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和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1,(17)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实行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民族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前,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就尝试通过民族立法来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通过民族立法,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以来,民族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发挥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政治关系是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所保护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巩固和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政治关系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少数民族49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77%,少数民族人口次于广西、云南,名列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97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1.81亿元增加到239.18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粮食年均增长2%。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到1996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9.4%,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省的18.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的64.7%,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4%。全省48个贫困县中,民族自治地方占34个县,在全省456万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0%以上。加快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是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全省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可以说,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省经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0,(3)
<正>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与特点民族问题通常是指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它可以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民族问题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5大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19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达一亿多人。大部分西部和边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方占我国国土  相似文献   

8.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特点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重要国情和行政管理的重要特色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非民族自治地方在行政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探索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从而更好地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科学体系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环境的特点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9.
孙懿 《实践》2006,(4):19-21
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这是由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存在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等因素决定的从社会群体层面看,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超过1 亿,占总人口的8.41%,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12省区少数民族人口为7600多万人,占西部总人口的21.54%,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除陕西省外,其他省区少数民族人口都占有相当比例,有的高达95%以上,并设有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向中部及东部地区流动,使民族杂居的深度和广度呈现更复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 我省是多民族省份,有49个民族,到1998年底,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共有人口1607.2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1.2%。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33.77%,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大多数仍处在严重滞后的状态,对于  相似文献   

11.
王玉英 《实践》2007,(10):30-31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事关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而且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大局。一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被称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全市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7.87%。全国仅有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均在我市,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现状要求当地政府尽快提升政府能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在对影响和制约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树立正确绩效观、合理增加财政收入和加强地方治理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有效回应了现实需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从国家结构角度来说,它有效地处理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是统一与自治、集中与民主的最佳结合;从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来说,它给少数民族集体权利的诉求提供了制度空间,从而确保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自觉认同;从国家整合角度来讲,它在调节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保障国家政治整合上具有制度上的包容性,在化解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具有重要作用;从政治参与角度讲,它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在聚居区自族特殊政治生活的存在.民族区域自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民族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全国各省、区、市中民族成分比较复杂的省份之一。在贵州境内聚居着4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以上,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9.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4%。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其中苗、布依、侗、仡佬、水等少数民族人口均占国内本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多元的民族背景,决定了各社会发展阶段民族问题的逐步解决,对社会整体进步的特殊意义。而今天和谐贵州的构建,必然离不开民族和谐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现阶段科学管理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行政事务的指导思想。探讨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对提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效率 ,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行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 ,理论形成阶段。 1 938年 1 0月党基本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提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 ,当地政府须设置由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 ,作为…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国的大局中,青海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来看,历届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针对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藏区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96.4%,少数民族人口比率在全国排第三位,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98%以上等省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  相似文献   

17.
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协调民族关系,保持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条件。本文就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方面取得的成就,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民族区域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十几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取得了很大成就。  首先,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任务基本完成,充分显示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良好局面。自 1978年以来,中国新设立民族自治地方 63个,目前全国共有 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 (旗 )和 1200多…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之一,56个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人口66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2%,有8个民族自治县、54个民族乡、331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其中满族和锡伯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多,民族成分全,满族等世居少数民族集聚度高,民族自治地方比例大。"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相关负责同志这样概括全省民族和民族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元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90%左右。近年来,县委把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工作来抓。截至2000年底,全县少数民族干部总数达2988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59.7%;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3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