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淑霞 《中国公证》2006,(10):33-3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全国的公证行业也将在《意见》精神的指引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公证工作,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全国的公证行业也应在《意见》精神的指引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公证工作,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新时期公证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针,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健全、完善的农村法律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良好的执法体系、完善的执法监督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司法行政机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发挥四项基本作用:一是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服务作用;二是对实现农村依法管理的保障作用;三是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促进作用;四是对农村矛盾纠纷的化解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司法行政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着力拓展农村法律服务,全面加强针对农村的法律服务力量,建立和完善村、乡(镇)两级公益法律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市农村地区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探索建立将农村各类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纳入法律援助范畴的机制。全面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完善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组织体系,大力加强乡镇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调解力量,努力调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探索和推广在农村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和外来人口聚集区建立专门的调解组织。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农村普法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促进“送法下乡”和“法制文艺进乡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法制宣传,鼓励和扶持民间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努力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主要带头人。“两委会”建设的质量,决定和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是支撑和保障。没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出现“跛脚”现象。农村法治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以及实现农村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中央着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大局。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刑事犯罪、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重要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6,(6):47-47
5月19日下午,北京市律师协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农村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研讨会暨成立大会”。司法部、全国律协、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更好地研究新时期农村的法律问题,北京市律师协会在现有53个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了农村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旨在通过行业组织的力量,采取建立专门业务研究机构的办法,组织律师交流和探讨为首都…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手里没有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的质量、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笔者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农村一线,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我认为要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农民增收缓慢应是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十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横河村地处山西省长治县东南部,长陵公路依村而建,交通极为便利。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蔡王贵、村委会主任车福生的带领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面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行动,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08,(9):75-75
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供销合作社发展,促进云南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洪洁 《法制与社会》2013,(19):217-2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农民长时期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时期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就在于培养新型农民;选择正确的新型农民培养路径,建立完善合理的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立成 《行政与法》2007,(12):104-1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如何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福来 《天津检察》2006,(3):10-10,11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我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稳定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其中,预防和减少农村的群体性事件及犯罪案件,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蒋广民 《法制与社会》2013,(29):206-20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摆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首要问题,"三农"现状不改变,就会影响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迟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国的事,是各行各业的事。检察机关在新农村建设中,在保障经济振兴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检察机关要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方面,多力流汗。当好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和"服务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策略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一、以城带乡、创新领导体制;坚持求实与创新统一,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模式和标准;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合理化供给;四、着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五、注重提高农民工素质;六、采取合理措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提出的伟大历史任务。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必然产物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本文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0.
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看"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耀江 《河北法学》2007,25(5):154-1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且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作为从农民中剥离出来的农民工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然而面对农民工的权利伤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成了一个障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对策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