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耶路撒冷和海法接连发生4起炸弹爆炸恐怖事件,造成以色列平民至少30人死亡,275人受伤。以色列当局立即进行大规模武力报复,并首次轰炸了巴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官邸。目前,以色列的军事报复行动还在继续。巴以冲突急剧升级,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焦虑。 巴勒斯坦极端组织哈马斯在爆炸发生后不久就宣布对这几起事件负责。哈马斯显然是冲着巴以可能恢复和谈而来的。以巴在十多年谈判  相似文献   

2.
连日来,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派别武装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加沙以及约旦河西岸展开全面激战,巴濒临内战边缘。6月14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被迫宣布实行国家紧急状态,并下令解散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截至目前,冲突已造成近9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哈马斯已全面控制加沙。这次危机是哈马斯和法塔赫之间权力争夺的一  相似文献   

3.
国际要闻     
《瞭望》1995,(9)
国际要闻(2月13日—19日)巴以达成巴选举程序协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2月13日在杰里科就巴勒斯坦选举的部分程序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方面同意巴勒斯坦人直接选举巴勒斯坦委员会主席。但双方未就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能否参加选举问题达成协议。这是双...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9)
巴领导机构与哈马斯达成协议 巴勒斯坦自治机构11月21日同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防止暴力行动达成8点协议。协议呼吁停止彼此间的敌对行动。但哈马斯尚未签字。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21日在加沙万人集会上呼吁巴勒斯坦人应停止自相残杀。11月18日,驻加沙的巴勒斯坦警察与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的示威者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加沙局势一度紧张。  相似文献   

5.
新年过后以巴政局先后出现重大变化,给脆弱的巴以和平以及整个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变数进入2006年后短短的一个月内,巴以政局先后发生了急剧、重大的变化。先是以色列总理沙龙突然严重中风,走下政坛已成定局,他一手推动的“单边行动计划”是否和如何进行下去成了大大的问号。而长期被美欧列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为巴权力机构占主导地位的执政“党”,打了中东和平进程各方一个措手不及,如何同哈马斯的巴勒斯坦打交道是一道难解又绕不过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洪 《瞭望》2004,(15)
沙龙谋求政府“黄金组合”,阿拉法特“招安”哈马斯等激进组织——巴以政坛目前的洗牌,都围绕以色列的“单边行动”而展开。  相似文献   

7.
从9月下旬至今,以色列军队与巴勒斯坦激进势力之间爆发大规模的相互报复行动,巴以冲突再度升级。 巴以局势再度紧张是今年上半年以色列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和兰提斯之后的继续反弹。当时,由于以方高度戒备,巴方激进组织的报复誓言一时没能成为现实。但巴方的激  相似文献   

8.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哈马斯和法塔赫共同组建的巴勒斯坦民族联合政府终于在3月17日宣誓就职。它的问世,顺应了巴勒斯坦人民和国际社会消除巴内部纷争和摆脱巴困境的愿望,对于重启巴以和平进程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以色列和美国的抵制、欧盟的观望以及国际社会的立场不一,巴联合政府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9.
柳莉 《瞭望》2008,(13)
巴勒斯坦内部的分歧很难弥合,其实质仍然是权力之争3月18日至23日。在也门政府的调解下,巴勒斯坦两大主流政治派别——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了非直接会谈。23日,签署"萨那协议",双方同意从4月5日起在"也门倡议"的框架下恢复直接对话。"也门倡议"是今年2月由也门总统萨利赫提出的,内容包括结束哈马斯  相似文献   

