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该文基于国内外环境伦理与环境行为相关理论,以大连为案例地,着重对不同环境伦理观旅游者之间的环境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旅游者普遍认识到旅游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环境伦理倾向,通过聚类将旅游者分为生态中心者、立场中立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不同伦理观念旅游者的环境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并以生态中心者的环境关注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日前,《浙江人才发展报告》将嘉兴列为浙江省最佳人才环境城市。《发展报告》分析指出,嘉兴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都较好。人才的学习工作环境优越,人均研发支出额居全省之首,文化学习环境指标也仅次于杭州,人才学习资源比较丰富。人才政策环境优良,人才工作机制富有活力,人才开发和人才吸引力度很大。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才政策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嘉兴的人才环境在浙江具有较强竞争力。那么,嘉兴市是怎样改善人才环境的呢?  相似文献   

3.
伍新木 《政策》2004,(2):16-17
坚持发展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特征所决定的,是生产力特征多样性所决定的,是民族经济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在中国要完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环境、文化环境、舆论环境、经济环境将是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新东方》2002,(1):5-15
人口环境系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是人口和环境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矛盾是人口环境系统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而人口环境的规律则规定了人口环境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人口增长超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地球环境系统将被人口压力突破,能源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前途的不确定性。摒弃传统的非持续性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人口与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全面完成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光君 《前沿》2009,(7):121-125
转变环境观需要自觉摒弃机械世界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并自觉接受生态世界观,将“人-自然-社会”视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有机的、整体的大生态系统,建立以环境大生态观为认识基础,以环境可持续观为价值方向的新型环境观,实现环境观的转型,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3岁之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男童的患病率高于女童,同时无明显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症结。既然孤独症儿童无法进行根本性治疗,全世界就逐渐开始关注孤独症儿童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建设问题,以期帮助孤独症儿童创设无障碍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同时更好地引导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在此,笔者将从教育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孤独症儿童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妇女与环境确定为六个优先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平等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发展环境更为优化”的总目标以及十个主要目标和十六条策略措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妇女生产生活的环境状况,包括妇女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状况;另一方面是妇女参与环境管理的状况,包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参与灾害管理、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参与媒体资源管理、建设和谐家庭环境等。本文认为妇女与环境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有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简称ADR模式)之分。环境纠纷的ADR模式在经济上具有快速简洁、廉价高效、符合当事人利益的特点,对于缓解司法资源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因程序随意而带来的非公正性、解决结果效力不明确、和解失败将付出更大成本等等。随着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成为一种世界趋势,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特点及不足,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纠纷ADR模式的建议,使环境纠纷ADR模式在实体和程序上都更加规范化,有利于完善环境纠纷解决体系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凡 《人民政坛》2012,(10):22-22
“红牌警告!”这是我到云龙乡后参加乡党委政府第一场两委会听到的一句话。原来,在我到云龙乡前两天,福州市组织对各县、乡农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云龙乡未能通过检查,身染红牌。这让重视农村环境工作的云龙乡党委、政府多少感到有些委屈。多位乡镇干部告诉我,国家的大政方针、上级的任务目标、百姓的愿望诉求,各种硬任务、考核、检查,是乡镇干部身上的巨大压力,来乡里工作,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将无法开展工作。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心中充满忐忑:面对这样的环境,一直在机关工作的我能适应吗?  相似文献   

10.
林兵 《长白学刊》2002,(6):41-43
当代环境问题的发生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两种矛盾冲突形态即化与自然的矛盾、经济与自然的矛盾。深入分析这两种矛盾形态,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如何将环境问题由‘‘外部性”转化为“内在性”问题,二是如何提升人的境界问题。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市政府发布的《2009年全市环境建设工作要点》指出,从2009年4月份到9月份,北京市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和建设,布置国庆城市景观。2009年国庆期间的城市景观设计布置将参照奥运景观标准。“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环境建设”栏目将陆续报道北京市环境整治和建设进程及成就。  相似文献   

12.
王静华 《前进》2000,(5):39-40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的生存环境、经营环境、管理环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所以,研究和探索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不仅是企业管理者,而且是经济决策者、科学研究者、乃至普通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一、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一)资源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资源环境来看,二十一世纪稀缺的经济资源将更加紧张,因此,经济的增长不可能更多地寄希望于稀缺的经济资源之上。而知识资源则相对丰富,一方面,知识生产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另一方面,知识借助于…  相似文献   

13.
动作     
《中国人大》2009,(15):6-6
环保部拨十亿元助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近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为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1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已陆续下达各地,将有1200多个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得到治理.170多个生态示范创建村镇得到奖励,900万群众直接受益。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10亿元专项资金将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人的理性认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反映,而思维环境对创造产生具有特殊作用。思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它们在理笥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全力营造宽松环境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杰 《中州统战》2002,(10):11-11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决定发展。实践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营造宽松的环境。第一、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区委、区政府率先解放思想,树立“发展第一”的观点,坚决克服“求稳怕乱”的错误思想,坚持边发展,边规范,一切为发展开“绿灯”,全力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大力实施“一把手工程”,要求区“四大班子”领导成员都要分包民营企业大户,深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20):10-13
对于环境诉讼来说,2013年的上半年。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痕。2013年1月1日起,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有关公益诉讼的内容正式生效。而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但是。环境诉讼立案难、诉讼主体难、鉴定难、审理难、执行难、管辖难等问题,还是依旧。这半年,民间组织在寻求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突破口,热心环保公益的公民也纷纷申请环境信息公开,并提起行政诉讼。这半年,两高的司法解释希望将污染企业和责任人绳之以法。但在湖北省钟祥市,却发生了受害农民身陷囹圈的刑事案件……本期封面,我们选择了“半”字。不仅因为讲的是2013上半年的环境诉讼,还因为中国有句俗话:“行百里者半九十。”环境诉讼。无论公益诉讼还是私益诉讼,都极为艰难。每一小步艰难的跋涉,都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只要没有抵达胜利的彼岸,就决不能停下前行的步履。本期聚焦关键词:环境诉讼  相似文献   

17.
居住环境是“住宅内部环境———住宅近旁环境———住区环境———城市环境”体系中的基本环节。居住环境的构成涉及到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技术体系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一、居住环境的整体设计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居住环境美化工作,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契合,同时…  相似文献   

18.
王璇  李灵灵 《求索》2008,(10):194-195
由于生态恶化和设计理念混乱等影响,当前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在整体上陷入困境和危机。有学者因此提出“诗意地栖居”的新人居环境理念,将美学纳入人居环境科学。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经数千年,早已将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文人诗意的生活美学熔铸于一炉,本身就是“诗意栖居”人居环境的典范。本文试图从唐诗中挖掘文人造园理想中体现的人居环境思想,作为从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寻求资源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3,(7):60-60,F0003
近年来,昔城市城区以创优绿色环境为抓手,努力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产业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政务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生机盎然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校校园垃圾分布为调查个案,通过观察校园学生的乱扔垃圾行为,以及是否对乱扔垃圾行为进行制止的日常现象,从垃圾桶的空间分布与行动者的环境行为、扔垃圾现象与行动者的环境意识这两方面探讨大学生环境意识,并用“破窗理论”来透视大学生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