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恩 《学习月刊》2009,(12):68-69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影响 所谓政治行为是指在特定的利益基础上,围绕政治权利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开展的活动。它包括四个要素:行为的主体、方向、性质、方式。政治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当人们与政治环境发生关系,介入社会的政治生活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便是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桂珍 《唯实》2004,(9):87-89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政治实践领域的进步状态和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活动合理的、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伦理具有工具正当性即依据一定的伦理标准对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加以评判,为人类政治活动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行动提供规范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政治宽容是政治调节的重要理念,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有着不同甚至冲突的政治利益的主客体之间,可以依据自由、平等、民主的制度原则,通过民主协商、平等对话以及和平竞争等主要活动方式来解决政治冲突.政治妥协是政治调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政治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应当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政治冲突.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这一时期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总体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已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相关的研究不仅从二者的关系,而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二者关系的研究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也由于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还需深化,以进一步体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的学术、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桂珍 《唯实》2004,2(8):87-89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政治实践领域的进步状态和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活动合理的、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伦理具有工具正当性即依据一定的伦理标准对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加以评判,为人类政治活动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行动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价值正当性功能,它不仅论证和说明政治对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而且作为政治的根本价值观具有评价现实社会政治的价值判断功能和建构理想政治社会的行为导向功能,为人们认识政治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基本的观念框架和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6.
论实践价值     
社会上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从实践者的主观愿望上来说,都是为了创造价值,获取某种利益,满足特定主体的某种需要。但是从客观效果上来说,人们的种种实践活动并不总是能够事事如愿的。有的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需要,有的得到暂时的利益而失去了长远的利益。这种情况,长期困扰着人们,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使各种社会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又尽可能地避免损害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就有必要寻求一种理论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使实践能够具有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实践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治修辞作为政治主体围绕政治利益进行政治活动的一种特定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进行政治权力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具。本文以毛泽东政治著作、历史文献和革命生涯为经纬,对毛泽东政治修辞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心理状态以至思维方式、利益关系都处于新的变动与发展之中。新的利益群体的产生,使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使得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以及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问题。一、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等的主观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对政治活动以及政治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反映经济的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仅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障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卓高生 《求实》2007,(8):82-85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理性认识的深化让我们对世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本真状态有了新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对象思想意识的生成和行为转化的可能性,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呈现不确定性的状态,因而以不确定性思维来审视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钟海燕 《世纪桥》2012,(23):120-121
摘要: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加强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需从现实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物质利益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延续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人们维系内部关系的重要纽带。在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有效地贯彻实施物质利益原则,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强调利益原则,可以激发人们的需求动因。但物质利益离不开辛勤劳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讲享有利益,还要讲艰苦立业。  相似文献   

14.
价值问题是二十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无论是对现代化梦寐以求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所谓“超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着人类价值冲突的新挑战.作为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进程中,也正面临着价值观念变革这一具有时代性的重大历史课题.一 价值问题之所会成为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心理原因.当代价值问题的凸现首先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交往活动的普遍化、世界化为历史前提的.人类的交往活动取决于特定时代的生产关系,并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区域里发展着.这种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类的交往关系的不发达,以及人类交往规模和范围的狭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建立了普遍的交往关系.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  相似文献   

15.
物质利益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本动因,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今天,人们的利益观念逐渐增强,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也更为强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研究人们物质利益问题,这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与政党的联系是人类政治文明进入政党政治时代才开始的。当今世界政党是政治的主导者,但是事实证明:政党离开农民的支持或不体现农民的利益,其政治作用的发挥就会受掣肘。同时农民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党行为。  相似文献   

17.
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政治学家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政治体系总是以某种方式涉及权威、统治和权力.当然,说合法的强制力量是贯穿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线,这并不是说政治体系仅仅同强制力量、同暴力或强迫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通常也把某种意义上的公共活动归结为政治的一个特征.但是,同强制手段相联系是政治体系的显著特性.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社会风气乃是作为社会意识的外化和表现的、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社会风气作为一种非制度的现象,主要是通过遵从、模仿和感染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法律法规等的强制而得以流行的.社会风气的传播过程具有很大的自发性,人们对某种社会风气的随从、仿效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虽然同强制手段的联系是政治体系的显著特征,同自发性、自主性相联系是社会风气的显著特征,然而,政治状况和社会风气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治的状况总是要影响社会风气状况的,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一、政治制度与社会风气的状况政治制度之所以会给特定的社会风气状况打上烙印,是由于社会风气是在某种社会意识的驱动、引导下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而正如帕森斯所指出的,人类的行为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制度不仅是组织的结构、而且是规范的模式.用来规定在一特定的社会中,什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在政治实践领域的进步状态和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政治伦理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理想与政治秩序 ,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政治活动合理的、适宜的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从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伦理具有工具正当性即依据一定的伦理标准对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加以评判 ,为人类政治活动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行动提供规范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价值正当性功能 ,它不仅论证和说明政治对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 ,而且作为政治的根本价值观具有评价现实社会政治的价值判断功能和建构理想政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当改革步入深化阶段时,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涉及体制内核的利益关系调整已经不可避免。利益关系调整的最终落脚点自然是要变动现实中的利益格局,但这个过程又与利益观念的不合理和混乱状态往往有直接关系,更显示出其整合的迫切性。与此同时,由于受"问题在于实践"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以致至今尚缺乏对利益观念及其整合的完整系统的理论认识,本文的探讨将力求弥补这一缺憾。一、利益观念的形式何谓利益观念?可以简单地将之界定为人们对待利益的看法。而利益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历史现象,从原始的钻木取火、部落冲突到现代的集团政治、世界大战,人类社会自从诞生伊始就必须不停地以各种方式面对利益、谋求利益,不同的人们对利益在行为中的作用、行为后果的衡量都有所不同,造就出多种多样的利益观念。从利益观念的来源看,可以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来加以认识。人是利益的人,社会是利益的社会。动物也许有生理欲望,有利害关系,但不能称之为利益,利益只能是属人的本质。人若没有逐利的冲动,很难想象会有任何生存和进步。正因为此,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利益,马克思界定为“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483页)这就是说,利益是在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利益的物质内容就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表现于社会表层的各种行为,大都是某种利益行为。正是为着利益,人们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同样也是为了利益,人们又尖锐地对立起来。也就是说,利益归根到底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进行活动的动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但是,中国几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