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近年来,湖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荆楚贡献。塑造本土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是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1],为武汉塑造“英雄城市”形象指明了方向。一、武汉塑造“英雄城市”形象的浓厚底色武汉这座城市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英雄底色,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常家爽 《学习月刊》2012,(22):41-42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先把武汉建设成为“法治环境一流”的城市,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这‘三个中心”、‘三个武汉’为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全市人民对城市建设的热切期盼。然而,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先把武汉建设成为‘法治环境一流’的城市,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武汉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中部地区唯一特大中心城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明显的科教、区位、交通、信息等优势,应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产业链全球延伸等机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被国家赋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武汉在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被确定为中部中心城市。因此.武汉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高于中部平均水平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相似文献   

6.
白洁 《学习月刊》2012,(21):26-27
武汉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东湖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将武汉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战略举措。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是武汉市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需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于新技术的创造.着力于新产业的生成和发展,着力于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通过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推动武汉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7.
培育大学精神 提升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仁杰 《学习月刊》2012,(15):29-30
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战略目标,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任务。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湖北开启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征程上,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全力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坚守和培育大学精神,坚持并拓展开放办学,助力湖北重要战略支点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杨军安 《学习月刊》2010,(18):45-45
孝感市孝南区积极响应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大决定,主动融入到武汉城市圈和全市的大思路、大战略、大发展中去,对接武汉,市区一体,借势发展。着力打造“两型”产业聚集区、现代物流发展区、生态旅游休闲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协调“三个文明”建设,以“为民创建,创建为民,以人为本,全民受惠”为指导思想,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武汉。“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步走,创新环境展示城市魅力这是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规划蓝图。2002年,武汉市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后,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为下步工作问诊拿脉: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环境卫生比较差。找准症结,直攻“病源”——全面改造城市环境。一场以“清洁武汉、美…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党建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服务和保证的。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相呼应,有必要提出武汉城市圈党建工作的概念,并加大实践的力度,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谉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推动成渝地区奴城经济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对成都示范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探索新发展理念践行新路的殷切寄望。  相似文献   

12.
覃诗章  黎云 《党政干部论坛》2006,(10):F0004-F0004
“九省通衢”的武汉,居中独厚,得水独优。“十五”以来,武汉交通坚持“以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和建管并重”的方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五”市属交通完成投资145亿元,是“九五”期的7倍。武汉已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已由九省通衢向国际通衢迈进,一个综合性、立体型、高速化、网络化的现代交通体系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21世纪称为“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找城市战略发展的新空间,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问题已引起各地区的普遍关注。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巧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响亮提出“中国西安·西部最佳”的建设发展目标。面对全国诸多中心城市正在掀起的新一轮发展高潮,重新审视西安现有城市规划和发展思路已显得迫在眉睫。经济学专家张宝通提出的西安今后的发展构想,观点精辟,颇有新意。本期发表此文,以期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西安、关注陕西,为其提供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切实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甘露明  李凯  张潮 《学习月刊》2014,(18):18-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的进军号角。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实现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的领头羊。新时代新机遇,新机遇新挑战,新挑战新发展。打造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必须用新观念、新思维、新套路,武汉城市圈生态涵养理念无疑是符合现实、长远的作用于城市一体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时代性选择。一、武汉城市圈生态涵养建设的意义城市生态涵养就是通过挖掘该城市自然、文化、历史的内质给城市以形象上的准确定位,来表达该城市社会的生态义化内涵,是对城市自然景观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维持与重建,其本质是通过人为手段去调节城市非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衔接制造、商贸、运输、信息、金融等的复合型产业,也是依托中心城市聚集物流要素和服务资源,具有增量价值的现代服务业。全国重要物流中心是国家规划的一级物流枢纽,是国际、国内物流服务组织中心,也是区域物流业要素资源聚集中心,具有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征。武汉市十二次党代会、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的战略目标。武汉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建设全国重要物流中心”战略。  相似文献   

16.
姚永玲 《前线》2022,(6):59-61
建设首都都市圈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核心任务。建设首都都市圈,可以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共同构建多中心复合型都市区,缩小地区差距,避免“三区四地”分割的客观制约,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为解决核心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有效方案。以小空间谋大格局,打破现有行政界限构建京津冀协同大构架;以“三圈”推动“一圈”,产城融合渐进式推动京津冀协同;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建设开放式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相似文献   

17.
在新经济条件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助推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新兴城市国际化的共同选择.随着成都“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以科技创新助推城市国际化已成为成都抢抓“后危机”时代契机和内陆经济崛起机遇的战略选择.本研究在全面认识成都科技创新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型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加快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范恒山 《前线》2022,(10):68-73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北京提出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之问。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统领首都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要紧扣“四个中心”,进一步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借势“一核两翼”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紧扣关键要点,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政府施政水平与城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战略目标,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战略目标,把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建设列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6大举措之一。文章通过对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建设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目前三大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大中心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青团》2024,(6):57-58
<正>衢州位于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曾寄予衢州“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重要嘱托。近年来,衢州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青年引聚留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五大青年工程”、打造五大可感知图景,全面打响“衢州有礼·青年有为”城市品牌,为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贡献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