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雅楠 《法制与社会》2013,(30):264-265
短信息如今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它简单、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短信息也经常被一些不法商家、犯罪分子等利用,成为侵犯他人合法的人身、财产等相关权利的工具,严重干扰了他人的生活。人们的隐私权、通信自由权、消费者权益、财产权等权利在不知不觉中被侵犯。目前,我国法律对短信息侵权领域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广大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因此,在短信息领域应完善立法,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净化短信息环境,维护广大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评说速览     
《法庭内外》2011,(5):45-46
1非法信骚扰治罪合法信骚扰咋办3月29日,4名男子使用短信群发器群发上千万条商业短信,因非法经营罪被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分别判处1年6个月至1年1个月不等的刑期。这也是全国首例对群发短信追究刑责的案件。该判例旨在保护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市场监管部门权威,它的直接作用是打击"非法"群发短信这种"经营活动",而不是打击短信对公众正常生活的"骚扰",事实上司法机关以非法经营罪对群发短信者定罪判刑,并不能起到遏止"短信骚扰"手机用户的作用。毕竟,获得许可证的"合法信骚扰"是无法依此模式定罪判刑的,而现实中对公众的"短信骚扰"更多是"合法"  相似文献   

3.
易明 《政府法制》2009,(4):50-51
1.“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商纣王帝辛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说到商品生产时,他顺势发挥: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同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相似文献   

4.
评说速览     
浩立 《法庭内外》2012,(3):42-43
1"法治文化传播体系"需要更新完善首先,在宣传观念上,注重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传播。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保障人权、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短信以其快捷便利幽默的特点迅速成为电信和网络服务商的一个新增值点,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功能和表情,影响并改变着都市人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3,(8):6-7
一项调查表明,今年春节期间,手机用户人均短信发送量超过40条,而北京地区的手机短信总量超过70亿条。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也没少了短信的角色,短信成了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观众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发向晚会的短信超过1300万条。  相似文献   

7.
仇晏 《法人》2005,(9):108-109
斯科特垃圾邮件案的起诉过程催生了美国《反垃圾邮件法》的出台。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垃圾邮件受害国,但中国《反垃圾邮件法》的出台还需要绝对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3,(8):12-13
对有害短信,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法律的手段规范短信息服务,例如欧盟就制定了“保护私人信息数据”行为准则,手机用户不再被动接受垃圾信息。日本、韩国也出台了相关制裁手段,以遏制商业和不健康短信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评说速览     
《法庭内外》2012,(7):45-46
1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要整合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靠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依法治理。从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针对个人信息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基本法的刑法,其规定过于单薄,概括性过强,而且只局限于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其他领域的个人信息犯罪行为没有涉及。另一方面,其他具体的规定又大都散见于工信部、银行、电信等各部门、各行业的规范性文件中,力量分散,且标准不一,既难以形成合力,而且在实践中也很难成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很多个人  相似文献   

10.
范勤  邹莉 《犯罪研究》2007,(5):58-59,71
与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相比,英国证据法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渊源不同。我国证据规则皆为成文法的规定,而英国的证据法则由判例法和成文法两部分组成;其次,分类不同。我国立法机构针对不同的诉讼设定了不同的证据规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此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又分别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而在英国法中,证据的适用问题并未依据诉讼种类的不同独立规定;最后,证据审查不同。我国证据法学界一直强调证据应当具有三性,即关联性、客观性和合法性,但对于何为合法的证据,则缺乏系统的规定;而英国法中,则随着判例的日渐成熟,早已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证据排除规则。本文拟结合相关判例和法规,对此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11,(22):60-60
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卜祥瑞 《中国法律》2014,(2):38-41,100-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於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板於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对该法进行了部分条款的修正。2013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多位银行界代表提出再次修改《商业银行法》的议案,《商业银行法》再次修改工作将列入立法机构和银行业有关机构的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13.
短信污染     
《法治与社会》2003,(8):4-5
马路边,车厢内,的士上,商场中,餐厅里……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不停地用拇指摁键。微笑、皱眉、无奈、尴尬……种种表情随着拇指的摁动在他们脸上闪现。  相似文献   

14.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8,(19):104-107
《中国公共安全》风雨兼程走过15年,创造了无数个辉煌。在“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成立十五周年恳谈会”上,曾经为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的发展不约而同付出过心血,曾经关心、支持过《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的老领导、老朋友、企业家相聚在一起,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们纷纷为杂志社的发展抒发感言,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法制日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时曾经报道了我国学者对于《法经》的一个巨大发现——找到了《法经》的古书。那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整理编辑,并打算以此为基础进行注释后以《法经考释》为名出版。然而此书的迟迟未能出版,却引起了广大学者的质疑。本文针对这本经过了十二年春秋后终于在香港出版的《法经考释》进行分析考证,以期辨明真伪、正人视听,促进对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系统介绍加拿大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重要法律——《信息获取法》的基础上,论速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海上运输的重要法律文件即提单中仲裁条款的有效性,一直是中国海商法界在理论方面颇有争论的问题。由于调整提单关系的1924年《海牙规则》、1968年《海牙一维斯比规则》、1978年《汉堡规则》及一些发达国家法律都认为提单上条款在善意的第三方提单持有人与提单签发人之间具有“合同条款的最佳证据,在被背书人手中则成为惟一的证据”,提单中的仲裁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因此国际航运界普遍对提单中的仲裁条款持肯定态度。中国海商法明确了提单约束的对象,包括托运人、收货人以及提单持有人。中国的新合同法生效后,根据“默示合同”的承认。  相似文献   

18.
评说速览     
《法庭内外》2012,(10):44-45
非法证据排除不能留有余地1新刑诉法实施前的"预热第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按照新刑诉法的要求,法官历史性地在法庭审理前,排除了对嫌疑人不利的非法证据。证人出庭作证和非法证据排除,是新刑诉法修改中的两大亮点,都在本案审理中得到了体现。尤其是首次启动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在司法实践意义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追求刑事司法法治化的过程中,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与实施至关重要。新刑诉法首次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意图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前身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基础是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虽然不是此次修法的直接文本,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在奠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的同时,也为后来留下了一些隐患,成为此次修法的争论的起因。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此次修改的直接文本,这部法律的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在2011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修法程序后,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修改草案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正案"到"修订案",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几个"第一"。最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最严格制度的要求,确立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地位,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民法》是我国近代立法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法典。它是在继受西方法文化的基础上制定的,同时又渗透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髓,是中西法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法》的内容比较完整,特征比较突出,较好地体现了法的时代精神。如今,我国民法的法典化日益受到重视,对民国时期《民法》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