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社会发展战略是关于中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的总体设计,是关于一个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如何步入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中国发展的道路、格局、目标、步骤的理论思考,是对发展动力、机遇的科学把握,它既包括对社会发展战略的缜密思索,又包括对当代中国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指导。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 21世纪,至关重要。  一、社会发展战略是目标,现代化建设是手段  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总体设计和构想,是从宏观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分步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创造性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多方面地发展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为新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提供了新的国情依据;而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和宏伟蓝图──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与远景目标理论研讨综述张峰1995年12月上旬,中共中央党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科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召开“邓小平发展战略与跨世纪远景目标”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以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中的所有文本,是本世纪以来对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影响较大的重要文献。《邓小平文选》整个三卷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问题很多,但在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可以发现较为深层的战略问题。通过总结,邓小平着重提出并思考了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命运的若干战略问题──思想路线、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和人才等。学习《邓小平文选》,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应深入领悟邓小平关于这些战略问题的基本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一、关于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破…  相似文献   

5.
吕斌  栾雪飞  孙海杰 《前沿》2010,(5):26-28
邓小平对国际战略的谋划和对中国现代化的构建,是其中国发展战略的内外两方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趋势,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科学认识世界战争问题,警惕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构建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公民素质的完整的体系,科学回答了中国现代化必须回答的问题;后邓小平时代的党的领导集体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现代化构想。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浪潮中 ,每个国家由于历史条件和背景的不同 ,其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任务和问题也不相同 ,从而决定了现代化模式的不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艰辛探索。分析比较三代领导集体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探求其内在的规律性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蒋伏心 《群众》2011,(12):40-41
江苏与中国现代化战略有深厚的渊源。1983年邓小平的苏州之行,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此后,邓小平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小康”目标实现之后中国的长远发展规划问题,并逐步提出了包括“小康”目标在内的分“三步走”,到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长远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王元俊,吴诚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题,这就是发展。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行理论反思、理论探索和理论创造的成果。正确认识和把握邓小平发展思想,对于全面、系统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战略思想宋士昌(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经济战略,是关于全局性的组织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战略思想,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指导规律的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围绕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和如何发展作出了一系列论述,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阶段、道路、动力、战略等全面发展思想。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同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作为构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因而,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正是我们深刻理解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关键。邓小平发展理论所蕴涵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理论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近日在广州召开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同志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中国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大力’之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步骤是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与会同志在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上,存在着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核…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现代化战略理论是由邓小平提出的。从现代化战略内涵外延看,用“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工业化”、“四化”,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内容;从战略目标步骤看,分“两步走”实现“小康”、分“三步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对20世纪内“超英赶美”的修订。该战略理论的价值在于超越了社会发展战略即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在以“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双重标志而迥异于西方发展战略理论的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分别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依靠力量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现代化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通过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四个现代化"发展蓝图的批评性改造,形成了"小康社会"的最初模型。"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分别经历了"温饱型小康"、"总体性小康"和"全面小康"三个阶段,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学说的合理内核。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的"三步走"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也为中国社会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构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5.
孔祥宁  胡伯项 《前沿》2004,2(9):14-19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规划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伟蓝图 ,成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核心 ,使中国现代化战略与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定量化、阶段化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必然的逻辑结论 ,是典型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从而使中国现代化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烙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相比 ,有一致的方面 ,但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别 ,至少在四个方面超越了西方发展理论 ,显示出其科学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是认识的深化 ,理论的发展 ,目标的提高 ,追求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浅析邓小平的大教育观马存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以战略眼光紧紧抓住现代教育与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关系,从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大战略的战略需要出发,规划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和全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两个飞跃"的实质是要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当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两种模式是对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的具体实践,核心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毓翔 《前沿》2013,(14):56-57
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想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经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本文通过分析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旨在探究xI~d,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思想的科学性,以及它在今天的普遍指导意义,使之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了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蓝图。1983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苏州,苏州的小康实…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站在当今世界发展理论的前沿 ,吸收其合理成份 ,在深刻分析中国发展的历史和总结世界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思考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邓小平发展理论立足中国实际 ,成功地解决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摆脱依附性发展、避免发展失衡、克服发展中的“急性病”、实现稳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