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之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绩的、土地的城镇化,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型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问题,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健全产业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一种发展上的延续,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就体现在它的布局和规划更合理。科学的规划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所以,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布局。要调整优化产业生产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4.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在地方考察调研、座谈会及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就新常态的概念、主要特点、战略举措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不仅指明了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深远影响。若要实现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开启法治建设护航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农民工全面和有序实现市民化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进程,应从解决当前农民工半市民化问题入手,通过建立基于自愿的农村"退出机制",低门槛的城市"进入机制",实现市民角色转变的"融入机制"和成为现代市民的"提升机制"这样的"四轮"驱动机制,共同推动农民工成为新型城镇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矛盾,而调结构的首要任务就是扩大内需,目前来看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具潜力在城镇化。因此,要求每个城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丹东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了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强市"战略,不能继续实施注重速度的传统城镇化道路,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也应由半市民化进入到新市民化阶段。然而,城乡二元的社会管理制度,城市群体的主观排斥,农民工自身较低的素质、较差的住房条件和就业状况,都严重阻碍着新市民化的进程。应结合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要求,采取多项对策,加快实现农民工的新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城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图与深刻内涵,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我作为《新华文摘》的编辑,近年来,非常关注新型城镇化问题。想把我研究社会政治冲突的视角和维度奉献给大家,以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城镇化问题。第一个维度就是让我们传统文化里面讲的"境、行、果"。"境"就是环境、境界的境,行就是行为,果就是结果、效果。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认识城镇化,那么就要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它是因为我们国家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状态决定而做出选择的一种重大国策。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跨入21世纪后,福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进入一个与过去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当前,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亟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和探索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的关键是"化"掉农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施城镇化战略中,许多地方忽视了城镇化的真正含义,在城镇化认识上出现种种误区,若不加以解决,不仅会拖延城镇化的进程,还会加剧我国社会矛盾.因此,推进城镇化战略应当转变观念,从引导和吸引两方面努力,把"化"掉农民作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推进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必须从全省各地实际出发,剖析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问题及其成因,研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胶着状态,各方都在寻找突破点或创新点。由此,城镇化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特别关注,对于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也有了不同的解读。我认为,假如前30年的城镇化处于自发阶段,规律在探索,规划缺经验,规则不完善,那么,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该进入自觉阶段: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必须重视"三规":就是规律、规划、规则。第一,新型城镇化:规律决定成败。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应该思考如下几方面:其一,城镇化率是客观结果指标,不应是主观设定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路径.然而,由于过去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在打破城乡二元鸿沟的同时,又滋生了诸如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新”三农问题.因此,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又要避免滋生新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7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上述新常态观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迫切要求,是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的两全选择,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现实选择,是当前企业与劳动者都获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因而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需求,即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推进城镇化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实施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火车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努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物态"城镇化向"生态"城镇化转型,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型城镇化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溶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谋求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空间"来规划城镇格局,"三个发展"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社会公正、人文城镇等社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6%。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但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2012年12月,国家首次使用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提出城镇化建设的新目标。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农民工市民化是完成这项工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在明确我国城镇化现实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论述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