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下,《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是符合民众的期待和《婚姻法》的伦理价值的,主要表现在:赠与行为具有人身专属性;基于我国婚姻家庭伦理的特殊考量;与夫妻债务制度设计密切相关。解释(三)第7条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解释(二)第22条,但对于两个条文的适用仍然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释(二)侧重以时间为标准认定赠与财产的归属,而解释(三)更侧重将赠与财产的来源作为财产归属的认定标准,因而都具有适用的空间。不能武断地认为解释(三)第7条使解释(二)第22条归于无效,而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适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关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规定具有诸多不足之处,应完善家事代理制度,构建夫妻约定财产公示制度,并重构夫妻共同债务除外推定规则。  相似文献   

3.
《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5条无明确的法律依据,不符合婚姻家庭的特殊性质,未实现婚姻主体的个人权益和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之间的均衡,应在尊重人们原有观念的前提下,进行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的立法修改。  相似文献   

4.
陈秀文 《前沿》2007,(2):115-117
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1]首次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制度的范围,并以列举的方式从五个方面对个人财产的范围作出界定。本人认为,该规定对个人财产的范围的规定过于简单与原则,缺少条款,忽视和侵害了夫妻关系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建议增加但书条款,恢复有条件的个人财产转化原则,以弥补上述不足和漏洞,从而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的数据,探讨了夫妻宗教信仰情况对其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以宗教信仰的多维测量为基础,研究发现,信同一宗教类别的夫妻占3.78%,宗教信仰不同的夫妻比例为25.92%。较之夫妻不信教和信同一类别宗教,宗教信仰相异会导致丈夫一方婚姻满意度更低。本文从宗教信条和家庭分工中的性别角色规范等维度进行分析阐释,探讨夫妻宗教信仰与婚姻满意度背后的社会和性别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语境下这一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出现的离婚房产纠纷增多、婚恋观物质化等现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出台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该解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相关规定与《婚姻法》相抵触,不利于女性,尤其是不利于农村女性的权益保护等。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出台初衷迷失和忽略中国国情,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中国国情。完善建议包括:司法解释应以《婚姻法》作为依据,保护夫妻婚内财产;加强对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的权益保护;立足国情,广泛调研。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6条认为夫妻赠与不属于夫妻财产约定的范畴,进而依据《合同法》有关赠与合同的规定对其进行规制。实际上,夫妻赠与为夫妻财产约定的一种类型,《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已经包括了夫妻赠与的情形。对于夫妻赠与,理应由《婚姻法》第19条进行调整,约定成立之后即对夫妻双方发生拘束力,不能因未办理不动产物权变更登记而依《合同法》的规定赋予赠与人任意撤销权。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补偿费是土地所有者和承包人因失去土地而获得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土地征收补偿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分割: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夫妻财产法律制度集合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两维价值,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夫妻房产赠与纠纷争议虽呈单纯协约纠纷表象,实则关涉身份关系,现有裁判规则未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夫妻房产赠与协议的性质和裁判规则一直存在争议,其属于婚姻家庭法规定的一种夫妻财产约定,还是适用财产法的赠与行为规定,在司法判决中也存在大量同案异判现象。民法典时代,司法实践中婚姻家庭生活纠纷的解决既需在微观上审视司法解释的逻辑,又要在宏观上把握《民法典》各编的价值维度。《民法典》编纂中"民本"思想贯彻七编,确定了人身权利保护优于财产权利保护的基调。与单纯财产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不同,婚姻家庭编强调夫妻间的忠诚、尊重、关爱及家庭成员间的"敬老爱幼"和"互相帮助"。解决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间财产纠纷时,应优先考量当事人之间独特的身份因素和婚姻家庭的伦理价值,将夫妻房产赠与行为与单纯赠与合同行为区分开,纳入夫妻财产约定范畴。  相似文献   

10.
黄朝勇 《人民论坛》2012,(11):68-69
在夫妻离婚法律实务中,对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究竟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是一个长期困扰法律工作者的难题。面对这类案件,只有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既坚持有法可依,又不唯"法"是举,才能更好地保障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孙婷婷 《青年论坛》2006,(1):126-129
非常的夫妻财产制标志着夫妻财产关系方面的完善。我国婚姻法对非常的夫妻财产制还未做规定,学界对此也未给予相应的重视。但随着经济发展对婚姻家庭的不断冲击,我国迫切需要完善夫妻财产方面的规定。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此项制度的法律规定,力图构架我国非常的夫妻财产制的蓝图,期待能对现实立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日东 《前沿》2006,(2):119-123
作为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偏到全、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新《婚姻法》的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逐步走上了体系化的道路,必将在维护家庭、社会的和睦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暴猛如虎     
张骅 《民主与法制》2007,(9S):18-19
面对家暴猛如虎这个沉重话题,我想起年轻时交往过的一对夫妻。发生在这对夫妻身上的事,让我领略了什么叫做家暴。那个男的姓黎,女的叫小门,与我和妻都熟稔。小黎是个高个子,面色白皙,算得上帅小伙了;人也聪明,上电大时他每门功课都是一考而过。但就是这么个儒雅青年却是个打老婆的好手。小黎头回打老婆是在他们去上海度蜜月期间。两个新人住进了小黎的亲戚家,  相似文献   

14.
最美夫妻兵     
周国兵 《人民公安》2011,(19):24-25
新婚刚结束,同为边防军人的李寅和袁嘉敏就心照不宣地相约报名去援藏。  相似文献   

15.
来大城市生活已经7年了。 7年了.只知道对门住着和我们年龄相当的一对夫妻和他们5岁的儿子。楼下的住户十天半月也见不上一面。那个家好像只是主人的旅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了农民工家庭化流动的趋势。其中农民工流动家庭中的夫妻分居问题也日益突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是由于农民工家庭收入低,而深层的原因是制度因素造成的。同时,它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冲击着传统家庭和婚姻,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阻碍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其子女教育和成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常说,离婚是一场痛苦的斗争。对夫妻双方而言,除了感情上的纠葛外,剪不断理还乱的当属财产分割纠纷了——案例案例一:山东省昌乐县某事业单位的一对夫妻2011年结婚登记时办理了婚前财产公证。两年后,小两口因家庭琐事闹起了离婚。双方在财产问题上争执不休,女方说家里的财产多为娘家所赠,男方则另有其他说法。诉至法院后,根据小两口双方的公证书,证明财产确属女方所有。法院以此为重要证据进行审理和判决,  相似文献   

18.
19.
《半月谈》2004,(1):0-70
你所说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刚刚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自2004年4月1日起实施)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去年10月17日上午。南京上新河长江码头,货轮群集,吊车旋动,一片繁忙。天蓝水青之间,一艘崭新的正在装载货物的4200吨货轮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在船头两旁和船后高高的塔楼两边的蓝色衬底上.标写着醒目的黄色船号:“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