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数字看宁夏     
《共产党人》2012,(4):35
25.9平方米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11年全区农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增长0.5%。其中,人均楼房面积1.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增长17.3%。每百户农民中,使用暖气的由上年的6户增加到6.6户,饮用自来水的由上年的41.7户增加到48.4户。  相似文献   

2.
短短五年,望谟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5倍(未计入龙滩电站1.8亿元税收),财政总收入增长5.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城镇化率从12%提高到21.45%……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4.
白恩厚 《实践》2006,(1):12-12
“十五”以来特别是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我区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两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内需和加强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加强薄弱环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0年——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从 155.6亿冗增加到363.1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29元增加到8123元,年均增长10.5%;农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96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437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1991年增长41.5%,年均增长7.2%,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6元,比1991年实际增长28.8%,年均增长57%。五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9410亿元,到1997年6月末,余额达到42750亿元。199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614亿元,比1991年增长近2倍。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93.5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1996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到48.6%,比1991年降低5…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6):22-23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9年,我国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连年增长,由234.4万人增加到414.3万人,增长了80%。毕业生人数由533万人增加到115.2万人,增长了1.2倍。  相似文献   

8.
一是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了有效遏制。201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总量为13.4亿人。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对比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1.3亿,年均增长107%。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6,(8)
一组数字的背后3—5年,1500万平方米,40万住户,100万人。这一组数字表明了什么意思?其实这是省委省政府新近开始实施的一项大工程里的几个关键数字。它的含义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利用3到5年时间,完成全省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1500万平方米改造工程,从而解决近40万户、100多万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1998年的15.6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1.8平方米,增长  相似文献   

10.
新成就 十五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的2918.8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28元增加到6054元,年均增长8.5%。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4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农业稳定增长,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23亿元,年均增长4.3%。工业快速增长,2001年工业增加值达1309.5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1584.3亿元,年均增长10.9%…  相似文献   

11.
巴特尔 《实践》2013,(2):6-8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增加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由3300美元提高到10189美元,进入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497.3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由440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1979—1984年间,农民收入呈超常规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6.46%;但此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开始下降。1990—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加到9421.6元,年均增长565.1元,年均增长率为13.97%;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加到2936.4元,年均增长只有160.7元,年均增长率仅为10.94%。尽管2004年我国政府出台了诸多农业扶持政策,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4元,比2003年增长了314.2元,增幅约为12%,但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1.6元相…  相似文献   

13.
住房,是人民消费的重要内容,住房的多少及其质量的高低,是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一、城镇居民住房现状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全省城镇(含郊区,不含市辖乡和镇辖村,下同)共调查了家庭户3.63万户,11.95万人。这些城镇家庭共有住房8.88万间(不含客厅、过道、厨房、厕所等附属用房,下同),269.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户均住房2.44间,人均住房面积为22.57平方米。在这些居民住房中,属单层建筑的占39.23%,二层以上多层建…  相似文献   

14.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15.
《党风建设》2002,(12):21-21
13年来,一是经济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1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3.2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90年增加近两倍,排名也由1990年世界第10位、发展中国家第2位,跃升到世界第6位、发展中国家第1位。外汇储备1989年只有5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贵州步步高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 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发展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八五”增加 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2.2%,利用外资总额比“八五”增加 1.86倍。   ○粮食产量提高到 1135万吨,初步实现农村口粮基本自给。   ○交通、通讯和城镇供水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特别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一批重大项目提…  相似文献   

17.
石孝军 《当代贵州》2011,(19):91-91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贵州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扩面征缴、待遇保障和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卓越成绩。扩面参保快速增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2006年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93.26万人增长,~257.31万人,年均增长5.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0万人增长到602万人,年均增长24.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90万人增长到162万人,年均增长12.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31万人增长到152万人,年均增长3.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72万人,增长到164万人,年均增长17.9%。2009年,我省成功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参保人数达到160万人。  相似文献   

18.
九届人大以来,吉林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43亿元,年均增长9.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元,由1997年全国第15位上升到第1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60元,年均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0元,比1997年增长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人均储蓄额居全国第10位。总体上看,吉林已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但是,现阶段的小康还是低水…  相似文献   

19.
3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30年来,循化。这个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随着民族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牧区,无论是衣、食、住、行、用.还是社会公益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168.92元增加到2007年的2730元.22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13.5%。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在持续快速增长之后,跌入了低谷,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据统计, 1978~ 1997年,二十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8%,从 1997年开始增幅骤减。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为 9%, 1997年降为 4 6%, 1998年降到 4 3%,而 1999年仅为 3 8%; 2000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1013元,同比增长 1 5%,增幅下降 2 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幅的持续降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到整个农村的社会稳定。那么,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  1经济大环境因素  一是受亚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