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传永 《理论学刊》2012,(2):102-107
《臣轨》是唐代武则天敕令编撰的一部旨在“发挥德行,镕范身心,为事上之轨模,作臣下之绳准”的官箴名著.它在阐明君臣之间的“同体”关系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臣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忠诚、守道、公正、诚信、慎密、廉洁等等.关于人臣的基本职责,该书除对推能荐贤、公平执法、出谋划策、恪尽职守等明确述及之外,还用两个专章的篇幅分别论述了人臣的谏诤和富民之职.书成之后,武则天不仅将它“普锡具僚”,而且“令贡举人为业”,就连当时的蒙学读物也都大量抄录其中的文字,可见其社会影响之巨.该书具有对象明确、体系严整、引经据典等显著特点,至于存在的缺憾和不足,则主要表现在:一是“概要论述+辑缀前人语事”的撰述方式颇嫌呆板,特别是各章用较大的篇幅罗列前人的言论或行事,给人以一种拼凑、杂纂的印象;二是文字不甚讲究,思路时或游移;三是实务性、可操作性不强.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韶华的《说假话年代》,以个人的经历和耳闻目睹的故事,分析和研究了“说假话”现象的表现、背景、原因等,发人深思,值得一读。现摘发“书后的思索”一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菌说》被认为是章太炎进化思想形成之初的代表性论著。章太炎认为,道德意识的产生始于生命体的本能,并逐步形成了道德意识,他将生物进化之说与意志论相结合用以说明道德意识产生的前因后果。章太炎提出,道德之知的进化源自于人们与生俱来的知性,加之生物体本能带有的欲望,两者共同推动了人类道德逐步前行。道德进化并非尽善尽美,最初的利弊之辨源于自体感知,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化之利弊的评价由人类群体共同决定。这就要求人们能以辩证的视角看待道德观念的更替,以冷静的眼光直面进化中社会道德价值系统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1,(20):62-62
很多小事在中国变成了大事,但再大的事在中国最终又大不到哪里去。中国不那么容易启动,启动了也不那么容易停下来。——这是中国最独特的地方,盼中国一帆风顺和盼中国崩溃的人,都应清楚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裴传永 《理论学刊》2013,(1):104-110
张养浩为人刚直、为官廉明,他结合自己的从政经历所著《牧民忠告》一书,堪称中国历代官箴书中的扛鼎之作。传统观点认为该书系张养浩任堂邑县令时所著,然而书中的有关文字表明,其成书时间当不早于张养浩任监察御史之时。《牧民忠告》阐发了非常丰富的官德思想和为政之道,前者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戒除贪欲,清廉为官;二是爱民如子,除暴安良;三是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四是宠辱不惊,保全名节。后者可分述为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就任——摸清五情,持重亮相;其二,理讼——把握原则,公正裁断;其三,劝农——不夺农时,全力救灾;其四,治民——惩恶扬善,敦重教化;其五,居官——敬上礼下,包容同僚;其六,卸任——看淡去就,主动交接。  相似文献   

6.
南宋永嘉学派宗师叶适门人孙之宏,著有《周礼说》。孙之宏研究《周礼》,采宋人以议论解经的路子,探讨《周礼》所设计的国家政权模式,重在发挥其治官、治民、理财等思想,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孙之宏特别着意于抉发先王制度设计的深层用意,处处显示“先王虑事之周”,想方设法论证其合理性所在。孙之宏解说《周礼》,文字流畅,意义明晰,有自得之见,不失为南宋研究《周礼》的重要一家。  相似文献   

7.
面对佛道对社会人心影响日益深广,周敦颐从儒家立场出发,融通佛道建构儒家的宇宙本体论和道德本体论,并将二者以"诚"内在地沟通起来,试图解决宇宙本体和道德本体二分、宇宙本体和人道社会不相干的理论困境,为人道的仁与义寻找到宇宙本体的依据,把现实的人伦百行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同时强调、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人伦道德。  相似文献   

8.
黄丽双  徐媛媛 《世纪桥》2009,(13):49-50
美国作家克尔特·冯内古特的名篇《五号屠场》被公认为充满“黑色幽默”与反战思想的名篇。本文通过细致分析小说创作背景、小说情节设置和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剖析这部作品对战争的荒谬、血腥、残酷和破坏的强烈控诉,从而充分揭示了作者蕴藏其中的强烈反战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1,(5):48-48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我省成县城西13公里处天井山下的鱼窍峡(今名丰泉峡)中,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因摩崖文中有“郡西狭中道”一语,而称为“西狭”。《西狭颂》之名由此而得。碑下,有一清潭,相传古代有黄龙自潭中飞出,故俗谓潭水为“黄龙潭”,《西狭颂》为“黄龙碑”,  相似文献   

