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MD)是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美国东亚安全合作政 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在战略上牵制俄罗斯、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美国在近期加快了其在东亚地区 推行 TMD 系统的速度,从而引起中国、俄罗斯等国的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2.
美国推动北约东扩、决意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及挑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等一系列举措,使俄罗斯战略安全环境持续恶化。为应对美国和北约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将“以攻为守”作为安全战略的核心,加快军事改革以迎接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3.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与冷战后国际安全张业亮美国导弹防御计划是冷战结束后,针对核、生、化武器和弹道导弹扩散的新情况,从军事安全角度提出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是“反扩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导弹防御计划的提出,反映了美在如何应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已逐...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俄罗斯 (苏联 )为了追求战略实力均衡 ,在近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中 ,制造了数万枚各类导弹和核武器 ,对世界和平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俄美核裁军谈判断断续续进行 30多年 ,在此期间还在暂停核实验、削减进攻性核武器和限制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但进展缓慢 ,协议落实更是障碍重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并没有使俄美间的互信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双方对战略优势和实力均衡的追求依然如故。特别是美国克林顿政府重提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MD) ,更使俄美之间在 2 0世纪 90年代刚刚出现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国际核秩序的主要创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维持稳定的国际核秩序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但是,出于战争制胜型核战略、意识形态、盟友关系、地缘政治等方面的战略考量,美国在维持、巩固国际核秩序的过程中,也对国际核秩序造成侵蚀与弱化。美国仍然把核武器置于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位置,重视战术核武器的作用,研发低当量核武器和钻地核弹,模糊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界限,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侵蚀了核价值观。美国追求绝对核优势,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研发全球即时打击系统,违反国际核规范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弱化核禁忌等做法,不利于大国之间的战略稳定性,破坏了核规范。在防扩散领域,美国一贯奉行双重标准,缺乏全局观念,对他国进行安全威胁,刺激了核扩散。为维护国际核秩序,美国应从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长远考虑出发,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减少缩小核武器的使用范围,停止部署全球范围内的导弹防御系统,放弃防扩散的双重标准,推动核价值观、核规范和核不扩散体制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演进,保证国际核秩序平稳、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快建立导弹防御体系的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月 7日 ,克林顿总统在向国会提交的2 0 0 0—2 0 0 1年财政年度预算中 ,再次追加2 2亿美元用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如果该项拨款获得国会批准 ,用于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所需的 12 7亿美元资金将全部到位 ,这表明美国进一步加快了建立导弹防御体系的步伐。看来克林顿政府要一意孤行 ,决心完成美国称霸全球战略部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紧锣密鼓为部署导弹防御体系作准备  自 1998年下半年以来 ,美国就已明显加快了实施“弹道导弹防御计划”(BMD) ,该计划中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日本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其“西南诸岛”的军事防御,开始在“西南诸岛”部署武器并派驻自卫队,以实现该地区的军事化.近年来,日本逐步加快了“西南诸岛”军事化进程.在政策上,2013年12月17日,日本三大防卫文件(《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相继通过实施.三大防卫文件对自卫队在西南地区的防卫作出了指导.在军事部署上,日本防卫省先后在与那国派驻自卫队,建立雷达设施,并成立了与那国沿岸监视部队,负责以陆上雷达监视附近的船舰、飞机.2015年5月,防卫省宣布计划在石垣市部署地空导弹和地海导弹.2016年2月,日本在石垣岛、宫古岛部署了PAC-3拦截系统.客观上,“西南诸岛”的军事化对中国周边安全产生了消极影响,如何应对日本“西南诸岛”军事化已成为中国当下面临的一个挑战,需要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拜登政府上台后发布了《新冠应对和大流行防范的国家战略》《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和《国家生物防御战略和实施计划》等聚焦生物安全的系列文件和倡议,标志着生物安全战略已经上升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议程。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物安全危机,拜登政府通过调整国内生物安全治理机制、加大生物安全领域的投资和开展卫生外交三种路径来推行其生物安全战略。该战略呈现出“全社会”“伪多边主义”和“地缘政治化”等特点,其目标在于:以促进美国生物安全强化美国整体国家安全、以生物安全为议题重塑美国国际领导力、以发展生物产业巩固美国生物技术霸权。在美国已确立对中国实施全面“竞赢”战略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治理领域不可避免地成为中美竞争的场域。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制度和生物技术经济两个方面。拜登政府基于地缘政治考量和以“竞赢”为基调的生物安全战略使得中美生物安全合作前景黯淡。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与美国的NM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北美防空协定的职能逐渐由大气层内防御扩展到外层空间 ,导弹防御是重要内容。作为该协定缔约国 ,加拿大与美国有相同或相似的安全担忧和战略观点 ,因此 ,从国家利益出发 ,加拿大有可能放弃目前的等待与观望的政策 ,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该协定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  相似文献   

10.
岳汉景 《西亚非洲》2006,24(6):18-23
内容提要伊朗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始就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70年代前、中期,伊朗核计划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呵护”,因此,没有成“问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同美国及以色列等国的关系降至“冰点”,伊朗核计划逐渐向“问题”方向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一超”独大。9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总体是防范、遏制非敌、非友的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等等。乔治·沃克·布什上台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响,变得更具进攻性,将追求“绝对安全”突出到战略高度。在措施上,布什公开把伊朗等国作为重要“关注国”。近年来,伊朗核计划快速推进,随之伊朗“核问题”亦逐步“危机”化。美国在核问题上的双重乃至多重标准表明,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