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裴毅然 《各界》2011,(11):76-77
徐铸成(1907-1991年)长期主笔《大公报》、《文汇报》,名播寰内。不过,真正使他名声大噪脱颖而出的,并非其新闻专业,而是那场满地走石的“反右”狂风中,毛泽东撰写了那篇《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约在今年6月间,同住在团结湖宿舍的《人民政协报》老同志告诉我,说是张西洛因癌细胞转移又住医院了。我很想去看望他,谁知时隔不久,在报上看到讣告,已于6月29日逝世了,我感到很悲痛。西洛公(朋辈对他的尊称)是资深的老报人,也是爱国的名记者。早在重庆读中学时,就在学校办墙报,并向当地报纸投稿,发表习作。离开学校后,他步入新闻界。1936年,他在重庆《齐报》任记者,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他考取《新民报》当记者时年仅20岁。1939年,他在抗战的西北战场采访,曾访问过不少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是年9月,西洛公以《新民报》记者身份,与中央社、扫荡报的记者一道在延安受到毛  相似文献   

4.
方未艾 《各界》2008,(2):85-8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东北的哈尔滨有一位著名的报人.他姓王,名研石,字公磊.1904年出生,黑龙江省安达县人,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安达中学当过语文教员.……  相似文献   

5.
浩气铸成英雄魂  相似文献   

6.
反清的林白水 林白水是个脑子比较新的旧文人.打小就很传统的接受了传统的教育.不仅是严格的家学,而且还曾拜在名士高啸桐的门下,练就了扎实旧学底子. 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林白水应林启之邀,赴杭州办学,并担任学校的的总教习.没多少日子林白水就开始进军报界,于1901年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扬新政,提倡社会变革,宣传禁烟、呼吁放足.  相似文献   

7.
在哈尔滨,从报坛步入文坛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萧军和朋友方未艾住在一家小旅店。萧军写了一篇《暴风雨中的葩蕾》,揭露日军占领沈阳的暴行,投给了哈尔滨《国民日报》发表出来。之后,他和朋友又写了几篇文章,陆续在《东三省商报》、《国际协报》发表。萧军受《国际协报》副刊主编裴馨园的邀请,协助编辑副刊。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各界》2014,(11):87-90
在民国报业史上,成舍我绝对是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位不畏权贵敢说真话的真正报人。他不仅保持着“从业时间最长”、“创办媒体最多”等若干纪录,还有着“为办报受挫最多”的名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坐牢就不下20次,报馆被封也有10多次。可谓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早年加盟章士钊主笔的<国民日日报>,抨击封建统治.后来他回家乡自办<安徽俗话报>,宣传科学与民主,受到通缉,逃亡上海转至日本东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办报生涯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结交了不少朋友,并使其思想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读了《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对徐城北有新的认识。最初读徐城北的文章,看文字功力和文章内涵,又加上那“品戏斋主人”的雅号,以为他是品了半个多世纪戏的老夫子。及至见面,竟然年轻得让人吃惊。后来始知他是40年代著名女记者彭子冈的公子,其父徐盈又是当年新闻界的积学之士,实是家学渊源。  相似文献   

11.
徐迟兄去了。几年来,多少友人先后老成凋谢,使我伤心,但最出乎我预料、而且给我打击最大的,厥为徐迟之辞世。首先,是我1996年12月在京开会时,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著名作家徐迟逝世”一消息,我震骇之极,难以相  相似文献   

12.
华尔佳 《民主》2009,(11):36-37
今年国庆期间.我有幸收到了一本图文并茂、墨香馨馥的书——《见证·老报人镜头下的中国进步史》。作者是年逾八旬的资深报人贺家宝先生。贺老先生1925年出生于山东德州,1943年在济南上中学时秘密参加共产党,参加抗日斗争。1946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半工半读,兼任北平《新民报》记者,深入社会,曾报道抗议美军强奸北平女大学生沈崇的暴行、  相似文献   

13.
宋健 《瞭望》1990,(11)
本刊1990年6-7期合刊登载了徐学军同志《珍惜自己的星球》一文。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宁健读了此文后,通过本刊致函作者,提出要“普及和宣扬环境和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本刊征得宋健同志同意,刊载此信。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4)
近代报人群体是伴随近代新闻报刊而生的知识分子群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研究,倾向精英分子,偏重阶级属性。近代报人群体的研究视角,有助廓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全貌。在近代报人群体发展的四个阶段,维新报人、革命派报人、新文化报人和早期共产党报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有侧重,呈现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贾葭 《各界》2008,(10):18-19
一代报人陆铿先生6月22日病逝于旧金山.依照其遗嘱,陆铿将归葬昆明市金宝山之名人园.陆铿在世时曾云,墓碑上刻"中国一记者陆铿葬于此".享年89岁的陆铿,是新闻界久负盛名的前辈人物.……  相似文献   

16.
石岩 《侨园》2012,(10):14-15
以社会需要为己任,开展免费医疗救助在盘锦市,三厂地区是一处老工业区,该区仅有家正规医院,但由于经营不善该院面临倒闭.当徐宝庆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忧虑:三厂地区本无好的医院,该院要垮下去三厂地区居民就医怎么办?尤其是那些下岗职工该怎么办?这样的想法和思路加之政协委员的责任感,促使其果断做出收购该院的决定并付诸实施,2002年,徐宝庆正式收购该医院,他为医院取名为“金禾”.  相似文献   

17.
“临汾旅”,是我军唯一荣获英雄称号的建制师部队。这个无尚光荣的称号,是杰出的军事家徐向前元帅亲自授予的。 1948年5月,在攻打临汾的动员会上,华北第一兵团徐向前司令员提出,第一个攻入临汾城的部队,将报请军委批准,命名为“临汾旅”。战后,徐向前在庆功大会上,向最先突进临汾城的23旅颁发了“光荣的临汾旅”横幅锦旗。 1986年的一天,当徐向前元帅听取“临汾旅”代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中年实业家徐展堂,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虽不喜欢出风头,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却名声大振,成为香港传媒争相报道的新闻人物。他出身寒微,打过工,在街头卖过云吞,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是香港25位大富豪之一,并跻身世界50位著名私人收藏家的行列里,在英国和美国有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艺术馆。  相似文献   

19.
老有所不为     
人老了,不免会想想如何度过晚年的问题,于是,“老有所为”论乃应运而生,这是极好的。只要还有一分热,便该发一分光,这才对得起我们的社会,也才能赢得社会的尊敬。本文题目叫做“老有所不为”,并非有意唱反调,因为有为有不为,本来乃是任何年龄的人立身处世的大要,这里不过是专就老年人而言罢了。 有句俗话:倚老卖老。看起来这是对老人的不敬,其实这也确是老人的一种常见病。“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相似文献   

20.
不老     
正有好几位生朋友都这么说:"没见着阁下的时候,总以为阁下有八十多岁了。敢情阁下并不老。"是的,虽是将奔四十的人了,我倒还不老。因为对事轻淡,我心中不大藏着计划,做事也无须耍手段,所以我能笑,爱笑;天真的笑多少让人显着年轻一些。我悲观,但是不愿老声老气地悲观,那近乎"虎势"。我愿意老是年轻轻的,死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