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股份制是对企业进行组织、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性质的标准。它既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关键在于企业股份的构成。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参股单位以国有资产和公有制企业为主,这样的股份制企业姓“社”,而不是姓“资”。当前推行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一、在我国推进股份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已经经历  相似文献   

2.
陈书方 《前沿》2004,23(12):66-69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从历史昭示、现实出路、必然选择三个方面阐述了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器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进器 ;东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的观点。论证了股份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 ,而是姓“商” ;既不姓“公”也不姓“私” ,而是姓“联”。同时 ,分析了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和历史价值 ;比较了资本主义股份制和社会主义股份制的异同 ;回答了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深圳市宝安县万丰村从1984年开始进行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探索,他们以股份制为手段,推行共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人人共有,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万丰模式”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2月25日,在北京人  相似文献   

4.
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摆脱困境,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选择。在转换经营机制之后,股份制企业党组织如何开展活动,发挥作用? 明确改制后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在股份制改造的实践中,有的同志认为既然搞股份制,改制企业,不宜再提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的把“党政分开”、“党政分工”,当成“党政分家”、  相似文献   

5.
对于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念的实现形式问题,理论界有人提出了股份制。本文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股份制与“个人所有制”之间的理论联系,二者不论在逻辑论证方面还是在马克思原著分析方面都体现了深刻的内在统一。由此理论地表明:股份制是“个人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个人所有制”为股份制的普遍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继国 《湖湘论坛》2002,15(1):70-71
有关股份制的性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讲得很清楚:“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的说股份制是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但至今有两种极端的不正确认识需要澄清:一是将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把公有经济的股份化改造等同于“私有化”;二是把一切形式的股份制都等同于公有制。对股份制的糊涂认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或者使国有经济现代企业改革方向误入歧途。一、对股份制性质两种极端认识的分析1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吗?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的认识有其理论和实践两…  相似文献   

7.
<正> 十年来,我国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继“扩权让利”和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两权分离”之后,现在股份制又被推上了企业改革的舞台。我们认为,实行股份制,对明确被模糊了的企业产权关系,进而推行“两权分离”,使企业真正自主经营,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它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的一种模式。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如同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需视当时当地的环境和条件一样,股份制的推行,也必须从今天我国的实际出发,审慎地确定推行的方针、方法和步骤。从目前的情况看,显然不具备  相似文献   

8.
“股票”、“股市”、“股份制”,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几年前还是些既古老、又新颖的慨念。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都是旧社会的或资本主义的东西。从1985年起,围绕着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展开了可不可以试行股份制的大讨论。但是,锐意进取的中国人不再停留在空泛的争论之中。  相似文献   

9.
科学认识股份制王军旗王文力十五大报告冲破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肯定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科学认识股份制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作用,对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推进股份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大有...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联合举办的“中美股份制研讨会”于1998年12月8日在京举行。中美有关专家和学者到会并发言,就中美股份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和研讨,特别是对中国目前在采用  相似文献   

11.
也谈股份制与公有制艾农有人在鼓吹“股份制就是公有制”时,无独有偶,一本“谈心”的书中也告诉我们:“现在看来,完全可以肯定,现代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好的实现形式。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其美好的图景:“连西方都在搞公有制”,“越来越多的私营、私人经济正...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有一传染性很强的顽症:遇事好刮风。1958年刮“共产风”,1988年刮“抢购风”,1992年刮“炒股风”、“炒地皮风”。不是有个成语叫“风起云涌”吗?一刮风就来云,云一多天气就晴转阴。这大概也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当年刮“共产风”、“抢购风”和“炒风”所造成的惨重损失,人们还记忆犹新。不承想,有些人居然好了疮疤就忘了疼。当前在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又迅猛地刮起了三股风: 一是“股风”——有的地方不加区别地一律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甚至提出在“半年内全部完成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两年内县以下小企业全部实现股份合作化”。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浙北农业大县德清,有三位农民,一位是养猪的,叫童建强、一位是杀猪的,叫杨永强、另一位是卖猪肉的,叫王振强。不久前,三人一起投资100万元,在该县城关镇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一个大牧场。因为三个人的名字中恰巧都有一个“强”字,于是他们给这个牧场取名为“三强牧场”,寓意“强强联手,越办越强”。有人说,这个名字取得好,不是好在凑巧他们的名字中有“强”字,而是他们借用了崭新的机制,创造性走上了一条把农业做大做强之路。在浙江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发展效益农业的农民,被称之为“农业股民”,数量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光一个德清县,股份制  相似文献   

14.
广播影视改革要实现“三个转制”:从国有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从一般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制企业;从股份制公司转制为上市公司。要大力开发广播影视业的产业属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为目前热得过头的“股份制改造”浇点冷水,主要论点是要破除“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神话。”明晰的产权是股份制改造的前提条件而非结果,所以希冀借股份制来达到划清国有资产产权的看法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而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引入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将国有股份基金化则不失为一条可选的途径。 一、股份制不是“独步单方” 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由早期“松绑式”的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尔后意识到产权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以股份制来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转轨的思路,这一理论上的“三级跳”,不可否认是历史性的进步。但问题在于,目前理论界出现了一种“泛产权化”或称为“泛股份制”的倾向,似乎国有企业的问题就是产权界定不清晰的问题,而股份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的药方。但是,在近几年股份改革的实践中却涌现出了西方股份制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带有“中国特色” 的困难:1)国有股在许多国有企业中仍占据50%以上的绝对控股地位,原主管部门作为国家股股东能撤换经理人员,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政府和企业直接联系的“脐带”不仅没有剪断,反而卡得更紧,而且这种干预还要走向合法公化,凭籍国有股的控股地位取得法律上的依据。2)目前还有至少 2/3的国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股份制的浪潮开始冲击中国大陆。10多年来,用股份制重组国有资产,一直在逐步探讨和摸索之中。但是,现实中的国企改制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遂导致国企改制现状与十五大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事实上,这些“失落”问题如果不尽快妥善解决,所谓“改制”顶多只是一个招牌而已。改制目的失范:仅仅是集资吗?早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股份制就在国有企业中使用过。时下“用股份制重组国有资产”的动机和目的与当时相比显然有很大的差异。当年的股份制改造目标在于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股份制本来的集资功…  相似文献   

17.
(1)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承续《资本论》和伯恩斯坦,最早注目于股份制研究的人,是美国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凡勃伦。1904年,他发表《企业论》一书,和(资本论)的认定相同,提出股份制是“信用手段”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或曰“信用经济”是“借助于信用筹集资金以扩大资本的  相似文献   

18.
一、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股份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就有合伙企业,这是股份制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古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7页)又说:“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家不能建立的企业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股份制的方法。在股份制的研究上,前一个时期,在我国经济界出现过起伏:一时股份制成了畅销的时髦货,大有一哄而上之势;随后又风向突变,股份制似乎又成了过街老鼠。这种风风雨雨,反映了我们在研究工作中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不能推行股份制,应该从实践出发,考察其对生产力帮助之大小来定夺。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依据社会主义原则,或者以是否存在“剥削”为取舍标准,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组股份制后,企业党的建设如何更好地贴近股份制企业的实际开展工作?河北涿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认为,必须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三个“渗透”。 一是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改革中去。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在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