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 《求贤》2008,(2):32-33
人事部最近印发了《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加大留学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的政策措施。这是人事部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留学人才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蔡小娥 《学习月刊》2011,(24):22-2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一次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中央立足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了重要部署。为了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议》重申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金 《支部生活》2010,(12):14-1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新世纪第三个五年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6.
开展人才素质测评为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冯永林开发人才资源,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经济发展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跨世纪宏伟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三...  相似文献   

7.
全面开发人才资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才人事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做好人事工作。一、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时代发展已经使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兴衰成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论断,是对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今后几年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依据这一战略,统筹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人才强国”战略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着眼于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我国人才的基本素质,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通过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毫无疑问,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将在诸多领域展开激烈的角逐,而竞争的制高点就是人才竞争。因为知识经济本质的特点就是“知识化”,即它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和应用的经济,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这主要体现于:在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当前也面临着“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检察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司法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命题中同样应承担起重要的任务,充分履行好职责,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我国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点的历史新高度,从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王庆江 《奋斗》2011,(5):3-4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省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跨越期。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刘应杰 《党建》2005,(11):8-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我国今后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一字之改———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十一五”规划,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充分体现了这一重大变化,第一次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一字之改,正是为了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的痕迹,真正将“十一五”规划变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5.
王绍俭 《新长征》2006,(1):18-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勾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干部、管党员、管组织、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在落实“十一五”规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因此,必须从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  相似文献   

16.
周文福  余晓燕 《党课》2011,(3):60-6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后,宣传党的“十二五”规划,成为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在教授这一内容的专题党课时,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选择了不同的教学方案,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获得了听众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从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实施人才战略任务的要求。目前,实施人才战略各方面的工作已经启动,发展势头良好。国家人事部是人事人才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他们的所思所为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把人才问题作为专章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您认为,党中央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党中央深刻洞悉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战略选择,凸显了坚持扩大内需在国家中长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一项关乎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理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关于加...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审议讨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会2005年工作报告》、《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天津市委2006年工作意见》,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建设,推动天津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推行的重大国家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中的廉政制度建设关系到方方面面,它是国家战略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