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在病房中读过《论语》之后,写他眼中看到的一个矛盾的孔子。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读《论语》,很多时候就是听一个抱负难展的人在长吁短叹。有诗意的时候……有讨厌的时候……更讨厌他说过这样的混账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读到这里,便想将书抛下了。"这位作家对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厌恶与愤怒跃然纸上。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子这句话,认为这句话是几千年愚民政策的理论根据,而孔子就是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2.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把标点改一改,意思就不同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认可,就这么办;不认可,也应让他们了解情况。他是说人民群众有决定权和知情权呀!  相似文献   

3.
2010年初、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在病房中读过《论语》之后,写他眼中看到的一个矛盾的孔子。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读《论语》,很多时候就是听一个抱负难展的人在长吁短叹。有诗意的时候……有讨厌的时候……更讨厌他说过这样的混账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读到这里,便想将书抛下了。”  相似文献   

4.
<正> 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上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今天看来,这将是他老人家的一大错误。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政府垄断信息,已经成为侵犯公民知情权的最大弊病。随着透明政府工程的不断推进,“知情权”这个词也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使用了“知情权”。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人们如此关注“知情  相似文献   

5.
一、“先富后教”是民教的原则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周王室已趋式微,形若枯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王权徒具虚名。面对这种现实,孔子认为,要避免朝长暮消,达到长治久安,一要为政者施行德政,二要教育民众,使其成为忠信之民。关于后一点,最具代表性的是《论语·子路》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6.
公民有知情权,这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当今之世,如果有谁公然否定公民的知情权,宣扬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那就难免因"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是由于我国宪法有以下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条第一款)"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二条第三款)知情权当然是"一切权力"的一部分,此其一;其二,既可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当然可以"知"这些方面之"情";其三,若不知情,根本不可能管好这些事  相似文献   

7.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亦作“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词,意思是说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8.
云溪子 《小康》2024,(4):76-77
<正>欲知新,需要有读书、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动脑筋联想、思索……以我之浅见,书要读,读书莫忘“温故”,温故应求知新。“温故而知新”,是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据查,此语出自《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的意思,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关于这句话,朱熹有过被认为是权威的解释,各种说法不少。我不想辨析各种含义,而突发“妄想”,把“温故而知新”看作一种学习方法。我以为,夫子说的是知识温故而知新;既然知识可以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9.
一、儒家的“德治”思想 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德治”思想,它是针对所谓“政”治、“刑”治思想而发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强调了道德、礼义的思想教育对治理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优越性,在他看来,这样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比之单纯用行政、法律手段要优越,它能使人民更好地自觉遵守政府的法令,并提高了人民的思想素质。要实行“德治”,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必须首先“自身正”;自身首先能遵守道德、律令,对人民起率先垂范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的村务公开,到一些企业中实行的企务公开,再到党政机构中正在推行的政务公开,应该说,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域不断在拓展,内容不断在深化。形势喜人。 “公开”原本是个平常的词汇,一些为政执事者之所以对它讳莫如深,从表面上看,即使不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大约也是为了维护某种“必要”的形象和权威。从根子上看,则似乎要追溯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牧民之道上。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得相当坦率:小老百姓么,让他干什么他就老老实实地干  相似文献   

11.
儒家管理思想重视对人的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修身培训,重视在组织内部建立和谐有序的关系。这对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借鉴儒家管理思想,优化薪酬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做好职业设计,搞好组织建设,重视实绩考核。  相似文献   

12.
杨皓然 《桂海论丛》2004,20(2):67-69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代行政管理的思想的相应的萌芽形式及其基本价值观念,如德政的思想,任人唯贤的思想,仁者爱人的思想,正人先正己的思想,以义驭利的思想等。学习借鉴这些思想,有利于行政管理的研究吸收古代行政管理思想的精华,推动行政管理实践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正名的思想家,因而成为古代中国逻辑传统启蒙的先行者。本文从孔子关于“知”的论述中,探讨了其正名的逻辑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孔子继承和发挥了先秦“中”的思想 ,第一次提出了“中庸”这个概念。作为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它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不仅不是折中主义 ,而且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正统观上,苏轼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以礼为本,将礼作为国家盛衰之根本,据礼而进行褒贬,从而依礼强调人伦纲常的重要性并阐发尊王的时代思想;在方法论上,因《春秋》将是非之情寓于其喜怒之间,所以苏轼用观其辞气所向的解经方式诠释孑L子之意,以期能更好地理解《春秋》;在历史观上,苏轼将《春秋》看做信史,认为其以历史事实为本,“具文直书而无隐讳之词”,对相关史实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6.
曹云华 《八桂侨刊》2020,(1):3-14,36
东南亚的华文教育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孔子学院,这三个部分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当前东南亚的华文教育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进这一波东南亚华文教育热潮的根本动力,反过来,华文教育热潮又助推全球化和区域化,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实践提供基础和条件,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之间的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7.
李思飞 《青年论坛》2011,(3):143-145
服饰是透射一个民族艺术哲学理念的重要窗口。中国传统服装美学一方面受到儒家礼教规范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注重"美"与"善"的相似性,缺乏对人体之美的正视与研究,把服装审美创作看作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维护礼制的形象表征,遮蔽人体曲线,宽衣博带;另一方面在道家思想统摄式思维观照下,追求衣饰与人体在整体审美上的和谐,淡化人体特征而凸显精神气韵。西方服装美学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求真务实地强调人体曲线,以探求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审美理想。如何承袭中国传统美学智慧,又借鉴西方服装美学求真精神,创造出中国服装独有的时代语言,是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们面临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军人价值观是一个以武德之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足兵是实现军人价值之基、治国安邦之本;教民尚武、寓兵于民和培育军事人才是提高军人内在价值的基本途径;安国、济民、匡天下是军人的最终价值理想,执干戈以卫社稷、为保卫父母之国而献身是军人的最高的价值实现和最大的荣誉。孔子培育军事将才的武德实践及亲自运筹和指挥夹谷会的胜利,是其军人价值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20.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