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部吹风     
去年,尽管台湾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台湾社会不稳、人心浮动、台湾当局对两岸交流种种限制和阻挠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海峡两岸的经贸和各方面的交流还是出现了新的高潮。两岸贸易首次超过了300亿美元,人员往来突破300万人次。可以想见,如果台湾当局解除了“戒急用忍”的政策,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两岸交流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早在1979年,我们就提出了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主张。20年来,在我们的积极推动下,两岸的经贸和各方面交流不断扩大,两岸  相似文献   

2.
主权问题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一年多来,台湾经济快速、大幅滑落,陷入严重困境。随之,台湾掀起大陆投资热,但当局拒不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仍然以“戒急用忍”政策阻挠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台湾全民迫切期望摆脱困境。于是,台湾当局从7月22日至8月26日召开“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经过激烈争论,最后达成包括有关两岸经济议题的若干共识,提出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但仍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架构,没有一个规范两岸关系、处理两岸问题的基本架构,其政策的…  相似文献   

3.
8月24至26日,备受岛内各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议”五个小组通过了322项共同意见。其中“两岸组”达成的36项共识最受关注,确认将“戒急用忍”政策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配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程,推动两岸“三通”。人们不禁要问,“台独理念”根深蒂固的陈水扁为什么要调整“戒急用忍”?难道他真的要放弃“戒急用忍”,开放两岸“三通”吗?  相似文献   

4.
随着两岸政治关系陷入僵局,台湾当局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改采“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最近,台湾一些工商界人士公开批评此项政策,呼吁海峡两岸尽快实现直接“三通”.这里透露出一些问题引人深思:台湾工商界发展经济的要求真的是罔顾“国家安全”而图私利么?“戒急用忍”政策真的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么?在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中,两岸经贸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5.
亚贝 《两岸关系》2001,(10):8-10
李登辉与基本教义派反对戒急用忍松绑8月27日,台湾经济发展咨询会议通过了关于松绑“戒急用忍”和开放直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大陆同胞赴台旅游等共识。有关共识的内容是:“将‘戒急用忍’政策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由产业、政府、学术界人士组成专案小组,定期检讨放宽到中国大陆投资的产业及产品项目,审慎评估可能导致少数核心技术转移或流失项目;放宽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投资额的个案,以专案审查机制进行风险管理;”“配合加入世贸进程,开放两岸直接贸易、通邮、通讯等业务,适度扩大开放大陆物品进口;整体规划两岸‘三通’,在两  相似文献   

6.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经济急剧恶化的形势下,8月底,台湾经发会两岸组达成了松绑“戒急用忍”、开放两岸“三通”的共识,使台湾广大民众和工商企业界如大早之望云霓,希望台湾经济能走出困境,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1,(10):4
在台湾当局领导人内外交困,台湾经济持续恶化,引起岛内民众强烈不满和恐慌的情况下,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开了一个月,于8月26日收场。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冲破台湾当局的阻挠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括台湾工商界在内的台湾各界人士提出的“积极开放两岸经贸及投资”,“积极推动两岸通航”的强烈呼声,作为“经发会”的共识得到了确认。李登辉“戒急用忍”的  相似文献   

9.
7月22日,随着台湾当局为纾解岛内经济困境而召集的“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简称“经发会”)的开幕,调整“戒急用忍”政策,开放两岸直接“三通”成了“经发会”讨论的焦点。自从祖国大陆提出两岸直接“三通”以来,“三通”问题被台湾当局议来议去已有20余年,也成为两岸关系改善的政治指标。面对岛内6月份创新高的4.51%的失业率和44.2万多的失业人口,两岸“三通”在台湾“经发会”的讨论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红梅 《台声》2002,(4):30-32
在2001年12月11日中国大陆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也于2002年元旦以“中国台北”的名义成为WTO的正式会员。由于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交流的限制有悖WTO自由贸易的规则,而且束缚了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因此在两岸正式成为WTO成员前后,台湾当局着手对其大陆经贸政策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但这些调整很有限,“犹抱琵琶半遮面”,与两岸经贸交流的现实发展及两岸人民特别是工商界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正式松绑“戒急用忍”审查原则2001年11月20日,台湾“经济部”宣布修正“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审查…  相似文献   

