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心理测试是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基础研究成果之上的心理实验的一种,属于应用心理学研究范畴。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程序大多是在以测试方为主导的双方语言交流或者在测试方的语言指导下完成。访谈技术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测试对象产生正确客观的认知。要想成功达到谈话的目的,主测人员要思考访谈关系构建的心理学基础、客观认知测试对象的心理行为反映、充分使用语言、恰当辅以访谈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建立在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电子学基础上的一门刑事应用技术,犯罪心理测试的各个阶段对测试人员都有不同要求,因此犯罪心理测试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有其心理学的科学基础,编题过程和测试过程亦有着科学基础,这一技术在侦查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以科学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及其测试结论,既要敢于应用这项先进技术的科学性,为侦查工作服务;又要注意客观地对待这项技术的作用及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经过专用测试仪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通过对仪器记录的生理指标,图谱进行分析,进而评判受测人对被调查的案件是否知情或参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表明,它即有科学性,但又亟需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心理测试技术是通过编题提问,形成心理刺激,触发被测人的生理反应,以提取其心理痕迹的技术。将之用于犯罪心理测试,可以评判嫌疑人与案件的相关性。在表述犯罪心理测试原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声析型、脑电型、多道仪三大类心理测试仪的使用情况,重点说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犯罪心理测试要在案件侦查中发挥其作用,主要通过恰当的编题方法和具体的测试操作去实现。常用的犯罪心理测试编题法有:准绳问题测试、紧张峰测试、犯罪情节测试等。它们都体现了心理现场的原理。测试原理研究的进展,是测试科技含量提升的节点。犯罪心理测试成败的关键,在于测试仪的准确率、编题技术是否切合实际、具体的测试操作技能等,它们都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去实现。  相似文献   

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深奥的专业术语,但如果说起“测谎”,许多人会联想到频频出现在外国影片中的测谎镜头,也会顾名思义地将“测谎”理解为“测试谎言”。实质上,“测谎”的科学称谓应该是”心理测试”。如果将这项技术应用在刑事案件侦查当中,就称之为“犯罪心理测试”。随着现代心理科学和实验技术的发展,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刑事侦查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已为世界各国各方普遍采用。目前,在我国刑侦领域所使用的经公安部gi年审定监制的PG--I型和PG--A型心理测试系统,是建立在多道生理心理测试仪…  相似文献   

7.
从连破六起疑难命案谈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正确应用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要保证其在疑难案件的侦查审理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并充分认识影响测试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承认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予以正确地研究,并对其予以准确地把握和慎重地应用,这是犯罪心理测试能否取得准确结论,从而为疑难案件的侦查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连续六起疑难命案的侦破,就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价值及科学应用问题,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是犯罪心理测试能够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要实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就必须在犯罪心理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了解犯罪案情,同时也要遵循犯罪心理的规律,准确把握作案人大脑中存储的独特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心理痕迹是区别作案人、知情者和无辜者的唯一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先进司法应用技术。此项技术主要运用心理学中有关记忆的原理,通过检测犯罪嫌疑人有无涉案的犯罪心理痕迹,达到区分作案者与无辜者的目的。目前,此项技术主要运用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尤其在侦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此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原理的科学性与结论的可靠性已得到实践的证实。在肯定犯罪心理测试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当前我国犯罪心理测试制度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立法与司法角度规范此制度,从而促进其得到正确运用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本土化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画像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以及统计学研究资料,通过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刻画和描绘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协助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在国外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为证据也被纳入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但在我国的本土化应用中还存在不足。因此未来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运用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整合公安信息资源,建立犯罪心理画像指标体系以及开发适合我国刑事侦查需要的本土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犯罪心理测试教学在公安院校的开展,公安院校学生心理学基础的薄弱对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公安院校心理学教育不论在教学体系,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生在研究犯罪心理测试时力不从心,而且不利于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迅速适应环境,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公安院校心理学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在教学体系改革中,要着重增加“警察心理”与“社会心理学”等内容,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要强化案例教学研究,尝试研究性学习,加强操作性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的案件侦查和司法调查,但其法律地位不明确。实践中缺乏统一、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对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审查、采用规则,阻碍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良好运用。应以犯罪心理测试的技术要求为基点,以其他证据的法律要求规范为参考,构建犯罪心理测试运用的程序规范和测试结论运用规则。其程序规范为:对犯罪心理测试的有限使用;测试的适用主体限制;权利告知制度;测试的不受干扰原则。  相似文献   

14.
犯罪心理测试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受测人面对不同问题刺激时的生理图谱,判断受测人是否存在犯罪心理痕迹。从而达到对受测人有罪与否的鉴别。科学地选择刺激信息,诱导有罪受测人产生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测试的关键。这离不开对犯罪现场的认识。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现场的方法.揭示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为犯罪心理测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犯罪心理测试科学性、准确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犯罪心理画像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以及统计学研究资料,通过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刻画和描绘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协助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方法和技术。犯罪心理画像是科学的,其和刑事侦查具有一致性,但又不同于刑事侦查,其适用与否取决于犯罪现场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犯罪心理画像的准确性现在还缺乏一个客观的测评标准,要防止犯罪心理画像操作中过分依赖犯罪行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统计分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的发展为预防和打击犯罪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心理应激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可以从心理应激与犯罪心理产生之间的关系展开初步探讨 ,并进一步以案件为例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许多方面的变化。网络技术正打破、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的主要学科之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步入了网络技术的时代 ,网络技术已成为犯罪心理形成的新的归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正迎接着网络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由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心理测试方法和调查与侦查专用心理测试仪器等三大部分共同组成的技术,称之为心理测试技术。 中国的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实验,OR学原理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通过专用测试仪器软硬件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程度的实验心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在追逃、制止继续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侦查价值,它的理论基础是托尔曼关于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三大变量理论,其事实基础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本质上看,它属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范畴,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继承,但是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发展基础上的基础。它延伸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思维过程,同时拓宽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对象、适应的案件类型,以及实施的目的等。  相似文献   

20.
犯罪心理分析技术与方法对分析案情、刻画罪犯具有重要作用 ,将是现代侦破工作的一大支柱。要重视和加强犯罪心理分析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深化犯罪心理学研究与教学 ,进一步发挥犯罪心理学在揭露、打击和治理犯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