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活与永生     
三峡文物的保护,现在只是达到了文物“复活”的目的,如何保证它们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我们的后人能永远看到它们,我们现在所做的还仅仅是起步工作,以后的任务还更加艰难、繁重。三峡文物保护的成绩2006年9月1日,长江三峡三期移民工程终验专家组文物保护验收组在重庆宣布,三峡三期移民工程阶段文物保护任务全面完成。据文物保护验收组介绍,此次文物验收范围为三峡工程坝前156米水位接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的地下文物及地面文物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蓄水迫近,二期移民亟待加快步伐。7月17日,市委、市政府在湖北省宣昌市召开移民工作专题会议,及时就贯彻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精神作出部署,要求库区各地要紧紧围绕2003年6月135米水位蓄水、发电、通航这三大目标做好移民工作,确保二期移民任务按时圆满完成。这既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市库  相似文献   

3.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长江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从50年代起.长江水利委员会就与文物部门配合,在三峡库区进行了文物资源调查工作。1990年形成的帐江三峡工程移民论证可行性报告》中专门列出了文物古迹保护迁建规划一章,并于1992年随同移民报告被国务院及全国人大审查通过批准。199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文物专家及有关文物工作者,深入三峡库区开展了调查、勘测和试掘,并着手规划有关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随后,湖北、四川两省文物部门又在宜昌、万县设立了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站,具体进行调查。勘测。发掘。迁建等文物保护工作。19…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文物蕴藏丰富.在三峡地区,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这么一句话:“秦砖汉瓦在我们这里没什么稀奇的!”据悉,迄止今年3月,已确定三峡工程四川省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有地下文物590处,地面文物293处.三峡工程四川省淹没区和迁建区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8处,市、县级450余处,省级历史名镇1座.  相似文献   

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随着三峡工程的实施以及重庆直辖后我市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反映长江文明演进和重庆历史文化传承的珍贵实物载体,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此,国务院于2000年9月27日批准建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赋予该馆保存、保护和展示三峡出土珍贵文物的重要职能。为进一步搞好对出土文物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重庆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为市文化(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对市政府负  相似文献   

6.
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大江截流成功,三峡工程进入二期工程实施阶段。二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确保2003年水库蓄水至135米,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在未来的3—4年间,三峡输变电工程将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期,从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我省企业参与工程竞标,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带来众多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数字三峡     
1800亿元三峡工程是我国于1992年4月3日第一个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的大型工程项目,计划于2009年竣工,总投资预计控制在1800亿元。17年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工程总工期17年。其中施工准备期和一期工程5年(1993年至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又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刻: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6月10日,水位达到135米高程,6月16日,中断了60余天的三峡航运恢复,船只通过双线五级船闸穿越大坝。8月,首批大型发电机组将并网发电。从此,三峡工程将步入收获期,防洪、发电、航运——驯服暴烈长江造福世人的百年国梦,终于变为现实。 三峡工程凝结着中共几代领导人的心血,浸透了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它的最终建成,将为长江中下游人民的防洪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和水资源布局、充分发挥长江航运效益、促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又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刻: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6月10日,水位达到135米高程,6月16日,中断了60余天的三峡航运恢复,船只通过双线五级船闸穿越大坝。8月,首批大型发电机组将并网发电。从此,三峡工程将步入收获期,防洪、发电、航运——驯服暴烈长江造福世人的百年国梦。终于变为现实。三峡工程凝结着中共几代领导人的心血,浸透了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它的最终建成,将为长江中下游人民的防洪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和水资源布局.充分发挥长江航运效益、促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更是为海内外所关注。滔滔江水无情,库区的文物抢救迫在眉睫。本刊1995年第11期以《三峡文物大抢救》为题作了报道。 本期专访的庄孔韶博士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系主任兼民  相似文献   

11.
我们祖先曾在三峡两岸创造和遗留的古老历史和灿烂文明 ,将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水位的升高而永远沉没。时日无多 ,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向社会和我们的后代展示和讲述这段沉没水底的历史 ,如何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文化 ,这将是我们共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抢救文物———科学规划长江是我国的第一条大河 ,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三峡地区作为长江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 ,蕴藏有丰富的地下、地面文物 ,并与雄伟绮丽的自然风光一起构成了壮丽的三峡景观 ,三峡工程所涉及的文物保护工作已在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重庆渝中区上清寺,危旧房大拆迁已拉开序幕。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高公馆也在此次拆迁区域里。按既定规划,这座历经近百年沧桑、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将在2008年8月“灰飞烟灭”。 2008年6月25日,渝中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全票通过第25次主任会议提请审议的《关于在危旧房改造中加强文物保护的决议》,对已启动和未启动的危旧寓改造区域内的文物拆迁叫停!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3,(6)
2003年6月1日,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举国欢庆,世人瞩目。这一天,三峡大坝下闸蓄水,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即将成为现实。这是一个中国人憧憬了整整一百年的梦想。为了圆这个梦,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多少人为之废寝忘食,多少人为之奔走呼号,多少人为之挥汗如雨……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此时此刻,更让我们缅怀起三代伟人对三峡工程的殷殷期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库区各文物保护项目承担单位:自1997年我市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实施以来,来自全国7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近千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我市有关部门、有关区县(自治县)的同志一起,冒着严寒酷暑,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奋战在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第一线,为我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经认真推荐和严格评选,市政府决定对在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等10个先进单位和俞伟超等38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厉,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抢救保护三峡库区文物、确保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做出更大的贡献。附件1.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名单2.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在古都北京,保护城市中优秀的古代建筑文物,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这一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与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对待民族传统的态度以及现实的需要紧密相连,是在对古今中西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形成的。20世纪的头30年,是北京古建文物保护事业开始起步并进行早期实践的阶段。虽然距今已过去  相似文献   

16.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0日提前5天蓄水至135米后,6月16日再次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双线五级船闸开始试通航,断航67天的长江航运开始恢复,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又一胜利。三峡工程,一个民族的世纪梦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这首气势磅薄的诗词国人皆知,描绘了中华民族建造三峡工程的伟大蓝图。早在1917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009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全部移民将达120多万,其中重庆库区移民就占80%以上,有近100万人。目前,这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中华民族的世纪梦想,在20世纪末成为现实。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消息传来,举国欢庆,世人瞩目。 然而,在这十几天前,一位历经三峡工程论证几十年风风雨雨,为三峡工程早日上马倾注大量心血的老人,不幸与世长辞了。他,就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重庆市政协会议召开期间,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参加民革小组讨论,听取意见。民革党员、重庆市文物考古队副队长林必忠向王市长作了题为《政协“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文物保护”专题调研工作应该得到落实》的专题汇报。林必忠在汇报中  相似文献   

20.
2009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达一天,被誉为“世界唯一水下博物馆”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标志着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