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递了一份 辞职书。这事不大。中国那么 大,每天发生的事比这重要得多了。 但一个先进党支部的书记,“一向干得不错”,获得过多项工作的先进,现在一不是因为超龄,二不是因为引咎,三不是因为另谋出路,却几经考虑,要求辞职,其原因就值得推究。 原因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干了太多欺上瞒下的事”,而这些事又非他所愿。他本来是想做一个好官,为乡亲们办点实事的。但是环境与形势却迫使他违心地做了许多乡亲们不满意、不高兴,自己也问心有愧的事: 前几年,粮食还没收,“上面”就把产量“估计”好了。凭…  相似文献   

2.
李如 《侨园》2013,(10):47-47
<正>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却出人意料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还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  相似文献   

3.
为联合国服务了32年的联合国 伊拉克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员 冯·施蓬内克,2月中旬出人意料地向联合国递交了辞呈。施蓬内克主动要求辞职,且决心坚如磐石,其缘由何在?他在3月1日联合国安排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用自己的辞职行动来换取国际社会对伊拉克人道主义局势的关注和重视。“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效果使他失望 施蓬内克在2月底分别向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安理会汇报时说:从1996年底开始在伊拉克执行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未能满足伊拉克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由长期制裁造成的伊拉克国内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没有因这一…  相似文献   

4.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是领导干部辞职的两种主要形式。中央颁布实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其中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出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或因工作未尽职造成过错,出现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在社会舆论和事实依据的迫使下,由本人提出的辞职。引咎辞职是主动辞职,但并不影响对有关责任事故、违法违纪问题的调查处理。所谓责令辞职,是指干部管理部门根据领导…  相似文献   

5.
焦点人物     
《瞭望》2004,(47)
鲍威尔:“鸽派”国务卿辞职 11月15日,美国连任总统布什接受了国务卿科林·鲍威尔递交的辞呈。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从此完成了他的4年任期。被媒体称为“鸽派”的鲍威尔在大选前就已明确表示,他不会在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内谋求职务。因此鲍威尔宣布辞职未出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6.
耶路撒冷专电 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利维3月30日突然宣布辞职,使以朝野震惊。但到4月7日,他又宣布继续留任,使不少人感到意外。 以色列人都知道,利维心高气盛,雄心勃勃,觊觎总理宝座有年。当初他宣布辞职,多数人不相信是出乎真心。总理沙米尔说他在“开玩笑”,还有阁员称之为“政治讹诈”。而利维则说他“一天也不想多干”,将向4月5日内阁例会提出正式辞呈,并“立即  相似文献   

7.
姚欣 《瞭望》2000,(48)
19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 学教授在秘鲁大选中出人 意料地当选为秘鲁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他就是藤森。然而10年后的今天,藤森却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出走日本,于 11月 20日在东京正式宣布辞职。秘鲁国会21日举行大会,拒绝藤森的辞职请求,而以“不能胜任”为由罢免了他的总统职务。根据秘鲁宪法,国会主席帕尼亚瓜将继续总统职务。录像带惹“是非” 有日本移民背景、长着一副日本人面孔的藤森在其执政的10年中,成为南美洲连续执政时间最长、最著名的“铁腕人物”。然而谁能想到,他的政治生命却因为一盘小小的录像带…  相似文献   

8.
郭宝昌,在影视圈里被大家尊称为“宝爷”,不仅在他倾尽毕生心血为我们奉上《大宅门》这部盛筵,更在于他宅心“义”厚的待人处事之道。对于众多明星大腕不计报酬,主动支持《大宅门》这件事,郭宝昌说:“我这人什么本事都没有,就是混了一好人缘,大家伙还觉得我这个朋友值得交,帮他一把吧,就全来了。”  相似文献   

9.
张书克 《各界》2014,(8):2-2
1921年,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译所所长的高梦旦多次向胡适提出,希望胡适从北京大学辞职,到商务印书馆去工作。高梦旦很诚恳,他说:“我们那边缺少一个眼睛,我们盼望你来做我们的眼睛。”胡适当然知道商务印书馆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得着一个商务印书馆,比得着任何学校都更重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也的确是一个很要紧的教育机构,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势力。但胡适还是婉言谢绝了高梦旦的好意。胡适的想法是:自己还年轻(当时胡适30岁),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至少还应当再做10年、20年自己的事业;至于编译所的事业,则是“完全为人”的事;他不应当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办那完全为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戒奢以俭     
华丁 《瞭望》1987,(19)
唐贞观年间,谏议大夫魏征在他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里,奏谏太宗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他认为,倘如是,“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垂拱而治”;如不然,就无异于“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则是“虽愚知其不可”的了。 当此全国上下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之际,重温“戒奢以俭” 的道理,古为今用,是有益的。 重温“戒奢以俭”的古训,当务之急是在开支用  相似文献   

11.
10月20日,维利·克拉斯辞职了.屈指算来,他自去年10月17日担任北约秘书长,到如今不过一年挂点零.他在布鲁塞尔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时,满脸沮丧,一腔哀怨,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召开这次记者招待会,为的是极为遗憾地宣布:我决定辞职.我已不再有足够的信  相似文献   

