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时,陈云一日三餐的伙食标准是:早饭稀饭、馒头、花卷、咸菜;午饭、晚饭炒一个蔬菜,炒时菜里加一点儿肉末,纯荤菜是没有的,连吃个鸡蛋,陈云都会觉得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相似文献   

2.
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比较困难,陈云一日三餐的伙食标准是:早饭稀饭、馒头、花卷、咸菜;午饭、晚饭炒一个蔬菜,菜里加一点肉末.纯荤菜是没有的,在陈云看来,连吃个鸡蛋都是件很"隆重"的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领袖的饮食习惯与他们的凌云壮志之间有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关系,那就是,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吃好饭”,而自己,则吃得简单。陈云在这方面就可谓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陈云同彭真第一次见面是在1938年9月于延安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当时,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彭真任北方局组织部部长。1941年8月,中央决定彭真留中央工作。彭真在中央第一个职务就是担任以陈云为主任的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并协同康生、陈云负责研究选派干部去满洲工作事宜。陈云和彭真虽相识较晚,但相识后就在一起工作了。进军东北前,陈云、彭真一  相似文献   

5.
于若木含情忆陈云(本刊节选二)李健编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提起陈云,很多人会对他的这样一句名言脱口而出,这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要加一句的话,就是:交换,比较,反复。党内许多干部把陈云的这15字格言当作座右铭,受益终身。陈云是党内的理...  相似文献   

6.
1937年至1944年,陈云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在这段时期里,陈云从当时革命形势和党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多方面总结了我们党开展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理论观点。一、陈云科学地论述了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的干部的本质特征。他说:“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二、陈云科学地论述了党的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并把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在延安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不仅在实践上为巩固党、发展党和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理论上丰富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对在新世纪新阶段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史海一粟     
正陈云:"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193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演。他认为,"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  相似文献   

8.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我们党干部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浅出地阐述党的干部政策,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用人思想。这些思想大都体现在《陈云文选》里,其方针概括起来就是"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的12个字。这一方针,集中体现了陈云用人思想的精华,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领袖的饮食习惯与他们的凌云壮志之间有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关系,那就是,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吃好饭”,而自己则是以饮食简朴为准则,陈云在菜里加一点肉末.纯荤菜是没有的,连吃个鸡蛋,陈云都会觉得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相似文献   

10.
欲治国,必先治家,家风敦厚尤为重要。陈云十分重视家风建设。他的夫人于若木曾经说过:“我们家的家风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普通劳动者自居,以普通的机关干部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陈云教子育人的方式方法和治家理念,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品格风范的生动体现,也是全社会拥有的共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