10.
周君 《瞭望》2003,(36)
在巴激进组织8月21日决定中止停火协议后,以色列加大了对巴激进组织领导人的军事打击力度,相继暗杀了巴激进组织哈马斯和杰哈德的数名成员。与此同时,以色列和美国还对巴自治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解除巴激进组织武装并以此作为恢复和平进程的前提。面对这些外部压力,巴领导层内部在安全政策方面也产生了分歧。尤其是最近几天来,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总理阿巴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耶路撒冷专电 经过7个月的间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2月25日到3月4日连续在耶路撒冷、阿什凯隆和特拉维夫制造自杀爆炸事件,共有57人丧生,约200人受伤。这次恐怖袭击浪潮,在以色列国内造成严重政治危机,并为巴以和平进程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2月25日星期天早晨6时45分,哈马斯武装分子身负10到20公斤炸药,在耶路撒冷市区雅法路18路公共汽车上引爆,25人被炸死,5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中东乱象丛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困境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中东部分地区“战火重燃”,加重了人们对该地区局势的忧虑。以色列频频向加沙巴勒斯坦自治地区发动空袭,以军方5月24日还在约旦河西岸逮捕了30多名哈马斯高级成员。巴以局势持续紧张。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还是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政府的援助,欧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欧盟成员国外长5月15日和1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例会,主要讨论伊朗核问题和对巴勒斯坦援助问题。欧盟方面表示, 欧盟将针对伊朗核问题提出一个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对巴勒斯坦援助问题上, 欧盟将受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之委托,制定一个绕过哈马斯政府的“国际临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白元 《侨园》2012,(2):44
去年10月,以色列决定释放1027名关押在以监狱内的巴囚犯,以换取被哈马斯俘获的以军士兵沙利特.沙利特于2006年被巴武装人员俘虏.之后,以色列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换俘方式换回沙利特.历史上,以色列为拯救本国国民从来不遗余力,即便双方战俘的交换人数比例大为失衡,也在所不惜.以色列特工沃尔夫冈·洛茨就是一个例子.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情报部门曾经以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为筹码,将他从埃及换回.  相似文献   

15.
刘顺 《瞭望》2002,(31)
本月23日凌晨,以色列出动F—16战斗机,轰炸了加沙城东部老城区的一栋巴勒斯坦民宅,投掷了约一吨重的炸弹,造成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军事组织“卡桑旅”领导人萨利赫·谢哈德在内的总共15名巴勒斯坦人丧生,150多人受伤。这一天被称之为巴以冲突爆发22个月以来最为血腥的日子。国际舆论认为,以色列此举必将使国际促和努力再度受挫。  相似文献   

16.
王昊  黄敏 《瞭望》2006,(38)
哈马斯的确在变,是战略性转变吗9月11日,内外交困的哈马斯联合昔日竞争对手法塔赫,携手组建民族联合政府。一向高姿态的哈马斯近来似乎发生着变化,“哈马斯终于在变,不过这次有些蹊跷,因为变得太快,”巴勒斯坦政论人士德勒莫里说。对哈马斯来说,过去的半年不啻为一场艰难的考验。受以色列的打压和部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以、巴、美三方首脑会议于10月15日在华盛顿白宫拉开帷幕。这次由克林顿总统组织召开的三方首脑会议,旨在打破陷入僵局达19个月之久的以巴和谈进程,就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实施撤军和以巴安全合作等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以巴按奥斯陆协议精神尽快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不仅将继续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进行接触,而且打算近期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问莫斯科。此言一出,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不小震动。2月16 日,俄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已正式邀请哈马斯3月初访俄。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和以色列等方面疏远甚至打压该组织的大背景下,俄反其道而行之,主动走近哈马斯,这是俄审时度势采取的一招高棋。应当说,普京在外交中的这一“大手笔”显示出其过人的政治胆略,同时也给国际局势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9.
王昊  黄敏 《瞭望》2006,(24)
巴勒斯坦人历史上第一次自主选择未来的道路:谈判,还是暴力为了打破哈马斯上台执政而导致的僵局和困境,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日前出人意料地力挺一份谋求建国的“狱中协议”,并威胁如若哈马斯无意于此, 则惟有通过全民公决来定夺。哈马斯被这颗不期而至的“政治炸弹”震得够呛, 也“炸”得火急火燎。  相似文献   

20.
王昊  黄敏 《瞭望》2006,(21)
西方大国坚持将哈马斯视为洪水猛兽,而阿拉伯国家更倾向于接纳哈马斯执政的现实执政50多天了,哈马斯政府尽管内外交困,但是“屈服,不!饥饿,是!”的口号还是贴到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每个角落。执政者的清高固然可以鼓舞巴勒斯坦民众的士气,但士气没法当饭吃, 300多万人口的肚子等着填饱。可以说, 如何突破外交困局,是当前对哈马斯政府的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