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行政垄断需要对行政垄断的概念、行政垄断的类别进行梳理,对行政垄断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行政垄断的规制路径、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律责任等相关问题进行评论,并就《反垄断法》中关于行政垄断问题需要细化和改进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机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行政垄断具有双重违法性质,既违反行政法,又违反市场秩序法;行政垄断由反垄断法进行规制,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与传统行政法从自身的角度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并不相悖;目前规制行政垄断的立法首先应当解决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法律概念的冲突、行政垄断立法“粗”与“细”和行政垄断监督检查机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在主体和原因、表现形式上与经济垄断有质的区别 ,《反垄断法》难以规制行政垄断 ,应以行政法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行政垄断在我国普遍存在,危害极大。行政与经济垄断不同,有其构成要件和特征,法律应当对其进行界定,这是用法律手段解决行政垄断问题的前提。本文提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分析了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其进行治理根除,已经迫在眉睫.行政垄断存在双重违法性,其本质特征是行政权的膨胀和对私权的干预.行政垄断规制悖论的产生,理论根源在于经济法、行政法部门法划分理论上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调整范围上的重叠.因此在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时要坚持法律规制为主,系统监督和党纪监督辅助结合、反垄断法与行政法互相配合以及坚持结构、行为与结果认定行政垄断三原则,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中通过调整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范围的界定、调整行政诉讼法和宪法时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以及建立行政垄断的责任制度来逐步根除行政垄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是一个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行政垄断对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必须对其进行规制,作者以为,要想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行政垄断,由于对行政垄断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因此,文章从对行政垄断的概念界定入手,在分析其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对非法行政垄断进行规制的路径进行了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行政垄断在实践中已成为普遍现象,其比一般垄断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损害市场竞争的同时,腐蚀行政权力,因此,如何有效规制行政垄断已经成为经济学、乃至行政法学的焦点。学理上通常以道德路径、政治路径、法律路径和责任路径规制行政垄断,然而,这四种传统的控制渠道在实践中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寻求一种新的规制方式,已然成为反行政垄断的首要任务。通过国内外反垄断诉讼的考察与对比,可以得知司法权介入行政垄断已成为多国通用做法,据此,未来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应转向反行政垄断诉讼,但在此之前,首先要解决新制度与现有制度之间的衔接,即理顺反行政垄断诉讼与反垄断执法、行政诉讼中的公平竞争权与行政复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区别为视角,阐述了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截然相反、此消彼长的发展路向,认为我国反垄断法在将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一并作为其规制对象的同时,应有所取舍,重点规制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应具次要地位,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迅速地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危害严重、亟待解决的经济与行政问题。学者们对行政垄断的研究和认识存在诸多差异,甚至对行政垄断的概念也尚未达成共识,这极大地影响了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本文在综合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行政法的角度对行政垄断的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以期为行政垄断的规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主要应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规制,其能够由反垄断法加以调整。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反映了开放社会中经济法本质的二元结构特征。刚出台的《反垄断法》在制止行政垄断方面乏善可陈。今后在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上,应摈弃偏见,提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行政性垄断与经济垄断有所区别,但行政性垄断的实质仍然是经济垄断,我国目前还存在行政性垄断。反垄断法最新修改稿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定是不妥的,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必须规制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12.
政府采购的采购方一般是以公有产权代理人身份来行使职权的,特别是国家机关作为采购人。由于行政权力的作用使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行政垄断行为,严重阻碍了政府采购的功能发挥。因此,应完善相关制度以规制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3.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非法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违法行为。行政垄断具有妨碍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危害。克服行政垄断必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建立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以及强化法律责任并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行政性垄断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性垄断是一种借助于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排斥、限制或妨碍市场竞争的行为.从行政性垄断概念的界定和特征入手,对其成因及表现形式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提出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办法,明确其法律责任,进而建立行政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制裁行政性垄断,确保建立公正自由的竞争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 WTO以后 ,行政垄断会继续存在 ,经济垄断也会日益显现。而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反垄断的规定过于简单 ,从而造成反垄断之法律调整的弱势状态。因此 ,加快反垄断立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当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应该是行政垄断 ,但从长远来看 ,反垄断应是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并重。为有效地实施反垄断法 ,必须设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相对独立的、类似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6.
行政垄断不仅仅是对竞争的扭曲,更是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否定,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部国际特征较为明显的法律,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既要反对行政垄断,更要反对经济垄断;反行政垄断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但反经济垄断仍是核心。  相似文献   

17.
行政垄断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多年来,国家颁布了很多与控制行政垄断有关的法律文件,开展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整治行政垄断的执法活动,但效果并不尽人意。行政垄断是一种非法垄断,对这种非法垄断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予以控制。为此,必须有与行政垄断行为对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须建立与之相应的归责体系,以便于行政垄断的确实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