11.
张莉 《两岸关系》2006,(4):14-16
陈水扁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将是未来两岸经贸政策新思维与新作为”的“新大陆经贸政策”,被舆论称为“戒急用忍”政策的“还魂”。  相似文献   

12.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之后,曾经表示要调整“戒急用忍”政策,在2000年12月31日发表的新年谈话中,提出要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新视野,来处理未来的两岸经贸关系。然而时至今日,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依旧,而且还频频表示,要延缓调整“戒急用忍”政策。这既反映出台湾当局领导人政治立场的顽固,也反映出他对台湾经济问题的缺乏认知。纯粹从经济角度来看,延缓调整“戒急用忍”政策是典型的饮鸩止渴的政策作为。“戒急用忍”政策以政治主导  相似文献   

13.
黑泰 《两岸关系》2001,(12):11-13
世贸组织已分别于今年9月17日及18日召开工作小组会议,通过大陆及台湾两个入会工作小组报告及入会议定书等文件,两岸争取加入WTO的工作划下一个句点。两岸入会文件已送交今年11月在多哈举行的WTO部长会议举行表决,并顺利过关,然后在各自完成内部批准程序后,明年初两岸即可望成为WTO正式成员。两岸加入WTO后,对两岸的直接“三通”有何影响?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如何?笔者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管台湾局势如何变化,实行“三通”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两岸人民,特别是2300万台湾同胞切身利益。对于两岸“三通”,一方面祖国大陆积极推动,台湾主流民意高度赞成;但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屡屡作出有关表示,又屡屡自己推翻自己所讲的话。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通”,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三通”能不能“通”,关键是要有“三通”的诚意。说到诚意,祖国大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态度积极。祖国大陆24年来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创造出今天两岸交流和经贸的喜人局面;在两岸经贸交流中主动让利,以保证台胞利益切实到位…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月台湾继祖国大陆之后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半年多来,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政策作了哪些具体调整?是否真的放弃了“戒急用忍”政策?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代表国民党在新竹县参选的邱镜淳,以“两岸和平经贸松绑、推动三通直航观光”为八大竞选主张,获得127892票,成为得票数最高的“立委”当选人。邱镜淳长期关心两岸经贸发展,主张两岸开放,积极推动两岸三通直肮观光,并表示希望藉由三通直航,以便利台商经贸活动,加速开放大陆观光客去台观光,  相似文献   

17.
杨胜云 《台声》2003,(2):10-12
自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后,本着世界贸易组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两岸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两岸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并已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这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现象之一: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贸发展所处国际大环境与两岸本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均发生重要的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岸市场开放与关税降低所创造的贸易商机与投资…  相似文献   

18.
赵郁美 《台声》2000,(2):11-11
最近以来,台湾业者普遍认为:大陆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台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刻不容缓,他们呼吁台湾当局放弃“戒急用忍”及两岸“三不通”政策,协助台商抢攻大陆市场。台湾“建大工业”董事长杨银明、东弟台商协会名誉会长叶宏灯等近日指出,现在台湾当局对投资大陆限制太多,阻碍了台商发展脚步。随着大陆“入世”后市场逐渐对外开放,预期台商加工贸易为主的经营形态将会改变。当局“戒急用忍”的僵化政策应尽快扬弃,努力营造两岸和谐关系,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台湾学者侯家驹发表文章说,台商已因“戒急用忍”而丧失许多投资良机。…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台北举办的“两 岸财经贸论坛”上,台 湾宏芳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表示,台湾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的限度,两岸“三通”是台湾突破成长极限的关键。他说,“三通”对货物的成本、人的时间成本都有明显的实质影响。“三通”好  相似文献   

20.
冯百贤 《台声》2001,(2):14-15
在大陆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以极迅速的经济成长扮演全球“吸金国”角色的同时,台湾的工商业界却面临“政府”财经政策摇摆、股市低迷、废核引爆政经风暴、工时缩短等多重不利政经环境的冲击。整个大环境的因素,驱使台湾企业掀起了投资大陆的热潮;从台塑、裕隆等传统产业,到高科技电子产业,纷纷在大陆积极扩大生产规模,由此不难看出,戒急用忍政策已全面崩盘,两岸全面“三通”已是迫在眉睫。  为了民进党一党的意识形态,没把60%以上民意支持的在野党放在眼里,未来执政党显然也不会把企业界放在眼里。“核四”是否兴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