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实现自己的领导,必须靠从上到下各级组织的严密配合,各司其责。党的领导体制,即是指关于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范围以及它们之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全面推进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关键是要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50年代中期.当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党就不失时机地带领我国人民探索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我国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3.
纪安玲 《学理论》2011,(1):57-58,208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治基础。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杭元祥 《民主》2008,(10):3-4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阔步前进的3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多党合作的光辉历程,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取得了很大成绩,形势喜人。我想结合民进的历史和民进的工作,就多党合作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关于党的领导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前提,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这是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区别于西资产阶级多党制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并确立起来的。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今天,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不可能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李大勇  粱宏伟 《求知》2001,(7):10-12
在8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到成为执政党、从组织荸命战争到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党的领导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领导方式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其趋势,对于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党的领导方式及其发展规律,推动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方式不断走向成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75年的光辉历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功载千秋的伟业。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面对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全会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能否达到,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途;而跨世纪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  相似文献   

10.
党管干部 ,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 ,对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实行统一决策 ,对各级各类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几十年来 ,这一原则在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 ,促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遇到了许多需要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坚持和完善党管干部的工作格局党管干部是从党的领导原则衍生出来的。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都要…  相似文献   

11.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任.这是中国一百多年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多年的斗争历史得出的结论.中国革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这早已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文化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文化现代化的演进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场域下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现代化事业也是一个不断承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过程。从基于传统、回应现实、参照外来的逻辑向度,考察和分析我国文化现代化持续推进的三重动力,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赓续构成其发展的本源性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求构成其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世界各民族异质性文化的互动构成其外生性动力。我国文化现代化既着眼于现实又承古开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供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张雪君 《求知》2016,(4):7-9
正坚持党的领导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十三五"规划建议实施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才能够顺利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北京大学马列主义研究所吴国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反对党的领导。因此,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领导,是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实现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0,(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或偏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90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与前途。  相似文献   

18.
宋平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把党建设好。”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经验的概括。任何阶级社会都有它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工人阶级以及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是迄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复杂、最伟大、最成功的现代化历程,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离开党的领导,这场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伟大历史变革就将无法想象、无从谈起。党的领导之所以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战略定力、强大思想活力、强大组织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9)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坚持党的领导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大的优势,是因为其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坚持党的领导,既是其理论逻辑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对时代变化的现实回应。在深刻理解党的领导的生成逻辑的基础上,探讨在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路径,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