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亚兴 《奋斗》2001,(5):56-56
有句俗话说:“船破有帮,帮破有底,底破还有三千六百根钉子”,这3600根钉子其实也只是一个概数,恐怕没有人叫真去一根一根地数它。不过,事情也有例外,宋代有个叫许元的官员,却叫真去数了一条木船到底用了多少钉。  相似文献   

2.
聆听父亲     
臧小平 《学习导报》2013,(12):51-53
我怀着那样虔诚热爱的心,聆听父亲心灵的歌唱。它是那样醇厚、浓烈、悠长:"设若我死了,/设若我死前还有一点时间,/我一定写下一句最后的请求,/仅仅是一句,留给我的亲人去看。/什么也不说,把双眼一关,/死去了,曾经生活过,/没有感谢,也没有抱怨。/生活了一辈子,/希望抖战着手乞求的,/没有一件被痛痛快快地给,/这最后的请求,仅仅是一句,/你们,我的亲人,可不能再叫它缩回只空手。  相似文献   

3.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3岁时,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去幼儿园报名,老师问:"您孙子叫什么名字?"父亲哈哈一笑,故意让周围人都听见似的,扯着嗓门高声纠正:"你看我哪这么年轻就有孙子了?这是我儿子!"我站在他高大的身躯旁,像一棵被大树庇护的小苗,一脸得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5.
换盐巴跟上红军就走1933年6月,我的家乡川北旺苍县白水乡来了红军。那天正逢赶集,父亲叫我去换些盐巴。只见街上到处是人,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灰衣服、打着绑腿的女红军在人群中讲着什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扩红”报名  相似文献   

6.
正观看影片《芳华》时,多年未曾谋面的刘峰和何小萍在烈士陵园看望战友后的一段对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何小萍问刘峰:"这些年你还好吗?"刘峰看了一眼她说:"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要看跟谁比了,要跟躺在陵园里的那些弟兄比,我能说不好吗?"其实,刘峰过得并不好,在战场失去了右臂,成了残疾人。解甲归田后老婆又跟人跑了。他一个人四处谋生,处境很惨淡。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想起我的老班长陈合东,想起了和  相似文献   

7.
我是湖南永州人。去年十月,我陪父亲去郑州看望他的一个老战友。乘坐公交车时,我为难了,父亲年纪大了,而且腿脚不方便,一瘸一瘸的;行动极不利索。而公交车上人很多,用一句俏皮话来说,就是人人都挤成了“相片”。我很无奈,只能祈求车快点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王龙飞温画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  相似文献   

9.
徐怀谦 《廉政瞭望》2004,(12):15-15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首先认为这位“辛酸父亲”确实很值得同情,不过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做“子不教父之过”.虽然有其片面之处,但我还是要说.这位父亲着实有过。  相似文献   

10.
罗忠 《求是》2005,(22):62-63
1919年冬,我出生在四川巴中恩阳河一户贫寒人家。6岁放牛,7岁学拳,从小性情倔犟、顽皮,不愿受人欺负。看到有钱人家的娃娃常常欺负穷人家孩子,我就把本村的穷孩子组织起来和有钱人家的娃娃干仗。有一次我和哥哥去有钱人李四老爷田边割牛草,李家小姐引来几个坏小子,不但动手打人还抢走了我们的背篼。有一个叫罗九营的,他叔父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排长。他家娶媳妇,我和哥哥看热闹,那个排长叫勤务兵把我兄长一脚踢倒在门外。我们晒的谷子也被有钱人抢了。父亲好不容易开了个屠宰房又被董大老爷霸占,被逼得跑到了外乡,全家7口人全靠母亲一人纺线…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总记得母亲给我讲她和爸爸来石河子看房子的故事,那时候我还小,在爷爷家待着,父母到石河子看房子,房子刚交工,地下管道长长的地沟还没有填埋.母亲和父亲边走边聊着天,说着说着话,母亲一回头父亲没了身影,赶忙返回找,发现父亲掉到了地沟里.回来给我讲述的母亲笑得乐开了花,每每带我经过曾经地沟的位置,依然会给我讲起这个故事.那时我才知道,在我生活的小镇外面还有一个城市,叫石河子.  相似文献   

