史学史研究;运用史学批评,检视党史学人论著;勇于自我批评,树立党史大家风范。他主张“党史研究要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正是在反思中共历史学实践基础上,从学科建设高度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要求将党史批评之共识——“求真”,“务实”,“创新”贯彻到具体研究中去。这对于发展中共历史学科,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陕北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此后的一年中,刘少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作战,但他率领中共中央工委创造性地解决了夺取解放战争最终胜利所必需解决的许多关键问题。本文拟对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工委时期的伟大历史功绩,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党史界同仁。一、指导建立华北用放区,为战略大决战创造稳固的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1947年初,由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解放战争进入艰难时期。党中央考虑到华北地区是连接东北、西北、华东、中原等解放区的核心地区,战争形势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由中共惠安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县直党委会、老干局联合组织的“惠安县地下党革命斗争史宣讲团”,从6月20日至7月13日在全县各乡、镇、场和县直各大口,对基层党员、党外积极分子进行一次系统的地方党史教育。收到“大讲党史,追忆先烈,继承传统、努力工作”的良好效果。“宣讲团”由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惠安地下革命斗争的4位老党员组成。老同志热情高、干劲足,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己任,他们克服年老体弱等种种困难,顶酷暑、冒大雨,20多天不辞辛劳地连续宣讲35  相似文献   

20.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蒋管区有两大游击区,即江南游击区和华南游击区。它们不仅起了破坏敌人后方,配合我军正面战场作战的作用,而且还是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战略基地之一,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在研究和编写解放战争时期党史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蒋管区的游击战争很少注意。本文仅就江南游击区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作一探讨,恳请党史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