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10,(2):70-71
入冬以来,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北半球数次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雷侵袭,赤道地带和南半球则暴雨不断。有媒体称,天气与人们开了个大玩笑,“全球大雪代替了全球变暖”。而有专家认为,正是全球变暖才让天气变得极端异常。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0,(1):14-15
人们本以为北极熊或成为全球变暖的牺牲品,但事实上冰雪消融的现象在8月的阿拉斯加非常常见。  相似文献   

3.
经常被人问起,是不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才有那么多自然灾害?也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前几年就这么解读,告诉人们气候变暖了,所以灾害多了。最近又换了种说法,谓近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造成各种各样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的现状在全世界已经家喻户晓,人们从主流科学家的许多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科学文章中得知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种种威胁,如物种减少或灭绝,粮食歉收,海平面上升,各种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5.
郭久亦 《时代主人》2007,(10):24-24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世界的确在逐渐变暖了。与1900年比较,全球陆地、海洋的温度大约升高了0.8摄氏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8,(1):55-55
一直以来我们听了太多关于全球变暖的预测,气温上升、北极众多湖泊消失、冰层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都将是全球变暖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地球气候的变化也正在以某些怪异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怨恨,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并不是一个新词,其实它与这个星球每个人的生活都息启、相关。它不仅经常成为报纸酲日的新闻标题,而且也是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刮的客观突荏。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全球频频出现的重火灾害天气,都让我们感受“全球变暖”这匹“恶狼”的恐怖身影。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精神文明导刊》2006,(3):32-33
阻止全球变暖十招,工作动态,走路不当也会走丢礼仪,漫画及幽默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并使全球变暖接近“危险的程度”。美国科学家9月2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说,目前全球平均气温正接近100万年来的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07,(10):54-54
近年来,英国环保机构纷纷在媒体呼吁,人们要用自己的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实践环保生活方式。现择取媒体普遍推荐的10大环保行动,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泽义 《中国减灾》2009,(3):17-18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似乎生活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感到它的迅即而剧烈. 但在金融风暴阵阵的袭击声中,可能会局部、暂短地减缓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精神文明导刊》2006,(2):32-33
阻止全球变暖十招 你觉得气候变化只是大企业的问题吗?再想想看。环境科学家戴夫·雷伊揭示我们怎么才能防止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3.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4,(33):7-7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新高 11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不容置疑,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指标目前已达历史最高水平,人类社会距采取1刊可严肃政策来限制全球变暖方面还差得很远,若不采取行动,将导致“严重且不可逆转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组成改变,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杨宗 《中国减灾》2010,(1):40-41
向海中撒铁粉养绿藻 英国科学家最近宣称,全球变暖引发冰山融化,不过冰山融化也引发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一结果甚至可以改变气候变暖的进程。英国科学家发现,冰山融化后释放的铁粉粒子,导致海洋中的绿藻大面积繁衍,靠铁元素滋养的绿藻浮到海洋表面,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子荷 《中国减灾》2006,(12):57-57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因冰川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居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科学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正在增加飓风、洪水、干旱、森林火灾以及其他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气象灾害对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56亿元人民币。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宗合 《辽宁人大》2007,(4):40-41
日前,在塔斯马尼亚首都霍巴特举行的一个国际科学大会上,专家们预计在未来100年内,由于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趋势,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南极洲将有望长出树木,气候变暖导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的体积在过去的100年间减少了80%,造成附近居民的饮用水供应减少。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都来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与交流》2007,(4):40-40
《财富》对全球政商领袖的调查显示:全球气候变暖正是他们目前最担忧的三大问题之一,另外两个是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9.
当下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个公认事实,而南、北极地区正是这种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全球最大的制冷驱动器。认识极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对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尽管非洲温室气体排放量很少,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甚微,但调查显示,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对非洲大陆造成的影响却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