12.
我叫刘国悦,今年32岁,是长春市双阳区长岭乡张家村农民。记得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我父亲就开始养鱼,他说:我是党员,要带头为百姓趟出一条致富的路子。经过几年的苦干,父亲靠养鱼发了财,成了远近有名的专业户。1990年,我高考落榜了,朋友们劝我继续复习,我心里很矛盾。父亲说:没考上就没考上吧,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就跟我学养鱼吧。父亲多年的言传身教,党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已深深扎了根。我决心跟父亲学做人,学本领,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从此,我每天起早贪黑刻苦钻研养鱼技术,耐心地在池塘上巡视观察水面,鱼缺氧…  相似文献   

13.
<正>长城并不像"母亲一样在守护着我们"。长城更像父亲,或说更是父亲。它是父亲的沉思与皱眉,是父亲的臂膀与脊梁,是父亲胸膛里深色的血脉,是父亲承重之下脖子上暴起的青筋和粗重的呼吸。早上4点,绥中永安堡乡夏剑虹先生叫醒了我。他是陪同我们采风团里几位在昨天攀登了小河口西长城而意犹未尽,还想趁凉再上锥子山,看三条长城会聚的向导,我们称他"夏委员",他是这一带的"长城通"。一本来从立根台村就能望见的锥子山,却开车走了半个多小时。在盘山路边下车再看它时,尖尖的山顶上云雾缭绕,一片神秘。当一行人踩石踏雾攀上第一个敌楼的时候,早已气喘吁吁。此时回看山下,云雾散尽,东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09,(9):22-24
我叫王金海,是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卫生室的医生。 我和父亲两辈行医,对比我俩的行医生涯,我有这样一种感悟:国家医疗事业壮大了,政府更加重视我们农村医疗卫生了,农村百姓富了,有病能看也看得起了,农民的医疗保障从无到有,比过去不知强了多少倍。  相似文献   

15.
白岩松 《新湘评论》2014,(10):44-45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很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论相貌,你怎么也比我强,你不能看顺眼了,现在觉得我很好看,人不能这么没立场。所以反过来说,我为我经历过这样的青春而感到骄傲,它也能让我今天面对任何事的时候心平气和。人生女口果没有一些落差做比较的话,人生就没有那么多趣味了。  相似文献   

16.
我父亲跟闻一多、杨振声都是朋友。我母亲文学修养非常好,懂中医。我兄弟姐妹10个,6个是共产党员我的祖籍是山东蓬莱。1929年,我出生在北平。我父亲叫刘康甫,教中文的,写得一笔好字。当时,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工作,后来从清华到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时,齐白石那些人都在艺专  相似文献   

17.
李讷看上去比过去随和开朗了许多。我第一次同她接触,是1993年初秋,听说她对我写的关于她父亲的书印象颇好,我便打电话求见她,可她说:“你搞错了,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什么可看的。你看了一定失望。” 我说:“不,我没搞错,我一定要去看看你。” 第二天,我在万寿路她的家中见到了她。李讷的家朴素而简洁,李讷本人的打扮也同样朴素简洁,她梳一根马尾辫,衣着完全是60年代的样式。她自嘲地说买10块钱以上的衣服她就要心疼了。我细细端详了她一会儿一一这也许有点不礼貌。我发现她的鼻子和服睛酷似她的母亲,但脸型、额头和嘴却极像她的父亲,她的肤色微黄,像她的父亲,她的身材较胖,也像她的父亲。她说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我叫赵葆秀,是北京京剧院的一名老旦演员。今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我的戏剧展演活动在梅兰芳大剧院连续演出了三天。演出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我,问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就说了一句:“吃水不忘打井人”。  相似文献   

19.
运昌  汉祥 《廉政瞭望》2004,(10):18-20
有一句谚语,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一匹骆驼。而今,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妇,一桩简单的诈骗案,就成为了击倒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公安局长和市委书记三个重量级贪官的“最后一根稻草”。欲知此案来龙去脉,请看下文。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肚皮     
<正>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小情人,这话不假,因为不管女儿身在何处都会想念父亲的。父爱无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抱我的男人是父亲。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听见我哭看见我笑的男人是父亲。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叫我宝贝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