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当代公民道德教育显性与隐性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林更茂 《探索》2003,(2):89-91
显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也曾经并一直发挥着育人的重要功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隐性教育则成为世界各国道德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应把握这一趋势,通过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完善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构建服务式教育模式,来实现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概念术语还有较多分歧,很多理论尚不完善。我们是在研究人力资本要素构成的基础上,重新论证了人力资本的属性和特征,定义了人力资本、显性人力资本和隐性人力资本的概念,澄清了以往我国对于人力资本研究中很多模糊和矛盾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彭惠玲 《世纪桥》2009,(23):137-139
本文在介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三种接口观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动态交互观。然后指出中国外语教学中重显性教学轻隐性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过少,孤立操练语言形式,忽视语境的作用,重演绎式学习轻归纳式学习。最后在动态交互观的启示下提出几条建议:适当加大隐性教学的力度,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重视在语境中学习和归纳式学习。  相似文献   

4.
彭惠玲 《世纪桥》2009,(21):137-139
本文在介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三种接口观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动态交互观。然后指出中国外语教学中重显性教学轻隐性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过少,孤立操练语言形式,忽视语境的作用,重演绎式学习轻归纳式学习。最后在动态交互观的启示下提出几条建议:适当加大隐性教学的力度,加大语言输入和输出,重视在语境中学习和归纳式学习。  相似文献   

5.
“隐性动态贫困”的识别与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未来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传统治理工具主要应对“绝对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及存在可识别的贫困表征的相对贫困问题,较难对“非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应对。以“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有效识别与应对为目标,国家应推出反向国债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济困的治理工具,以作为传统扶贫济困治理工具的补充,为相对贫困中的“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识别与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显性方面和隐性方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腐败被人们认识和甄别的难易程度而提出的。腐败现象明显地表现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危害,我们把这一比较容易识别的特征称之为腐败的显性方面;腐败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需要调查、取证、分析、定性才能被制裁、处理的这一特征,我们称之为腐败的隐性方面。  相似文献   

7.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图书馆信息资源组成的最主要部分,如何科学的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键.图书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就是指对图书馆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促使其相互转化,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才流失可分为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前者是指企业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该企业另谋他就.给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困难.从而影响其经营发展.后者则是指企业内的人才因激励不够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其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贫困研究中,主流的研究范式离不开这样的三部曲:认识贫困、度量贫困、消除贫困,我们仍然沿袭贫困研究的老三篇路径,试图从扶贫体制中挖掘出一些问题。认识贫困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调查来看,我国的失地农民经济贫困可以分为延续型、人力资本缺乏型、意外型和好逸恶劳型,并具有继发性和被动性、同质性和群体性、积累性、脆弱性和双重感受性等特征。因此,必须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制度贫困解决经济贫困,对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帮扶策略,让贫困的失地农民"双向得利"等途径综合解决失地农民的经济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宁波  杨书微 《世纪桥》2014,(10):51-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隐蔽性、渗透性、愉悦性的特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界的新宠。本文选取琼州学院部分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归纳、分析,探究该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最后从理念、载体、利用率、保障机制、形成合力五个方面,提出增强该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史艳芳 《世纪桥》2013,(13):81-82
在国家大力减贫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新情况。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分析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些许反思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摆脱贫困是党和人民的历史夙愿。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揭开了相对贫困治理新阶段的序幕。现阶段相对贫困治理面临农村发展不充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分治二元扶贫模式矛盾等长期性挑战。我国反贫困战略也迎来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从聚焦农村治贫向统筹城乡治贫、从注重脱贫速度向提升脱贫质量的四重维度转变。进入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关切,因此要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治理多维贫困,构筑中等收入者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统筹城乡相对贫困综合治理,从而为解决21世纪相对贫困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随着绝对贫困现象大规模减少乃至基本消失,我国贫困形态和贫困治理任务发生了重要变化,相对贫困问题逐渐进入议事日程。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理论视角转换,对于如何界定和看待贫困、如何开展贫困治理均有重要影响。相对贫困具有程度的层次性、领域的多维性、人群的边缘性、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转化的时间动态性等五个方面特征,给贫困治理带来了不同的启示。在相对贫困阶段,社会救助仍然是贫困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但这一制度需要关注新的贫困现象、贫困人群、贫困目标,并据此对制度本身进行相应调整,确定科学合理的相对贫困标准、实现制度的城乡统筹、提升施助的精准程度、协调主体的多元参与,从而更为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合作社的综合化发展与相对贫困的多维治理具有内在的理论自洽性,这为双方协同推进机制构建提供了基础条件。在绝对贫困治理阶段,合作社因其制度益贫性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织载体。随着组织成员异质性不断增强,为了满足社员的多元化需求,合作社不断拓展经营业务。这使合作社能够从不同维度参与治理相对贫困的实践活动,帮助化解相对贫困群体的多维贫困难题。通过双方协同机制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建立融合资产收益扶贫、合作养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社区性服务业为一体的治理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作社增强资金实力、培养合作人才、增进与政府的信任关系,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贫困治理进入后攻坚时期,要适当调整扶贫策略,将传统的单纯依靠发展经济治理贫困的模式逐步转向具有生态持续发展理念、融合社会公共政策与经济政策为一体的资产社会政策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成为时代要求。建立具有资产建设性质的个人资产账户,在当前及未来的贫困治理工作中应有重要担当。  相似文献   

17.
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类型划分及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21,(2)
随着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我国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重点的后脱贫时代。依据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关系,以及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新表现,知识贫困、精神贫困、隐性贫困和代际贫困是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主要类型。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促进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树立相对贫困治理理念、制定相对贫困治理标准、整合相对贫困治理路径、完善相对贫困治理制度,确保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按理办事、有据可循、有路可行和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丁刚在4月15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城市贫困研究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学科,在许多国家,该研究已成为城市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不过,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9.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志刚 《求实》2006,(2):80-82
显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重要的方式,但如果过分强调或依靠显性灌输的方式,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由于把教育目的隐藏在某种载体上,使教育者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利用隐性教育来配合显性,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