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存疑,即案情和法律的疑惑不清,是刑事诉讼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而如何处理刑事存疑问题则体现出一国的刑诉理念、价值取向乃至司法的文明发达程度.但是我国刑诉法中并没有规定解决刑事存疑问题的系统方案,司法实践中对存疑问题的处理异常混乱,从而直接影响了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司法统一以及刑罚权的正当性.在对刑事存疑处理范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我国刑事存疑处理的原则业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存疑有利于被告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确保被告人在审判中受到公平对待、参与法庭判决制作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存疑有利于被告"思想已渗透于各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并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原则.我国现行法律虽然吸收了存疑有利于被告的零散思想,但并未确立完全意义的存疑有利于被告规则,这与对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权保障机能的重视与强调极不相称.系统地构建适合我国土壤的存疑有利于被告规则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试论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是刑事法律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具有很强人权保障机能。这一原则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贯彻:当法律存疑时,在法条文义限度内无法作出一致性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的结论;当事实存疑时,由于合理怀疑不能被有效否定,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判或者决定。这一原则的确立,对于合理规范国家权力、维护被告人的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一直是困扰行政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界错误地把行政主体资格作为认定行政诉讼被告的条件。事实上,从便于诉讼的角度出发,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完全可以简单化。值此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参照世界各国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制度,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范式,对于正确发挥行政诉讼的应有功效,理顺行政组织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存疑不起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建立科学的证据证明规则,以此引入公正证据评价程序,来完善存疑不诉案件当事人救济机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检察人员不仅更有效率、更客观地接近案件真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存疑不诉案件,而且也能让公众切实地体会到检察机关执法的客观性、公正性。  相似文献   

6.
刑事疑难案件,是指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不相符合,以至于对案件事实难以判定的情形,具体包括法律不确定的案件和事实不确定的案件两种类型。在处理上,既要把握犯罪构成理论及个罪构成要件特征,还要遵循刑事立法精神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7.
实务中关涉刑法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的裁判存在适用紊乱的现象,学理上的争论更为激烈,虽近来稍有冷却,但理解偏差对司法实践的负面效应仍在延续.酿成这一困境的直接诱因是解释垄断主义的生成与更迭,根本原因是对司法解释独立性的误判.应回归司法解释的从属性,进而确证司法解释"溯及力问题"是个伪命题.刑法司法解释的所谓"溯及力"问...  相似文献   

8.
错捕的赔偿标准是无犯罪事实 ,存疑不起诉的案件有一定的犯罪事实 ,所以 ,存疑不起诉案件不应要求刑事赔偿  相似文献   

9.
刑事被告质证权简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对刑事被告的质证权的规定和保护都比较完备。文章对国外刑事被告质证权进行了探究,考量了其刑事被告质证权的法理基础、价值争论、主要内容以及刑事共同被告的质证权问题,试图为我国将来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的再修改和实务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刑事裁判文书说理范式高级标准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两个针对,第一个针对刑事案件法律事实构建的本质和特点来说理,第二个针对对立双方在构建事实过程、适用法律认识过程中争议焦点的意见来说理。说理途径表现为塑造法官形象和体现司法公正。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内容、方法最终表现在制作模式上。因此,刑事裁判文书说理高级标准范式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11.
刑事案件案发现场,记载着丰富的犯罪信息,是大多数刑事案件侦查工作启动的最原始依据。通过对先期赶赴现场民警进行现场处置的工作及要求分析,概括出现场处置原则,即:紧急情况处置优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最大限度保护现场,保障侦查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中疑罪案件处理的几个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疑罪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在案件的实体处理上的体现。准确界定疑罪案件是刑事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前提和关键。疑罪从无原则不仅适用于审判阶段 ,也适用于侦查和起诉阶段 ,但效力不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未能彻底贯彻疑罪从无的精神 ,如二审程序的立法有悖于这一精神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又给其予以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刑事司法活动时,对涉案财产的处理是否合理对公民的财产权利保护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关涉案财产问题处理的一些规定还不完善。应根据我国目前涉案财物处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建设我国现行涉案财物返还机制,改进涉案财物处理机制,以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证券犯罪的犯罪形态,是指在证券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所呈现出的静止状态.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形态包括犯罪的预备、来遂、中止与既遂形态。在证券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刑法对大多数构成证券犯罪的行为均要求具备情节严重或者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是犯罪.对于这类犯罪.行为首先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一旦实施这样的禁止性行为就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的处罚所以.在这类证券犯罪中不应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公安部刑侦局试图通过转变侦查模式来解决破案率偏低和破案成本偏高的问题 ,将“从案到人”侦查模式过渡到“从人到案”侦查模式。不少侦查部门因此认为“从人到案”是一种高于“从案到人”的新型侦查模式。事实上 ,“从人到案”不是新型的侦查模式 ,给“从人到案”模式定指标更不合理 ;“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也没有过时 ,两种侦查模式有各自的适应性。侦查实践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采用何种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佘祥林案一石激起千重浪,刑事案件质量问题再度引起全社会深度关注。困扰公安机关提高刑事案件质量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什么?从剖析影响刑事执法办案质量的原因入手,在着重理清刑事执法办案质量、刑事案件质量、刑事执法办案质量监督、刑事案件质量审核等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解析影响刑事执法办案质量的主要原因,探讨提高刑事案件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一个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法域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区际刑事法律冲突问题。其解决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不干涉的原则;平等协商的原则;及时、有效地惩治犯罪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运输毒品罪是我国刑法处罚较重的罪名之一 ,因为我国将运输毒品作为独立的罪名予以规定 ,这一规定 ,对切断毒品从生产到交易再到消费的联系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 ,在实践中 ,司法部门对运输毒品罪的犯罪形态认识不统一 ,处罚存在多样性 ,严重影响了刑法公正统一适用 ,有必要对运输毒品罪的既遂、未遂和毒品的运输方式进行探讨进而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9.
危险驾驶罪入刑以来,逐渐提升了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起到了一定的指引和规范作用。但是经研究发现,司法实践中危险驾驶罪无论从实体认定、量刑处罚、执法程序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诸如实体认定中道路、机动车的认定,量刑中出现的主刑、缓刑适用不均衡,酒精含量对量刑的影响未细化等问题以及执法程序出现的血样的提取、保存、送检问题,检验主体非司法化和因鉴定意见适用标准、记载事项影响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等问题。因此建议立足基层实践,从立法和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疑难问题的标准,规范实体认定中道路和机动车的认定标准;细化量刑规则,从主刑和缓刑方面均衡量刑;严格执法程序,统一司法适用尺度,细化血液提取、保存、送检从程序到主体的规定,做到鉴定结论全面、准确、规范记录,以此提高危险驾驶案件办理的公正性,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在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顺序上,无论是“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刑民并行”,均是一种既定的程序处理模式,省思当下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其程序处理应当立足于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分类上来看,传统的界定标准与类型划分存在一定瑕疵,类型化的程序处理机制只是一种表象适配,以案件事实为中心的界定与分类才更为妥善。在此前提下,较为妥当地处理刑民交叉程序冲突的进路应当坚持以前置关系判断为主、利益保护判断为辅的原则。优先判断是否存在前置关系,存在时适用“先刑后民”或“先民后刑”,不存在时适用“刑民并行”。同时,以利益保护作为辅助性原则,重点考量依据前置关系判断的程序适用是否对涉案人或单位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具有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应重新判断程序适用模式。贯彻层次性的理念,也能为刑民交叉案件中较为疑难的程序问题提供解决思路,诸如生效裁判既判力、证据交叉适用、涉案款物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