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开始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2006年1月实施的《公务员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机关如补充人员“凡进必考”的制度。从1994年进行首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至今,通过贯彻“凡进必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使得相当一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公务员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在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博识文萃     
公务员“凡进必考” 国家人事部提出,力争用五年到十年时间,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法制体系完备的公务员制度,并且造就一支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人事部称,继续坚持“凡进必考”,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关统一考试制度。中央国家机关200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将采取“分类考试、突出能力、方便考生、定时定期”的方式。对不经考试进入行政机关的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要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3.
一是完善考试录用制度,严把公务员录用关。在坚持政府机关录用人员“凡进必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录用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保证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县以下政府机关从农村和社会上录用干部,也要坚持招考,防止干部录用中的不正之风。二是加大完善和推行竞争上岗。增强公务员作用中的民主和监督。从今年起,全国县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职位、国务院各部门副司(局)级以下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除不宜公开的职位外,原则上都实行竞争上岗。三是规范和扩大公示制,拓宽群众对公务员和公务员管理工作的监督渠道。对年度考核…  相似文献   

4.
孙涛 《党课》2010,(2):30-33
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开始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2006年1月实施的《公务员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机关如补充人员“凡进必考”的制度。从1994年进行首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至今,通过贯彻“凡进必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使得相当一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公务员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在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1):21-22
北京:首次面向区县公开遴选公务员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建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不断完善“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机关干部从基层来”的公务员交流机制,北京市市级机关首次面向各区县公务员开展公开遴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在现有国家行政机关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中,严把过渡、培训、考试三关,采取竞争上岗、淘汰下岗、双向选择等方式,严格按照编制和职位资格条件选配人员等各种措施,使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区各级行政中基本确立。全区各级行政机关11.28万名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考试、考核,陆续进入公务员队伍,一支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入轨后,我们又紧密结合机关良好形象工程建设活动,狠抓了“入轨”后规范化管理。入轨后行政人员年龄、文…  相似文献   

7.
马晓峰 《求贤》2008,(2):33-33
机关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即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和办会能力。在某些特定的条件和场合下.办事甚至比办文、办会更重要。因此,公务员要提高办事能力.必须在工作中注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表示,5年来秉承“凡进必考”的原则,全国共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名,其中去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新录用的14391名公务员中,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普通家庭的占93%。针对机关“三门”干部增多的现状,“十二五”期间将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各级行政机关里新招录的公务员将越来越多。如何准确把握他们的特点。辩证看待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使新招录公务员尽快“融入”各级行政机关,把知识和智慧奉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级组织和领导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新课题。2008年末。海东地区人事局对全区2002年实施四级统考以来招录公务员队伍的成长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所撰写的调研报告。真实地反映了近年来新招人员在公务员生涯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各级行政机关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青海省首次面向农村和社区干部公开考录14名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公务员,李洪玮成为首批幸运儿中的一个。他原来是青海省东部山区的乐都县瞿昙镇红庄村党支部书记,现任乐都县蒲台乡政府工作人员。去年以来,青海、贵州、浙江等地都加大了从农村、社区选拔优秀“草根”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力度。村干部更了解群众所想,但长期以来,直接面对群众的“村官”一直处于“国家干部”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11.
徐宙然 《求贤》2006,(9):40-40
近几年来,有许多同志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成为了一名公务员。新录用的公务员要迅速进入角色,提高工作能力。全面履行职责,努力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应该做到“五有”。  相似文献   

12.
崔树建 《求贤》2011,(2):11-12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天津市红桥区加快西站城市副中心建设.基本实现“一二二三六”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区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发展就要依靠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在我区公务员队伍中.1980年至1990年期间出生的干部(以下简称80后)队伍...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17):71-71
湖北省随县探索出一条以“三门培养”锻炼“三门干部”(“三门干部”是指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直接进了机关门的公务员)的特色培养之路。走“百姓门”增强“三门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2010年国家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的报名总人数为141.5万,继2009年以来第三次超过百万。加上各省市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考试人数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5.
简敏 《探索》2012,(6):71-76
近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力实施"公务员队伍活力工程"——干部轮岗交流,时代意义重大。通过对参加重庆市干部交流的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干部交流有利于激活公务员队伍资源,提升官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科学的干部培养链,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然而,交流过程中也存在着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落实不够到位、去好不去差等尚待解决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6.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4,(4):51-51
干部提拔前后 要到工层挂职锻炼一年 省委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干部“逢提必下”的对象范围和程序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拔前后都要到基层实践一线挂职锻炼一年。 《方案》明确“逢提必下”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提拔为或拟提拔为处级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省市机关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需要通过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或到市县任职的及本人自愿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或任职的干部。  相似文献   

17.
李郁 《求贤》2011,(1):48-48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公务员管理的单项法规、规章和实施细则.逐步形成了公务员管理法规体系。公务员制度的实行.结束了“统包统配”的用人方式.开启了“凡进必考”的人事录用时代。2005年.公务员法公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制度的专门法律.以法律的形式总结了干部人事制度多年探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报刊拾零     
大连市委、市政府目前转发的一份关于号召全市学外语的文件中说,今后聘用,提拔机关干部,外语水平将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依据。据悉,从今年开始,大连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在群众干部中开展学外语活动。同时还硬性规定,50岁以下各级政府机关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各级各类干部、40岁以下的商业、旅游、交通等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三门干部”是人们对从家门对本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公务员的戏称,意为拥有书本理论知识但缺乏基层实际工作阅历。最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会加大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达州市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挂职信仿部门部门锻炼机制,合江县大规模下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让“三门干部”增强与群众感情,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据媒体报道:1996年至2003年,全国共有近2万名不干事、不尽职的公务员被辞退。这说明公务员制度已经规范化,不干更不尽职的“懒官”“闲官”,再也不能吃白饭了。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干部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些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行贿,把子女安排到行政部门,一则行政部门吃皇粮,进了机关等于端上了铁饭碗;二来行政机关清闲、舒适,进了机关等于进了“保险箱”,再加上一些单位考勤制度不严,工作职责不清,管理办法不细,于是乎,形成了懒、散、闲的通道,八点上班、九点十点才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