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知识窗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影响全国的著名事件《中国青年》事件《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创办的一份杂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刊。1978年9月11日,该杂志在复刊第一期上刊登了《革命何须怕断头》一文和童怀周编辑的一组“天安门诗抄”。《革命何须怕断头》介绍了19...  相似文献   

2.
光阴似箭,转瞬间,《人民公安》杂志从创刊、停刊再复刊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世纪,步入了“知天命”之年。我作为一名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参加公安工作、警龄与她复刊号“同岁”的忠实读者,那种特有的兴奋与喜悦之情同它一样,难于言表。虽说二十几年过去了,可初次与《人民公安》打照面儿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五六月间,当时,我作为一名身着上白下蓝“五九”式老警服的新民警,偶然的机会,在我们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的办公桌上见到了一本刚刚出版还散发着一股淡淡油墨香味的《人民公安》杂志。信手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系作者2004年提出),  相似文献   

4.
邢魁学 《西部社会》2002,(11):35-37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经”字,是后世对圣贤文章的尊称,含有高山仰止之意,不是俗世所理解的什么咒语祷文。先秦时,各国约有三千多首诗歌流行,孔子费尽心力,筛选出305首,编书名为《诗》,至汉,遂被尊为《诗经》。“经”字在这里,有神圣之义。时代隔膜,世人受了庸见的暗示,一见“经”字,便想到鬼神,继而会画符磕头,联想之快,无以复加。  相似文献   

5.
话说五帝     
帝为何物?关于他的传说亘古至今不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史记》)。《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少典娶于有乔(原乔字是:左边一个“虫”旁,右边一个“乔”字,《汉语词典》不见此字,有些典籍用“乔”字代)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为成,炎帝以姜水为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相似文献   

6.
“‘皇’和‘王’古为辉煌、光明之意。”《诗·小雅·渐渐之石笺》“皇,王也”。分开来说,“‘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这是《古辞辨》中的第一条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有3条解释:1.盛大。2.君主。3.姓。《康熙字典》古体“皇”字有5种写法,如果我们不看皇字的原形,对这5个字根本就不认识。而甲骨文目前还没有发现“皇”字。周,毛公鼎、颂鼎上的“皇”字,上部像甲骨文的“日”,有三竖,下部是一个“土”字。从字形上看,像太阳的光芒照耀大地,这也许就是王凤阳先生说的“‘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的来由。  相似文献   

7.
日前,济南市历城区政协文史委主办的《稼轩诗刊》编委会举办了古体诗词欣赏和写作专题讲座。来自区内外的20余名诗词爱好者到场听取了精彩讲评,进行了深入交流。《历城诗刊》创办于1997年,出版了2期专刊后中断。2009年.历城区政协文史委将《历城诗刊》复刊,并更名为《稼轩诗刊》。自复刊以来,收到诗稿1300余篇,已编辑印刷了...  相似文献   

8.
《中央日报》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中央机关党报。1928年2月1日于上海创刊,次年迁至南京,1937年12月13日因南京沦陷而停刊。1938年3月在长沙复刊,同年9月迁往重庆,其问又以《重庆各报联合版》《中央日报扫荡报联合版》的形式出版,1945年9月迁往南京复刊,1949年4月23日在大陆停刊,在大陆出版共22年,是当时最重要的官方报纸。  相似文献   

9.
《文言》相传为孔子所撰,是依照乾坤经文解说政治伦理的哲学著作。因为是依文言理,故叫《文言》。《文言》虽只限于《乾》、《坤》立论,但铺陈广大、而又处处不离儒家宗旨,有些言论本身就是儒家的格言。  《文言》分《乾文言》和《坤文言》,因为贵阳贱阴的缘故,重点在《乾文言》。  《乾文言》在文字组织上分三大部分,一是以设问方式用孔子口气发挥各爻爻辞(其中解释卦辞的部分未用设问)。从“初九”到“上九”,无“用九见君龙无首吉”条。第二部分是用韵文形式解释各爻爻辞。每爻一句,每句或两字或四字,最多五字,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10.
陈岱 《人民政坛》2011,(7):22-22
第十七届(2010年度)福建新闻奖日前揭晓,本刊推荐的新闻评论《“抢”字之重》(刊2010年第3期,作者:姚金清,编辑:刘志锋)荣获二等奖。《“抢”字之重》一文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希望福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丁东 《北京观察》1999,(2):52-54
抗战期间,香港陷落,“中航”抢运豪门眷属,甚至洋犬飞渝。《大公报》王芸生写社评加以揭露,同时批评外交部长郭泰祺挪用公款购置公馆,不久郭就下了台。从河南灾情,王又写社评《看重庆,念中原》,触怒老蒋,被停刊三天,复刊后仍然初衷不改。抗战胜利后,他揭露“五子登科”劫收丑闻的《莫尽失人心》,  相似文献   

12.
包卫兵  徐培华 《群众》2013,(10):33-33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取得知识,“习”就是付之实践,“说”字和“悦”字通用,就是喜悦愉快。一句话中包含了知识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真是内容丰富,言简意赅。  相似文献   

13.
吴绪成 《世纪行》2006,(12):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谐文化源远流妊、蹲大精深。关于“和”与“谐”,距今1900多年的《说文解字》解释“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形声字。《广韵》进一步解释“相应”是“声相应”,与声音和语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谐”,是“从言,皆声”,也是形声字,与声音和语言有关;《广雅》和《玉篇》对“和谐”二字的解释一致,都可以同义互文,都与声音和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2005年,三联书店在《三联生活周刊》复刊十年的时候推出的《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请自复刊创立十年来,不同时期任职三联的记者,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回忆三联十年的发展历程。三联复刊时,我刚好进入大学,这本杂志一直陪伴我的大学岁月。《十年》没记载什么大事,没讲述什么深奥的理论,有的只是娓娓道来,有的只是真实而令人感动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陈良中 《求索》2007,(12):218-222
朱子认为王安石《尚书新义》伤于“凿”,苏轼《书传》伤于“简”,林之奇《尚书全解》伤于“繁”,吕祖谦《书说》伤于“巧”,他对宋代具有影响的四家《书》说给予了一字评,结合四家著作可见朱子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四家《书》解利弊的总结,奠定了朱子阙疑、废序解《书》、反对注脚成文的注释《尚书》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他对蔡沈作《书集传》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1983年再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与“高”字有关的词条有上百条,“高速公路”却未被收入。  相似文献   

17.
去年10月《武汉晚报》连载拙作《朱元璋治贪》,使我反复地思考了一个字———“贪”。“贪”的历史是很古老的了。在我国象形文字中,就有贪字,从贝。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古称珠贝。说起来,珠贝的历史比古时称为“钱”的货币要早约三千年。从字形上显而易见,有珠贝...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2,(8):59-59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相似文献   

19.
雷永强 《前沿》2011,(16):10-14
乐教在先秦为儒家所重,其与《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六经。“广博易良”四字从动机论、知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四个维度切实、全面地体现了儒家乐教的内在特征。“广”即“广其志意”,表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尚志”趣向;“博”即“博学于文”,展示出儒家乐教的致知进路;“易”,取之于“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表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教化之方;“良者,善也”,它真实地反映了儒家乐教以“成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8月12日,教育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出台,44个汉字的“整形”问题一石激起干层浪。由于关系到每一位中国人的日常书写,汉字“整形”会不会影响高考?汉字“整形”会不会影响电脑打字这些话题激起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