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改革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应当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创新社会治理大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已成必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应然功能使得其获得社会承认成为现实,但是鉴于主客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有效对接政府、应对市场,社会组织能否最大限度地践行社会治理功能,又存在实然的局限。因此,基于“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为目标,探讨我国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发挥社会治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模、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目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存在规制、机制等缺陷,社会组织自身也存在服务能力和水平缺陷。要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途径,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会服务向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过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要把相当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让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因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的社会管理机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主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存在四大困境:政府扶持不力、社会支持欠缺、法律土壤贫瘠以及社会组织自身问题重重。解决这些问题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键,具体包括:切实转变认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组织的进程中,我觉得现在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很多制度设计的问题,我感到一个问题是什么?整个在观念上、认识上、长期形成的一些做法上,首先怎么改变对问题的认识,因为没有观念的改变,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是很难执行。关于如何理解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现在社会管理创新实际上已经提了好几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三年前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提出来的。但现在对社会管理创新认识不够统一,第一社会管理创新变成政府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就说社会管理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是由政府来执行,由政府来操作,由政府来决定,这是自上而下的一种考虑。另外,把社会管理创新变成技术手段的创新,就是怎么通过技术手段来加强控制社会。其实最典型的,在我们现代社区管理里,所谓的网格化管理,基本上是靠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社会和政府的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把社会组织纳入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做好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广大统战成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这就需 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资源来帮助政府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 。因此,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社会管理主体的功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之一,是解决社会管理和服务中问题与难题的重 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机制就体现在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上,它是一种利益表达机制,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它是一种公平维护机制,不仅促进机会平等,更有助于促进结果的平等;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上,它还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具有明显优势和正当地位,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和社会管理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探索构建"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的新社会管理模式。当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政府与社会共治理念缺失、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定位不当、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不完善等。因此我们需要从借鉴国外社会组织运行的经验成果、普及政府与社会合作共治的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和改革监管模式三个方面,来构建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新社会管理模式,以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推动体制外政治参与制度化的需要,是促进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推动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加强培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三要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作用发挥;四要开展联谊交友,加强沟通联系;五要建立健全机制,促进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政党要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需要社会组织作为自身的社会支撑力量,但是当社会组织数量扩张、功能膨胀之后又会对政党形成挑战,西方选举型政党尚未找到应对社会组织挑战的良策。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组织挑战过程中通过开发政党资源的形式从党建和统战两个角度进行应对。由于社会组织统战与新阶层统战内在关系的错位,社会组织统战尚未全面展开。新时期全面开展社会组织统战工作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统一战线的灌输、赋权和引领,建构“一个核心、两重统战”的统战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设是我国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由于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建设的内在一致性,使得其发展成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在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化、均等化,在实现公众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建设力量.深入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应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全局中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深入研究"新社会组织与统一战线"也应成为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时代新课题.推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既要把握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又要着重研究并解决好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加速转型时期。其间,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原始成长阶段、制度规范阶段和正向推进阶段。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在获得珍贵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从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法制体系,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社会组织的自身素质,创立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等方面入手,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全面分析“两新”组织发展情况基础上,对开展“两新”组织统战工作的内容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组织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带动社会参与、反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对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影响。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统战部门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因此,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动把社会组织纳入统一战线的工作范畴,不断探索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加强新时期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8.
广东社会组织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数量大、种类全、政会分开、日益完善、在流动人口中较为活跃、境外渗入等特点,其发展既促进了经济社会进步、行业管理、社会福利公益和教科文等事业繁荣以及流动人口的和谐稳定,也存在社会认识模糊、缺乏资金人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广东社会组织建设取得多项新进展,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要继续走广东特色的发展道路,有必要针对问题进一步采取一些政策和措施促进广东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大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成长,制度规范,正向推进的发展历程;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从转变观念、完善相关法制体系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党建的方式来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其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路前进,是当前助推社会组织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通过党建引领,在推动社会组织的有效培育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分析奉贤区的实践经验,得出关于通过党建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三点思考与启示:明确党组织的功能定位,避免官僚化倾向;创新和丰富党建方式,加强党建灵活性;注重发挥党员作用,保障党建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