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颖 《瞭望》1988,(34)
《瞭望》今年12期发表了何满子文章,批评沙叶新以《马克思秘史》为剧名,又批评张贤亮小说中“骟马”和“马克思”对话,认为是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不虔敬。笔者认为何文似乎流露出一种“人有十等”或“‘评,不上大夫”的等级观念的残余,未免有“代经典作家立言”的“圣人之徒”的味道。何先生还抱怨他的这类文章被一些刊物编者“退回”;实不相瞒,笔者也是编辑人员,假如收到柯先生这类文章,也会“退回”的,因为类似那样的见解,对百家  相似文献   

2.
亵渎与按语     
《瞭望》34期刊登了吴颖同志的《写在何樊论争之后》。作者一面批评别人有“代经典作家立言”的“圣人之徒”的味道,一面却又以经典作家代表的身份慷慨地作出了“不伯批评也不怕亵渎”的承诺;一面批评别的编辑在别人的文章上加按语,一面却又以有权将与其意见相左的文稿“退回”自诩。 经典作家不怕批评,而且欢迎批评,大概有据可查。“不怕亵渎”,不知曾出于那位经典作家之口,因此,我斗胆武断,是《论争之后》作者的“代言”,是作者在宣告对经典作家可以任意加以亵渎,无需  相似文献   

3.
古文献《韩非子·喻老篇》曰:“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意思是说,“知己”抑或“治己”,比“知人”抑或“治人”更难。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忧他”者甚多,“忧己”者甚少。例如,有的同志对公款吃喝之风怒不可遏,可自己每逢“知己”,又不以为然;有的同志对“无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怨气冲天,而自己给人办事不见回报,却又耿耿于怀;有的同志对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上网了!今年八月,在本刊创刊15周年的日子里,杂志开通了http://www.ropiw.cn这个独立站点,在互联网上与广大读者和网友们见面了。作为一名在本刊工作多年而且摆弄过几天民标器的编辑,我乐坏了,逢人就说:ropiw,我们上网了!可是,很多人都觉得我的激动有点夸张——“上网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多了一件新工具吗?”这可叫我怎么回答呢?电脑、网络是工具,这我承认。而且,既然是工具,就会有缺陷、有局极性,所以你尽可以指着它说长道短。可是别忘了,“术中有道”,在技术手段的背后是一种文化潮流。据说…  相似文献   

5.
根在哪里     
最近读到两位海外作者的文章,都论及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也都涉及了“文化大革命”。一位说: “有些人以为‘文革’已经过去,譬如一场恶梦,‘不要提了。’即使是当初凶恶万分之徒,这时也说,‘我们也是受害者,算  相似文献   

6.
牧惠 《瞭望》1988,(12)
“撞了南墙还不懂得回头”,这是用来形容愚蠢的犯错误者的一句挖苦话。这类人确实有,这种事我们也曾犯过。使劲向“左”,撞过多少次南墙?假大空把人撞得头破血流,发昏章第十三,可一直到今天仍不时在报纸上揭露出谎报“军情”的事实;瞎指挥,不仅发生在十年前,也发生在1987年的湖南澧县大连坡镇武松村……。这类蠢事的绝不了种,不一定是其人确蠢,倒可能是聪明过度:因为撞南墙的是别人,得实利的却是他自己;或者虽撞但未必真痛,碰的是橡皮墙。就以假报道而论,据说只  相似文献   

7.
刀客有道     
古之盗亦有道,大概是庄周先生瞎编的。他的目的在挖苦“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以倡导“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有盗然后才有侠。侠有没有道呢?猜想起来,大概也是有的。至少是讲义气,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要之,我们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中国人无论  相似文献   

8.
梦醒之后的民办高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佛之梦”、“斯坦福之梦”,许多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在办学之初都怀揣宏图。但是在公办教育资源占绝对优势的现实中,招生不足成为民办高校难以逾越的瓶颈。与其怨天忧人,不如反躬自问,重新给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9.
“得”与“德”两字虽意义大相径庭,却如影随形,时而对立,时而统一。有人因追求大众之“得”被奉为“德”之典范;有人因一味追逐一己之“得”沦为无“德”之徒。两者犹如天平之两端,若不能找准其间的平衡点,随时可能造成天平失衡。依“德”而“得”,是天平的基准状态。人生存于社会,对“得”的合法追求,不仅合乎“德”的要求,而且值得鼓励。一个人对“得”的关注和投入,是创建社会物质财富的基础;一个人“德”的具备,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如果两手空空,不追求所“得”,不勤劳创“得”,必然遭大家白眼;如果一味追求个人所“得”而取之…  相似文献   

10.
鼠喻     
在汉语里,有不少以鼠为喻的词语。鼠性卑猥,偷窃为生,故日“鼠窃狗盗”。鼠胆虚怯,一有动静便钻洞适窜,故日“胆小如鼠”、“抱头鼠窜”。鼠害甚烈,人之所憎,故又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说。推而论之,可鄙可憎之徒,也就被称为“鼠类”、“鼠辈”  相似文献   

