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律教育应当是教授公平善良的艺术,法律教育职业化进路中,应把伦理品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法律技能。目前受家庭就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学习几方面的制约,法律教育已经出现了唯技能主义倾向。法治代替人治同样离不开人的要素,应借鉴传统文化中育人的理念,并与现代法律规则相结合,才可能是真正有价值的、中国特色的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2.
析当前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法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中国法律教育在数量与层次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法律类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对法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针对当前法律类高职院校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晶 《求索》2013,(8):177-179
法律多元是当今法学界较为先进的理论,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法律格局。我国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引入先进的法律理念成为迫切需要。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多元化是法律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对中国法律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可以开阔研究视野,解决机制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跨文化进行法律资源的整合,能促进法律语境的提升,使纠纷解决机制多样化.促进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高专院校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引入和推广,改变了我国传统法律教育的教学理念,弥补了我国传统高职法律专业教育的诸多不足,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法律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虽然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通过改革将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不断的完善,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法学教育就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志英 《人大建设》2009,(10):44-45
在传统法学教育中,掌握法律条文等具体知识被认为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而培养先进的法律理念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司法实践证明,一个仅仅掌握具体法律知识而缺乏先进法律理念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法律人”,落后甚至错误的法律理念还会将其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6.
张伟涛 《求索》2011,(12):152-154
在当前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律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这当中法律资源配置的主导理念模式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法律资源配置模式已经显现出其内在的缺陷及不良影响。而道义论的法律资源配置模式以权利为中心,注重法律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有着其显著的理论优势。只有实现从功利主义到道义论法律资源配置理念模式的转变,才能实现法律资源的公平配置。  相似文献   

7.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过去五年常委会工作的报告,这份浓缩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报告成为中国民主政治最恰如其分的诠释。这份报告宣布,在立法为民理念下,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五年来通过了法律草案、法律解释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86件,并出台一批支架性法律,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理念是执法的第一要素,文章提出构建法治中国需要检察机关深入思考自己的法律监督理念,阐述了在推进司法改革中,牢固树立与法治中国相协调的法律监督理念,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为法律的工具性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限制。法律的工具性彰显了工具理性的价值,提醒我们手段与目的不是相互独立的,法律目标的设定不能脱离其所凭借的法律工具而单独进行。法律的工具性集中关注法律目标的设定问题和法律工具的功效问题。我国应该吸取其他国家法律工具性运用的经验和教训,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运用法律的工具性以有效地达成国家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陶波 《桂海论丛》2007,23(6):70-72
始于80年代的中国法律社会化运动,舍理念采实证法律知识社会化的进路选择偏差是导致公民法律信仰依旧缺失的重要原因。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我国法律社会化的核心进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文化传统、法律思想与行为模式而形成,在近现代法治改革的历程中,因"西方化"法律理念的影响,逐渐丧失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法律思想入手,深入挖掘其现代社会价值,为人民调解制度、教育与惩罚相辅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探寻其价值基础与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高职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要结合新时代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特点实行诊所法律教育,在学生成人方面实行导师制,在学生成才方面实行学徒制,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学院引进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突出就是教务管理与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学生——法律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之间的冲突与职业伦理困境以及法律诊所教育中的认同困境。针对目前国内法律诊所面临的困境和冲突,须从制度性、务实性以及前瞻性三个角度进一步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期能进一步推动并规范中国法律诊所教育。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以来,欧风美雨影响下,中国传统学术理论、学术架构悄然发生改变,逐渐与近代西方学科体系接轨。20世纪初期的清末变法修律对新式教育的推动,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与此同时,中国法律史学科在近代中国也应运而生,通过对中国法律史学课程设置考察证明,中国法律史学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5.
法律价值观是人们对法律与主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法律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以及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等现代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政府主导的全民普法教育,加强学校的基础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及推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法律价值观的宣传倡导,是实施法律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诊所教学法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面向实战、注重技能培养上与警察教育培训是相通的,经过“中国化”、“公安化”、“培训教育化”处理,可以实现在警察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并进而形成“警务诊所教学法”这一新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旧有的法律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攫取世界霸权在法律上的反映,表现在法律上的谋略为西方法律霸权主义。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新兴发展国家和弱小国家要求在全球化时代中维护自己的利益,表现在法律上的谋略为法律全球多极化。中国面对西方法律霸权主义要勇于捍卫自己的利益,对于符合自身利益与世界发展趋势的法律要能够包容。中国应当坚持弘扬传统法律文化,坚持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加强法治现代化建设,提高对外法律沟通的能力,提高对霸权行为的反制能力,加强"一带一路"等多极化发展路径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恢复性司法是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转换,诞生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之中,以基督教伦理和市民精神为支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家族伦理、重刑轻民以及家国一体与西方法律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对恢复性司法在中国的实践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法律教育在培植法律信仰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法律教育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这种消极影响不利于形成法律信仰精神.为了发挥法律教育在培养法律信仰中的作用,法律教育改革成为必然:首先,法律教育尤其是普法教育必须把权利教育作为重点,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其次,应该把培养公民的积极的法律情感作为教育目标之一,避免法律教育中意识形态漂浮现象.第三,注重法律教育中方法知识的传授,把培养法律思维,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作为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尤其是法制现代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追本溯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冲击下起步的,因此,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对这种冲突的性质、机理、根源和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成功地立足中国、合璧中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法制。有鉴于此,探寻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理解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和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法的观念上。传统中国的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