10.
考辨《中庸》的作者,首先要厘清《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的关系。其实《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不是一回事,《礼》之《中庸》只是《史记》之《中庸》或《汉志》之《子思》的一篇而已。要证明今本《中庸》的作者,可以从“检讨主张《中庸》非子思所作的立论根据”、“辨析《礼记》与《古记》的关系”、“分析《中庸》与《孟子》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都可以确定《礼记·中庸》为子思所作。  相似文献   

11.
梅子 《支部生活》2009,(12):52-53
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的大理是金花的故乡。电影《五朵金花》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大理一张最亮丽的名片。许多还没有到过大理的中外朋友,就是通过欣赏这部“全国百年最佳影片”之一的电影,认识并向往苍山洱海间那片“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人间乐土”的。  相似文献   

12.
廖群 《理论学刊》2012,(4):113-117
《汲冢琐语》是西晋出土的战国中后期魏王墓“汲冢书”的一种,已佚,清人有辑本.该书以“琐语”名题,以叙事为体,所述虽不出历史人物包括历史名人范围,但多为不入正史的奇闻轶事、宫廷讳密,且杂以卜梦占筮、神灵怪异,又被称为“纪异之祖”或“小说之祖”.通过对辑佚本窥斑探豹之考察,笔者以为,该书并非志怪专书,亦不等同于后世纯文艺性的小说作品,实属先秦多以“说”、“传”、“语”相称的“说体”文本,相当于目录书中所列的杂史杂传.这对论证先秦以讲述故事为旨归的“说体”的存在,可谓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3.
说兴趣     
梁衡 《当代贵州》2011,(36):65-65
兴趣只有在注入了目标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过去一说某名人怎么成才,总讲如何坚忍不拔、刻苦努力,其实这些都是有了兴趣之后的事。他能有成就,首先是因为他对那件事有兴趣。兴趣是什么呢?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  相似文献   

14.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养气说"又是古代气论文艺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为代表的"养气说",其内涵就是要保持生命之先天本性,使生命之本性在文学创作中自然而然的显现、流露。这种文论思想是古代"气"本体论的具体表现,它以道家的思想为渊源,与稷下学派、王充、魏晋玄学养气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整个《文心雕龙》体系中,我们不能把《养气》篇仅仅视为对《神思》篇的补充,而应看到它的独立地位,"养气"可以视为《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块厚重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胡寅是湖湘学派相对被边缘化之重要人物,其代表著作《论语详说》亦早已散佚。与胡宏、张栻贬低胡寅不同,朱子甚为推崇胡寅《论语》之学,屡为之打抱不平。其《论语集注》、《四书或问》等引及该书佚文114条,据此可管窥《论语详说》之一斑。该书对《论语》之诠释,兼顾义理阐发、工夫指点、文献考辨三个向度,它以二程理学为主旨,透彻阐发了仁、理、体用等核心概念,驳斥了佛老异端之说;突出敬为主宰的为学工夫,着力针砭矫正为学弊病;显示了渊博精密的文献知识,洞幽烛微的考辨能力;其诠释立足字义而切合大旨;理据结合而新颖不群,锐于批判而阙疑审慎。该书不仅代表了胡寅的经学造诣,亦可堪称湖湘学派经学之巨擘。其佚文之发现整理,对于重新判定胡寅历史地位,推动湖湘学派研究、认识朱子《论语》学构成,探究宋代《论语》学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点烟者说     
王端阳 《奋斗》2005,(7):55-56
在我的老家。若是斥责某人爱说大话、吹牛皮。常用到这样一句乡间俚语:“就会讲枯经!”话里透出一种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语气。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06,(1):56-56
《柳传志说做正确的事》这是一本谈论商业伦理和商业智慧的书。为了实现我们事业的既定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做正确的序”。不言而喻,“做正确的事”是比“正确的做事”更为基本的准则。前者是提供人努力的方向。后者告诉人可行的方法。方法只能帮人走得更快、更稳,而方向则告诉我们该走向何方。作者以广阔的视野搜寻当今企业界杰出人物的实践和总结,透析伟大的CEO(执行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力求为有志于创业的青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鼠年说鼠     
鼠之声名,世人皆知"。鼠目寸光"谓之目光短浅";胆小如鼠"谓之无能怕事";无名鼠辈"谓之地位卑微";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谓之难见天日,人见人恨。如今,这种现象起了惊人的变化,因为当代老鼠大有进化;当老鼠再从阴暗潮湿的地洞里爬出来,探头探脑于街面时,发现街面上既没有猫,人们的态度似乎也与往日不同。起初鼠辈们还不敢相信,再三试探之后,老鼠们  相似文献   

19.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堵上,你终于没说。  相似文献   

20.
新闻通讯,往往是写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人民日报记者龚永泉的《擦鞋者说》,写了一户进城打工的农民,租了7平方米的门面,展开擦鞋的故事。这篇仅600多字的微型通讯,却被安排在人民日报头版。还加了点睛式的编后。在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通讯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