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法治》2011,(12):52-52
编辑同志:不久前.我与刘某协商订立了离婚协议.协议书的内容如下:双方因性格不合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孩子由我抚养并承担抚养费用,刘某不承担抚养费用;现有一套住房归我所有,其他财产全部作为抚养费交我保管使用。协议内容是我们双方商定的.也都签了字.可是第二天刘某就反悔了,不愿去民政局登记离婚.理由是这个协议对他不公平。请问,我可以持这份离婚协议书到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他履行这份离婚协议书吗?  相似文献   

2.
众山 《江淮法治》2008,(10):57-57
大华是一名建筑工人,常年在外地打工。2004年他认识一位女孩并开始与她恋爱,2006年3月领取结婚证。后来女孩去广州打工,不知怎么回事就提出协议离婚.大华自然没有同意。她于是向法院起诉离婚。2007年4月30日开庭,还没到1小时就结束了,法庭未作任何调解工作,就判决他俩离婚。  相似文献   

3.
沪家解忧     
我的困扰: 我与前妻于2008年5月在民政局协议离婚。2010年7月,我发现在离婚时前妻隐瞒了她名下的基金,大约有20多万元。这是夫妻共同财产,我想向法院起诉拿回我应得的部分,能否被法院支持?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7,(2):59-60
法官: 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4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我认为,价值5000余元的嫁妆费用已用于女儿的抚养,双方遂起争执。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安徽李太华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10,(4):60-60
法官:2007年1月初我父母协议离婚,我当时刚满16周岁。他们离婚协议中约定我随母亲共同生活,父亲每月承担600元抚养教育费用,他们双方还约定将其共同所有的存款3万元赠给我,供我在今后上大学的教育费用,并约定这3万元由我母亲保管。2009年我考取了大学,当我向母亲提出要这3万元作为上大学的费用时,母亲以她自己已下岗,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7,(10):57-57
法官: 2年前,我与周某协议离婚。抚养协议约定,7岁的女儿由周某抚养,周某自愿承担一切抚养费用。周某是—名公务员,收入稳定。我没有工作,靠低保维持生活。最近,周某突然以女儿的名义将我告上法庭,以其购置了住房,又生育了一个小孩子,家庭负担加重为由,诉请法院判令我每月支付给女儿扶养费200元,离婚才2年,难道扶养协议就失去效力了吗?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8,(11):48-48
问:我与田某在10年前结婚,当时在玉林市办理结婚登记。3年前,我和田某同时调到南宁市工作。现我们协议离婚。但两本结婚证都找不见了。朋友说如果没有结婚证,只能向法院起诉离婚而不能申请离婚登记。请问:遗失结婚证如何办理离婚登记?  相似文献   

8.
《检察纵横》2012,(6):50-51
2011年10月,我与前妻到区民政局协议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上写明:双方一致同意离婚,夫妻共同所有的住房归儿子所有。该协议在双方签字后经婚姻登记机关确认了法律效力,并发放了离婚证。现在前妻打算再婚,由于我儿子还小不谙世事,我担心她再婚后可能会打儿子房子的主意,因此我打算不将房屋过户到儿子名下,请问我是否有权这样做?  相似文献   

9.
离婚法实践的常规化——体制制约对司法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深入的实地调查和广泛的访谈,文章表明对于具有严重争议的离婚案件,判决已经取代调解和好而成为法院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要方式。具体而言,对于首次离婚请求,法官通常判决不予离婚。但对于再次离婚请求,法官通常判决准予离婚。这种转变与近来法院系统的司法改革,特别是评价法院及法官的标准有很大关系。文章认为,法院系统的这种评价标准以及其他体制制约极大地影响了法官审判的决策过程,而体制制约的研究进路将开拓性地深化我国司法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08,(5):58-59
2006年,我朋友的丈夫因建房向别人借款5万元,出具一份借条,2007年6月,朋友与她丈夫经法院调解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各自所负债务由各自偿还。今年3月,债权人起诉至法院,要求朋友及其前夫归还借款本息。朋友认为离婚时她与前夫约定夫妻各自所负的债务由各自偿还,该借款与她无关。不知我朋友与她丈夫的约定对该债权人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1.
叶振林 《江淮法治》2013,(12):35-35
日前,泾县法院法官前往上海市宝山监狱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被告杨某与原告卜某在狱中经过法官的调解达成了离婚协议。2003年上半年,卜某与杨某在上海打工时相识,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后于2004年上半年开始同居,次年9月两人登记结婚后于12月生育一女。双方婚后经常争吵。2006年11月,杨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1年因其表现良好获假释,假释期间和卜某有过短暂的共同生活,但仍争吵不断。2012年3月,因杨桌在假释期间违法被重新收押,目前在宝山监狱服刑。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10,(4):58-59
法官:我姐与其丈夫李某因感情破裂,在3年前便达成了离婚协议,并自此一直分居,也没有任何来往。2009年3月,我姐与王某申请办理结婚登记,并领取了结婚证。李某得知后,出于报复提起了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我姐的重婚罪。  相似文献   