12.
某单位一名新工人,曾偷过一辆自行车,一直未被发现。在单位开展“以信任交换信任”的活动中,他主动向车间领导交待了此事,并交出了赃款。有的同志认为,应该让他作“浪子回头”的典型,使大家从中受到教益。车间大部分领导坚持不张扬此事,不对他做任何处理。这名青工和他的家属都十分感动,直到现在,达名青工工作一直很出色。这件事很能给人一些启发。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唐太宗一次求教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宗颇以为然.这个从善如流的君主,胸怀博大,虚心纳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遂有贞观之治.故事向我们阐明了怎样才能明达远见的道理.当今也有一则故事:一位领导干部下乡搞调查,向一位熟悉的农民问起农业生产的情况,那农民问他:“你想听‘公话’还是想听‘私话’?”噫!话还有公私之分.这位领导忙问:“什么叫‘公话’,什么叫‘私话’?”农民悄悄告诉他:“‘公活’就是面面上的话,‘私话’就是心里头的话.”这位领导从农民倾心的“私话”里,了解到不少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说是一门艺术,会说是本事,能说会道叫有。才,人们也经常把某个干部的口才好坏作为衡王其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社会上还有人专门研究”演讲学”、“口才学”。但是如果把听也说成是一门学问,也设立一门“听才学”,肯定有人不以为然——只要不是聋子,谁不会听呢?其实,耳朵不聋只不过是具备了听的生理功能,会听、善听还是另外一回事。《资治通鉴·唐纪·贞观二年》记载:康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这也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成语的来历。…  相似文献   

15.
墨子,名翟,是一位春秋战国之交出身于手工业者的知识分子。墨子站在劳动者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的一整套的政治主张。他的“尚贤事能”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他社会理想的一个出发点。他以“尚贤事能”为武器向当权的统治阶级争权,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王公大人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本文就墨子的“尚贤事能”思想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尽管 2月 19日日本首相森喜朗拒绝了执政党要他尽快辞职的强烈要求,但是,森喜朗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他的去留已成为当前日本政局的焦点。日本舆论说,首相下台已不可避免,问题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下台,以及由谁来接替他。 2月 10日,美国格林维尔号核潜艇紧急上浮将日本爱媛号渔业实习船撞沉事件发生后,日本首相森喜朗也接连挨撞,“倒霉”的事儿不断。 第一桩“倒霉”的事发生在日本实习船被美国核潜艇撞沉当天。事故发生时,森喜朗正在神奈川县户冢高尔夫球场打球,他接到事故报告后,没有立即打道回府,而是继续玩了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一队青年架工车钟声,身体壮实,干活有劲,象只“牛犊”,可就是自由散漫,上班迟到。班长批评他,他不服气;扣发他的奖金,他认为是整他;还多次与班长发生口角。工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蛮牛”。党支部书记李国豪知道这件事后,主动找他交朋友。从多次闲聊中,他发现小车求知欲比较强,每年高考,他都要去闯一闯,虽然名落孙山也不罢休。小车这股“牛劲”还表现在工作上。在焦化大修改造期间,架工班往四十多米高的电梯间送料时,扛大毛竹,别人扛一条,小车扛两条,上下十多次也不叫一声累。抓住这些事,李书记及时表扬了他。小车明白书记的用意,深感惭愧地说:“李书记,这点小事你记得真清楚。”  相似文献   

18.
伦敦专电 英国的夏天通常是比较热闹的。 去年夏天,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她的内阁进行大改组后,称新班子是“正确的班子”,将带领保守党在未来大选中获取“四连冠”。事隔一年,英国贸易和工业大臣尼古拉斯·里德利成为第四位退出这个“正确的班子”的大臣。 里德利是在7月14日晚上宣布辞职的,原因是他发表了一通与大臣身份极不相称的言论。他说,联邦德国想通过欧洲货币联盟“接管整个欧洲”,诬称法国是“德国人的哈叭儿狗”、欧共体委员会专员们是“一些未经选举(产生)的不负责任的被唾弃的政  相似文献   

19.
贝尔格莱德专电 迫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下,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7月19日正式宣布辞去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和塞尔维亚民主党主席两项重要职务,从波黑政治舞台上消失。贝尔格莱德报纸评论说,波黑塞族与西方玩的一场长达半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就此结束。 卡拉季奇辞职的消息是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在与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进行长达10小时的通宵会谈后于7月19日上午在贝尔格莱德宣布的。霍尔布鲁克在宣读一份有卡拉季奇签名的辞职声明时说,“卡拉季奇宣布他将立即和永远退出所有的政治活动,并从  相似文献   

20.
波恩专电 减肥疗养效果不错。德国总理科尔经过复活节休假回到波恩后,感到“头脑清醒,负担减轻”,“总的来说精神很好”。德国当前的政局的确需要这样一位既头脑清醒又精力充沛的总理。 就在科尔回到波恩的当天,即4月27日,内阁中最孚众望的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宣布辞职。他辞职的理由冠冕堂皇:任职时间太长,在民主制度下不合适,还是让贤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