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索作为治国方略的"以德治国"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对于我们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模式,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顺利完成党在新时期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胡姝  王丽慧 《求实》2003,(Z1):38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写入了现行党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的治国之策更加重视对全民道德的培养,注重以人为本,从人治向法治的彻底转变。我认为,“法德相济”的治国之策,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进而实现治国利民,兴国安邦的宏伟目标。 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兴国之策 一个民族能否兴旺发达,一个国家是否发展富强,关键在于统治者有没有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符合历史条件的兴国之策。江泽民同志早在2001年1月10日,就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理念。他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  相似文献   

3.
王骏 《探索》2001,(2):1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和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实现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以法治国 ,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摘自《人民日报》2 0 0 1年 1月 11日 ) 以德治国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治国方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  相似文献   

5.
儒家德治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主流学说,规约着历代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走向,迤逦至宋代,形成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其"合理内核"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他强调把法制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并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又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所以法治和德治历来是统治阶级的两种重要的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社会主义社会更是如此。就像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在深刻总结我国历史上的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也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一、“以德治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主要是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 ,…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吸纳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以德治国的合理内核,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充实了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丰富思想道德内涵。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也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大致可以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总论为共产党执政规律论.这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和中心.它主要是强调治党.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因此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自然主要是围绕执政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由此引申出分论.分论为先进生产力代表论,先进文化代表论,根本利益代表论.它主要是强调治国,即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即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应该起到的领导作用.这个理论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治党为中心,以治国为目的,治国以治党为前提,治党以治国为归宿.两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娜 《新视野》2005,(5):68-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提出的治国理念,而笔者认为,它不仅对于中国社会的内部治理有意义,而且从外交层面看,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表达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良好意愿;表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开放社会迈进的坚定信心;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概念。学习"四史"必先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历史与实践证明,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对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批判错误思潮,理清历史脉络;对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一、要充分认识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首先,“以德治国”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我党治国方略的丰富和完善。古今中外,凡国家治理皆以法为外规,德为内矩,从来都是法制和道德手段并用。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思想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把思想道德建设第一次提到了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新发展。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探索治国方略的艰辛曲折历程,从人民民主专政、民主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前后相继的努力,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使得治国之道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郭洪 《党史文苑》2004,(4):88-89
“德法兼治”是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发展,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再度重视“德法兼治”在治国层面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治国理论的一个新贡献,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论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积极方面以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德治国,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驾驭中国这艘巨轮的英明舵手。这位被世人尊称为“中国现代化之父”的总设计师,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充满着传奇色彩。这种传奇,既体现在他治国的非凡胆略和超群才能上,也体现在他高超的治国艺术上。他作为20世纪的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不仅以他创立的理论指引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而且以他极富魅力的治国艺术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它解决的主要问题.因而理论的着重点不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着重点是执政党。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了执政党如何建设、如何坚持先进性、如何执政兴国的问题.形成一整套治党治国治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社会主义执政党理论的建构作出了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年初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1〕“法德结合”正是我国在治国方略和理念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在对我国历史、国情和现实深刻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的治国结论。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大国,五千年文明传承中产生了许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治国理念。在历史长河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礼治”、“德治”和“仁政”,体现的是都是儒家“为政以德”的政…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驾驭中国这艘巨轮的英明舵手。这位被世人尊称为“中国现代化之父”的总设计师,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充满着传奇色彩。这种传奇,既体现在他治国的非凡胆略和超群才能上,也体现在他高超的治国艺术上。他作为20世纪的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不仅以他创立的理论指引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而且以他极富魅力的治国艺术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