13.
《法制与社会》2011,(11):61-61
编辑同志: 我与郑某结婚后生有一女,后因感情破裂经法院判决离婚,3岁的孩子随郑某生活。离婚后我即外出打工而两年未归。上个月,家父来电话说我前夫郑桌已经再婚,并将孩子送给了他人,还签订了收养协议。我闻讯后迅速赶回,找到收养人要求领回孩子,但遭到对方一口拒绝。请问:作为孩子的生母,我有权领回被前夫擅自送养出去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4.
离婚协议中双方当事人通常会订立赠与子女财产的条款,现实中存在子女依据离婚协议诉至法院请求离婚协议当事人履行的案件.法院对此类条款的性质、效力的认定存在很在差异,导致判决结果也各不相同.本文拟从此类条款的性质入手,探讨此类条款中赠与方是否享有撤销权、受赠方是否享有请求权,提出针对具体情形解决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沪家解忧     
我和我的妻子是1995年结婚的,2007年我们在民政局协议离婚,当时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子给我,我给她20万元人民币。之后给给过她10万元,还有10万元没给。2008年年底时我和她又复婚了,但是我们发现两人还是没办法在一起又想离婚。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7,(3):39-39
问:妻子外出打工后音讯全无.抛下我和年幼的女儿孤苦度日。经法院判决.我和妻子离了婚,女儿随我生活,嫁妆归妻子所有。离婚时,由于妻子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审判并公告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的.在判决书中对抚养费也未作规定。离婚四年后,妻子突然出现,要求取走属于她的嫁妆。请问:一方下落不明。离婚后可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吗?  相似文献   

17.
小问答     
问:我妻子经常背着我去做投资,为此我们多次发生争吵。因为双方之间的不信任,导致感情日益恶化。我提出离婚她不同意。孩子今年3周岁,一直由我和我父母抚养,她基本没有尽到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我是在去年12月份提出离婚诉讼的,今年4月份法院作出判决,解除了我与妻子的婚姻关系,并将孩子的抚养权判归我行使。在法定的上诉期间我们都没有上诉,现在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我妻子在诉讼期间就将孩子藏了起来,我能让法院强制执行把孩子送过来吗?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9,(12):59-60
法官: 我半年前与前夫因感情彻底破裂而离婚。我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得商品房两套及少量基金,离婚时法院对我们的离婚案件进行了调解,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了平均分配。离婚半年后,我偶然得知:在我们办理离婚时我前夫隐瞒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存款和另外两套房产。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而言,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法院以外的法院,对当事人的婚姻及子女抚养、财产等作出的有强制力的法律文书的总称。一国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完全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是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国公民的正当权益。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依据主要是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和互惠关系。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是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的先决条件,但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并非一定导致执行。相对于外国法院其他民商事判决的承认和执行,我国法律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方面,作出了较为具体和宽容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老怀 《检察风云》2014,(13):66-68
当前,离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到民政局办理登记离婚。二是男女双方有争议,到法院起诉离婚,通过法院调解或判决,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可以说,两种离婚方式处于同时运行状态。可是,法院和民政局之间信息并不联网。当事人通过法院离婚后,无需到民政局更改婚姻登记信息,仅从民政局婚姻登记信息网上查看,婚姻仍处于“正常”状态。正因如此,也就形成了难防的骗婚、骗贷等各种漏洞。因此有法学人士提出,为避免婚姻纠纷,两个系统应实行婚姻信息联网,建立公民婚姻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