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红梅 《传承》2008,(6):31-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自然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道家和谐思想具有传统与现代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3.
韦建益 《传承》2008,(22):64-65
道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自然和谐思想、政治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道家和谐思想具有传统与现代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4.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和法律制度及其时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环保思想和法律制度.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佛家提倡的"众生平等"等均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思想;在立法上,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立法来或多或少地确认和发展这种社会文化."和谐"观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宁大光 《求索》2012,(12):99-101
道家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深远影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庄子则是道家的集大成者。道家的美学思想,伴随着"道论"的发展而发展,老庄的艺术哲学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当代艺术有重要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教育以及传统,溯源其文化根源和哲学内核,道家的自然论说及儒家的中道传统便是其主流。道家文化以其特定意义的自然之"道",强调教育应该合乎"自然";儒家文化注重社会伦理,强调"学道"之核心。然而,社会的进程乃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演化的过程。康有为"学为时异"的"经世致用"教育观以及五四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堪称中国近代传统教育典范,促成了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和现代化,诠译了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包括明天人之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天的关系等合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成果全民共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9.
浅析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一种为社会确立秩序和价值的学说,包括"礼"、"名"、"仁"。道家思想是一种认为世界本质是不确定和富于变化的学说,"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即"自然"、"无为"、"谦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对立又统一,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交相互用,彼此互补。  相似文献   

10.
一、道家中的和谐图景是建设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的历史渊源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与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相承接的,道家中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习惯,特  相似文献   

11.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和谐的思想价值取向贯穿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普遍的信念.本文从和谐的普遍性、差异性、包容性、互补性、平衡性等方面,论述了传统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和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具体化分析和民族化阐释。不和而和,"和为贵"的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可以说就是一个"和"字。早在《尚书》中就提出:"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和谐论命题。孔子则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从而明确提出"和为贵"的思想。道家同样强调一个"和"字。老子讲"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给现代环境伦理学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表现为对自然界系统性、规律性及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维度的思考,对于在社会发展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和谐思想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与道德基础。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解读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积极成分,实现传统和谐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翠玲 《前沿》2008,(6):179-18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理想、道家的天道自然及《易传》追求阴阳和谐,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其意蕴得以重新阐扬。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论述有关思想.本文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道论思想体现着中国高度传统文明的精华,闪耀着东方智慧之光。在道家哲学的影响下,道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体,画道是道的分蘖,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绘画艺术的根本规律,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也是文化的直接栽体.儒、道、佛三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资源.儒家提倡"敬",道家提倡"静",佛家则提倡"净".儒家强调"敬","敬"突出的是恭敬的态度、认真的作风和虔诚的精神;道家强调"静","静"突出的是保守自我,是不为外在事物所左右、所束缚;佛家强调"净","净"突出的是内在精神的自在、清明与空灵.儒、道、佛三家,其所突出的具体因素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就心性论而言之,不管是儒家,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本体一境界一功夫的一致与贯通,都强调融功夫于境界,融境界于功夫.  相似文献   

19.
李俊 《前沿》2015,(3):48-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反映了中国的现实需要和价值诉求。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仁爱思想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儒学创始人孔子的"仁爱"思想中所包含的"仁者爱人"、"为仁由己"、"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包含了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自由、诚信思想,因此,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深入,"和谐理论"呼之欲出,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世界图景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基础.在吸收传统文化与应对现实矛盾的过程中,催生了基于对"和谐"的认同之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说,和谐理论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思考,突出地表现了以人为本、塑造和谐新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这不只是一种解决当下矛盾的政策性主张,更展现出反映当代中国政治智慧和社会景观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