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常见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溶剂成分种类,通过与标准样品系列浓度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确定了标准样品的浓度线范围,建立圆珠笔油、墨溶剂标准样品的浓度工作曲线,考查了线性关系和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并对圆珠笔字迹油墨中所含溶剂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双溶剂顺次溶解提取法鉴别国产红色圆珠笔油墨书写时间所需二次溶剂的要求,经过单组分试剂和混合溶剂的优选实验,最后选出了适用于红色圆珠笔油墨字迹的二次溶剂,并对国产20种 红色圆珠笔油墨笔画样本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全国各地生产的不同厂家及不同生产批号的圆珠笔油墨种类进行鉴别研究之后可以发现,由于不同种类的圆珠笔油墨所呈现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高比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对圆珠笔油墨种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20种不同品牌、不同生产日期的蓝色圆珠笔油墨,对人工老化后圆珠笔油墨的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检验文件的形成时间,识别文件的真伪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色谱法分析圆珠笔油墨的字迹色痕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但要进行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将圆珠笔油墨的字迹色痕从载体上有效的提取下来。利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提取条件的选择,确定了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的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一阶紫外-可见导数光谱法测定蓝色圆珠笔油墨染料中碱性紫的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596nm和214nm,此外峰谷值与浓度成正比。且在该波长处既无染料中其他组分(碱性艳兰B及酮酞菁)的干扰,又无溶剂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国内外不同产地、不同牌号的80种蓝色圆珠笔油墨色痕提取液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薄层色谱及其扫描法,对上芯93.1.1牌蓝色圆珠笔油墨在日光照射人工老化条件下,考察了试样中各染料成份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人工老化曲线。此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有助于进一步推断圆球笔油画墨盛开的相对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30余种实验室常用溶剂进行了优化选择。试验了单一及混合溶剂对圆珠笔油墨字迹的溶解情况。最后选择出溶解量适中、溶解速度适中及新旧笔迹油墨溶解判别较大的溶剂作为溶剂溶解示进行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鉴别的优选溶剂。  相似文献   

10.
对圆珠笔字迹的油墨种类及其书写时间的检验鉴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可疑文件的伪造、变造事实,为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一定的证据。采用薄层色谱法对27种不同品牌、型号的黑色圆珠笔色痕进行种类鉴别,并利用Origin Pro专业函数绘图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将实验所用的圆珠笔油墨分为7大类,实验结果为添改文件检验和圆珠笔字迹书写时间检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圆珠笔色痕形成时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圆珠笔书写色痕形成时间这一世界性课题的历史,现状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法庭工作者采用的几种方法,提出我们应从现有分析方法和应用新技术两方面入手,尽快攻克这一棘手难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条件下圆珠笔笔痕特征的具体特点,认识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充要条件的相关内容,是科学运用圆珠笔笔痕开展检验与鉴定工作的前提。本文根据圆珠笔笔痕特征的反映性、稳定性和特定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收集3位书写人分别使用6支圆珠笔书写的128份实验样本,首次对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应具备的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书写人书写习惯的特殊性和书写笔结构的自身特点是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的必要条件;书写条件相同或相近与笔痕特征种类多、数量大是依据笔痕特征进行圆珠笔笔痕检验鉴定的充分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MB-98可擦除圆珠笔油墨字迹检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圆珠笔书写的字迹是无法用橡皮擦除的,近两年国内市场出现了可擦除圆珠笔,可即写即擦,亦可在书写后数十小时甚至十多天内擦除。随着这种圆珠笔的广泛使用,其必将成为犯罪分子变造文件的工具之一。因此,研究可擦除圆珠笔的特殊性能,研究这种笔书写字迹的检验方法,是文检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MB-98可擦除圆珠笔油墨字迹影响其可擦除的因素、检验的方法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法检测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影响液相色谱检测的因素进行了实验,选择出了合适的提取剂、放置时间和流动相条件。本法检测蓝色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重现性较好,两个样品分别提取测定3次,RSD%3.86和3.14,最小检出量为1mm长单画字迹色痕圆珠笔油墨。  相似文献   

15.
紫外-可见二阶导数光谱法鉴别原子印章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紫外-可见二阶导数光谱对不同厂家的9种原子印章油进行了鉴别研究。选择了不同种类的溶剂及不同的测定条件,经研究在四氯化碳为溶剂、波长270-380nm460-600nm内可使9种样品完全区分开。该方法简便快速,有利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出最佳的色谱条件,对蓝色复写纸字迹色痕的提取液进行了种类分析,并对蓝色复写纸字迹进行了加热、光照的人工老化处理,探讨了复写纸字迹色痕中染料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66种不同品牌、不同种类、不同批号的鞋底原料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鞋底的红外光谱图中,吸收峰的峰形、峰位、特征峰的峰高比等不同,据此可以对鞋底原料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其附件对某一品牌的圆珠笔在不同时间段书写字迹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图谱中-C=O、-CH3等基团的吸收强度及其相对比值,考察这些比值与保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初步确定这些基团的吸收强度在随着时间而改变。采用化学试剂消退法对五种纸张上的八种不同品牌纯蓝墨水书写的字迹进行消退实验研究,总结各种不同消退剂的消退效果及在不同纸张上字迹进行消退差异的规律,可摸索出对纯蓝墨水字迹进行消退的最佳化学试剂。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在研究圆珠笔书写时间的变化规律中如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色谱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并且介绍了Grapher绘图软件和Excel应用程序在时间曲线绘制和数据处理以及数据管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选木鳖子脂肪油的提取工艺,明确其炮制前后脂肪油成分“质”“量”差异,为木鳖子的炮制机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木鳖子脂肪油,通过设计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不同因素水平,考察木鳖子脂肪油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木鳖子和木鳖子霜的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木鳖子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的变化,确定其差异性脂肪油。结果 优选出木鳖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6 h,提取温度为85 ℃。木鳖子制霜后脂肪油的总量下降,但其成分类别无明显变化,共鉴定出14个脂肪油成分。通过对炮制前后14个脂肪油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贡献值,筛选得到8个含量具有显著变化的脂肪油成分。结论 木鳖子制霜后去油率为13%左右,脂肪油种类无明显变化,但多个脂肪油成分相对含量具有显著变化,木鳖子制霜后脂肪油成分变化对其质量和药效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