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读了《当代广西》2017年第11期《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一文,让我对家风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党员干部不仅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必修课"常抓常学,更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幸福港湾"筑牢筑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  相似文献   

2.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条例》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动员令,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讯     
《小康》2017,(2)
<正>广州【出台全国首个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指导意见】近日广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领导干部把家风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宣传教育、监督管理、正风反腐等多种方式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自觉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努力建设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环境,护航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建  相似文献   

4.
王琦 《世纪行》2014,(2):48-48
<正>马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2月9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问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和多个重要会议中有多篇关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弘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传统,赞扬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良好家风,并对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家风建设,从严治家,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矢志不渝地坚守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家风·家教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有学者认为,这种节目有益于清白、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其实,家风建设、家庭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精神文明建设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从而做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7.
家风具有丰富的内在意涵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系统阐释家风在党规国法中的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对于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家风建设纳入治国理政的大格局之中,并在国家的两套显性治理体系——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中皆有体现。家风首先被落实为中共党员的规范准则,继而以纳入《民法典》的形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载体。党规国法中家风规范的制度实现,需要在依规治党中强化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以家风条款引导民法典婚姻家庭领域法律的实施,通过德法合治促进家风在法治社会中的弘扬和落实。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家训。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良好家风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两岸婚姻人数已达近40万对,直接影响群体人口近200万。两岸婚姻家庭是"两岸一家亲"的践行者,他们的家风故事是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在此,特刊登一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撰述的家风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症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族、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本月开始,《公民导刊》将陆续刊载"树象风,扬正气"征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廉洁治家,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把家庭视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这些论述阐明了兴家与强国统一的发展理念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治理思想。一、良好的家教家风与百年树人个人的修养与其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的熏陶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家教家  相似文献   

12.
观点荟萃     
<正>三句话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重视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以来,陆川县良田镇文官村官海屯通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特色种养,深入挖掘传承客家家风、家规、家训和民俗历史,成为九洲江流域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装饰一新的客家民居散发出浓郁的岭南气息,造型别致的乡村休闲小公园,还有房前屋后用竹篱笆围起来的果园、菜园,白墙上的字画,宣传栏上的《官海屯村规民约》《官海屯家风、家规、家训》《官海屯传说》《神奇莲花井》《官海屯"谢六仙姑"传奇》……走进官海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最近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相对于新世纪前两个妇女纲要,纲要新增妇女与家庭建设的章节内容。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不同场合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具体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支持广大妇女实现人生出彩和人生价值,做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贡献的新时代妇女,尤其是鼓励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优良家教家风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规中的相关规定精神,以优良家教家风促党风政风,传播各民族的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  相似文献   

16.
正优良家教家风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规中的相关规定精神,以优良家教家风促党风政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17,(6)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万里,山东东平人,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着严格的家风、家规、家训。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无不遵循其"家风""家训",在极为平常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治国先齐家。从古至今,家风都与治国理政紧密相连。《礼记·大学》中说过:"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风传承不可忽视,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廉洁齐家、搞好家风建设,这是一个有新意有深度有价值、针对性很强、体现时代要求的重要课题,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到每个家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这  相似文献   

20.
<正>读了《当代广西》2017年第1期《把"修身齐家"当作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一文,深受启发。党员干部重视"修身齐家",严格自律,约束家人,是关乎党风民心的大事。作为党员干部,"修身"就是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经常自警、自省,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党性修养。在"修身"的同时,还要重视"齐家",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培养清正家风。党员干部只有拥有良好的家风,带动家庭成员积极向上,才能更好推动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