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将领中,没有比杜聿明的官位更大的了。杜聿明为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黄埔一期。杜聿明是被谁活捉的呢?毫无疑问是解放军官兵。可是,还有一个人当时是“美名天下扬”的,遗憾的是现在已被很多人忘记了。在有些写淮海战役的史书中,不提他了。在反映淮海战役的电影中,也不提他了。这个人是谁呢? 据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一文(收入《淮海战役亲身记》一书,中国文史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风气好转的时间上,我是乐观派。有人说要十年,有人说要二十年,还有人说三十年也不够。可是,我认为绝对用不了十年。道理在哪里?道理来自于我家乡的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淮海战役活捉了战犯杜聿明。谁活捉的?解放军。这是对的,但不全对。准确的答案是军民一起活捉的,至少是解放军根据一位农民提供的线索抓到的。淮海战役结束后,杜聿明想化装逃跑,企图用一副金戒指  相似文献   

3.
苏荣 《各界》2014,(9):13-15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在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之后,杜聿明集团,包括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以及“剿总”直属部队共30万人,于1948年12月4日,被我军围困在萧县、永城之间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我军在强大攻势的合击下对其包围圈越缩越小。时值平津战役打响,中央军委为了全歼平津地区敌人,不让蒋介石决策平津诸敌海运南下,同时进一步削弱杜聿明集团战斗力,使我淮海战役前线部队能进行充分地休整,养精蓄锐,决定对杜聿明集团暂取“围而不打”的方针,令淮海前线全军进行战场休整,加强对敌围困,展开政治攻势。  相似文献   

4.
庄重 《各界》2009,(10)
一 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其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题解说:"这是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一个广播稿."果真如此吗?多年后,作家叶永烈撰文称,该文章实为陈其五所写,这是事实吗?而本文作者庄重(曾任新华社华东前线特派记者兼前线分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编辑部主任)则提供了另一个版本.  相似文献   

5.
周原 《瞭望》1986,(49)
有人对我说:“长岛的县委书记王爱民是渔民出身,对渔民有特殊的感情。”我去长岛访问他,他并不是渔民出身,而是售货员出身。他对渔民的特殊感情,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培养起来的。但是,外边的传说,并非毫无因由。我访问他以后,觉得他比渔民还要渔民。渔民在大海的风险中生活,而县委书记王爱民却是个敢于闯海的人。  相似文献   

6.
刘帅多次说他自己是旧军人出身。我也听他这么说过。 他一九二六年入党,那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第六个年头。他已经三十四岁,并且是川中名将了。去年我到成都访问,比刘帅小十四岁的老革命家任白戈告诉我:“我十一二岁念私塾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名  相似文献   

7.
孙燕 《民主》2010,(6):50-51
<正>几年前就听说,某小学老师考学生的自然知识,试题是:"雪化了以后变成了什么?"有个学生答曰:"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老师红笔一挥,打了个叉,错,扣分。老师有老师的理由,因为他要的是自然科学的答  相似文献   

8.
张友渔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是享誉国内外的社会科学家。他学识渊博,理论精深。几十年来,他不仅参加革命的实践活动成绩卓著,而且,还撰写了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和专著。他对我国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对我国政治学的创建和发展功不可没。他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是留给世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王行娟 《各界》2011,(3):19-20
贺子珍的乳名叫“桂圆”,“贺自珍”这个名字是上学以后贺子珍给自己取的学名,取“善自珍重”的意思。她同毛泽东结婚以后,曾经请他为自己另取个名字。毛泽东说:“不必了,  相似文献   

10.
微言 《瞭望》1993,(34)
日本新首相细川8月10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坦率承认日本曾对邻国进行了一场“侵略战争”。他还曾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据报道,细川和他的副首相兼外务相羽田孜都表示,现在是日本制定一项不仅仅是向各国表示“道歉”的政策的时候了。时隔近半个世纪以后,日本政府终于说出了这句令亚洲受害国家感到一点欣慰的话,是一件好事。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原民主德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它明确地批判了希特  相似文献   

11.
王立平,我是从十几年前听到他的歌——《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知道这个名字的;以后又有了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歌曲和乐曲,进而加深了印象。我能有机会见到他并与之谈话,是来民进中央机关工作以后,确切地说,第一次是在1997年民进的“八大”会议上,第二次则是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对他的采访。从他写出的音符,飘荡在塞外、南国的动人旋律中;从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了王立平。这是一个面孔白净、身材微胖,宽边眼镜后面有着一双常含笑意的眼睛的和和气气的人。你或许以为有这样外表的人一定是个和事佬。他待人接物的确很随和,但并不是没有原则;谈锋甚健、睿智,却不咄咄逼  相似文献   

12.
孟秀敏 《党政论坛》2009,(22):25-25
项怀诚常说,他是财政部土生土长的干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幸运的一茬。  相似文献   

13.
柳昌银,这位五十年代自学成才的朝鲜族农业科学家,目前在做什么?二十多年前,他的思想和事迹曾经鼓舞着一代青年。后来,他又“销声匿迹”了。不,他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他是不会退却的。这位社会主义的实干家仍然坚定不移地在那荒山野岭上,为他毕生的目标默默地苦斗着,追求着。下边就是作者不久前访问他以后所写的一篇报告。  相似文献   

14.
作者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访问这个国家的外国记者。此后,他又两次访问了这个英雄的国度。本文记述了金日成主席与作者三次谈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郭松龄1883年生于沈阳东郊渔樵寨。他家境贫寒,9岁始入私塾就读。仅读3年就辍学了。但他无论是在外边当雇工,或是在家种地,总是如饥似渴地坚持自学。后来故宫招考站岗的,只要能写出姓名和住址就行,他被录取了,以后陆军武备学堂(奉天陆军小学)招生,也考上了。再后报考陆军大学,郭在奉天考区名列榜首。以后乃至成为奉军著名将领,1925年因举兵反奉,兵败被杀。  相似文献   

16.
秘书打伞     
有一位领导干部,到基层视察时正赶上天下起了小雨,于是身边的秘书就给他撑起了雨伞。这个镜头在电视台播出以后,立即遭到了一些观众的激烈批评。有些人在网上发表文章,说他是“不会打伞的领导”,要求他“辞去领导职务”。说这件事小,确实很小。不就是打了一下伞么?领导正在忙于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蟠 《各界》2011,(6):26-28
陶懋炳先生是湖南师院争议最多的人物。去世以后直到现在,老人们一谈起他来,还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捞上个“反革命”,倒也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左翼作家,他同国民党大特务头子康泽保持着如此特殊的友谊和密切的联系,成为康泽推心置腹并处处予以照拂的人,这在黄埔时期、北伐时期倒也罢了,可是在1927年以后,甚至在1945年以后,依然如此,这难道是说得清楚的么?  相似文献   

19.
一言 《瞭望》1987,(11)
这是一本‘纪念集’。所纪念的人并不是政界名人,也不是学界泰斗,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读过报告文学《胡杨泪》的人都知道,他叫钱宗仁。 他有过远大的抱负,但在‘左’的路线影响下,他的抱负没有实现,反受了许多摧残与磨难。尽管如此,他仍执著于理想的追求,勤奋自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他并未能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一鸣惊人的成果。党的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20.
俗云:“有为之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他青年时代就“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徒步跋涉进行调查研究,以后又长征万里,信步过长江,走遍了神州的山山水水。他“道通天地有形外,入风云变幻中”,是一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诗人……,他的渊博学问、崇高理想,伟大实践、卓越胆识,凡是与他作过长谈的人,都无不击节赞赏。毛泽东是读书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