11.
人之被打,其“常规”的打法,或被煽一耳光,或被施以老拳,或棍棒交加……但有一“超常规”的打法,是我在农村见到的,即用粪瓢打人——如把你打倒在地,则“余愿已偿”;即使打不倒你,也让你臭烘烘的。 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居心叵测、心术不正之徒,为了搞人、整人,将此种打人“绝招”、损招引进到社会生活或政治生活之中,于某人入党、提拔之际,或在考核干部之时,或因受到批评处分而图报复、泄私愤,于是便操起“粪瓢”打人——因为“捣鬼有术,也  相似文献   

12.
“青岛6·15”——一曲精神文明的壮歌,响彻云霄,岛城为之震动,京都为之震动。6月15日。青岛。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郜三喜、王景斌、陈志安、彭飞等一跃而起……6月15日早8点多,承建青岛前海商业城的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职工,忽被一阵“救人哪”的呼喊震惊。郜三喜、陈志安、彭飞等个个象被弹起,翻墙头,越栅栏,直扑一墙之隔的出事现场。  相似文献   

13.
说“去囿”     
刘绍楹 《民主》2007,(3):47-47
《吕氏春秋·去囿》篇,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故事:“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哉?’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讲完故事,作者有针对性地发了一番议论:“人有所囿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凡人必去囿然后知。”道理很简单,也很明确:人一旦“有所囿”,必然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要做一个“有知”的人,就必须“去囿”。  相似文献   

14.
彭华 《各界》2010,(5):31-34
1934年4月,根据约瑟夫·斯大林的命令,一群“格鲁吉亚酒鬼和胡作非为之徒”在莫斯科遭到逮捕。究竟是出自何种原因,才使“苏联人民之父”这般厌恶自己故乡的同胞呢?  相似文献   

15.
“酸甜苦辣”专栏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在杂志社开展的征集意见活动中,不少同志把该专栏列为自己比较喜欢的栏目。战斗在思想政治工作基层一线的同志们,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出了自己工作中的甘苦,写出了辛勤奋斗后的收获,表达了自己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份执著。从这些稿件中可以看出,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很辛苦,都在积极探索,但又都很清贫,许多同志的工作环境也并不好,处于一种领导不重视、实惠得不到、别人不理解的艰难境遇中,是在靠党性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觉精神坚守着岗位。作为杂志编辑,我们对广大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大家创造的业绩表示敬意,同时也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进一步办好“酸甜苦辣”专栏,充分反映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  相似文献   

16.
集贸市场本难管理,偏偏又涌来了有前科劣迹的“两放”(刑满释放、劳教释放)人员。对这些人的管理,是个“老大难”问题。然而,在哈尔滨市道外南16道街集贸市场,工商管理所的同志自豪地向来访者宣布:全市场121名“两放”人员近三年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他们的经验已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转发全国,他们管理的市场也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 所长刘国权是复员转业军人。面对复杂的市场,他仍是部队作风:严格管理和教育,同时怀抱着  相似文献   

17.
胡三省注《通鑑》,至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太学“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一条下,评曰:“游学增盛,亦干名蹈利之徒,何足尚也!”这话确有不分皂白,将太学诸生一棍子打死之嫌。当然干名蹈利之徒不能没有,但混迹于名士之中招摇撞骗的伪君子也终久不能得逞。因为清议之为物,固然用于“品窍公卿,裁量执政”,同时清议之士的本身也必须经清议的考验,伪君子是混不下去的,最出丑的例  相似文献   

18.
时下,我们常能看到一些“乘人之喜”的现象,如有些同志在升学、受奖、乔迁、提拔时,总有一些人在“祝贺”声中借机“宰”喜:“恭喜你呀!请大家‘意思意思’吧。”弄得当事人左右不是,请客吧,囊中羞涩;不请客吧,别人会说你小气。毋庸置疑,“乘人之危”是一种落井下石的不道德行为,历来为人们所不齿。实际上“乘人之喜”也是一  相似文献   

19.
蕴涵 《学理论》2008,(17):87-87
读书养德:一个人可以通过读书怡情益德。古言道:“不读圣人书,难有圣人德。”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读诸子百家这类富含哲理的书,使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读蕴藏着先进思想、优秀品质、浩然正气的先进人物传记,激励着我,充实自己的人生;读书使我心地思善、为善,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夕,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十四大以后宣传思想战线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江泽民、李鹏、丁关根、李铁映同志接见了会议代表,并与他们座谈。江泽民同志、丁关根同志还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集中讨论了《1993年宣传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次会议的精神,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迎难而上,再建新功。(一)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复杂形势下,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党做出了正确的抉择: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