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头等大事。“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当前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缓慢的制约因素,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拓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才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团结村和巴州镇洒力池村自被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以来,两村按照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深化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7,(17):57-57
近年来,平罗县农牧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区、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没有农民的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中的实用人才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要解决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础性问题,关键就是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而广大农民需要有人引导、有人带领,才能转变落后观念,掌握先进技术,找到致富门路,成为新型农民。因而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保障。人才兴,则农村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需要人才。因此,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实际,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来。为此本文提出应从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着力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强化基础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等八个方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其实“三农”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必须深刻认识和牢记两个问题: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必须依靠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动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和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8,(3):F0003-F0003
2007年,江北区农林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做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服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核桃产业成规模,特色蔬菜成支柱,畜牧业生产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增加,溪水潺潺,垂柳依依,平坦的水泥小路在错落有致的青砖白瓦房中延伸。走进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村,就如同走进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写意画.这是龙潭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村党总支“一班人”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治泰 《共产党人》2006,(11):37-38
推动宁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目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的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来看,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是基础,农民  相似文献   

13.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了解和把握几个问题:一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必须首先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注意“三防”和“三急”。  相似文献   

15.
农民富则天下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限制性条件是农民增收空间有限,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示范宣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二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三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尤其艰巨。应从找准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资金投入,发展农村教育;发展农村福利事业,建立贫困人口生活保障机制这五个方面入手,切实促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斐  康松 《求实》2006,(2):83-8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对策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徐小力  韩福芳 《奋斗》2006,(8):32-33
多年来,勃利县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通过“三级联创工程”、“素质级工程”、“双培工程”,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湘潭县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大力构建乡镇板块型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洪斌 《党史博采》2006,(11):45-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了解和把握几个问题;一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必须首选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注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注意"三防"和"三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