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全面的责任政府,必然包括一套合理可行的道德责任体系。由于现代社会中公共行政人员所扮演的多种角色的交叉,以及行政体系内部民主与授权的推行,如何防止道德责任的片面化、机械化,拓展道德责任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探讨道德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规范成为我们构建新时期公共行政人员道德责任所要研究的新课题。文章主要从影响道德责任的内外因素出发,试图通过建立起个人、组织、社会三条防线,筑起公共行政人员道德责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6,(5)
话语是信息传递或沟通的重要方式,话语表达主体应遵守话语交流规范,并随时肩负与之相应的责任。公共行政中的话语责任是政府及公务员在话语表达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就官方话语做出的规范认定,反映了话语表达的担当精神。公共行政中话语责任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规范行政问责制的现实需要,有助于维护政府的话语形象,能够消解官民之间的沟通障碍,还将有效提升政府回应的话语表达技能。公共行政中话语责任的实现需要明晰行政话语法则、建立话语监督机制、开展文风建设以及强化话语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公职人员的行为与社会主义公共行政道德原则相背离。提高行政道德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公共行政道德责任追究机制,全面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外部非权力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4.
孔俊安 《理论学刊》2007,(8):105-106
在公共行政领域,社会文化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的状态.因此,它是关于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行政价值观、行政道德观和行政心理取向等的总和,行政文化直接或间接调节和控制着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理论文萃》2007,(1):25-31
公共行政人格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的精神素质、服务价值和奉献品质,其在公共事务中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内在规定性,是行政资格、行政规格、行政品格和行政风格的内在统一。行政人格作为行政系统诸因素所规定的行政人员的本质特征,显示了行政人员的价值和尊严,是行政人员道德意识的升华、是他律的自律化,是行政人员把法律、行政道德规范和监督机制内在化而生成的一种优良素质,是公共行政人员道德尊严、道德品质的表现。公共行政人员作为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的从业者,不仅出身于普通的公民,而且它的行政管理活动本身就是最直接、最紧密地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行政管理的过程与结果直接的对社会发生影响,并对一般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有着导向和调节作用,其人格的好坏对加强政府的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追求政府卓越管理的“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6.
人的价值选择是人的行为导向,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中的价值选择必然影响行政行为的选择,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公共行政人员具有正确的行为导向.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的设计理念中应树立人本、民主等价值取向,实现评价实体与程序的双重公正,强调责任、同情、诚信道德价值体系,提升行政人员品质,最终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政能力,树立行政人员在公众中的威信并取得公众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7.
行政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类型的多元性。行政决策责任对象的责任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即包括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正确把握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多元化类型以及相互关联,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责任类型衔接制度,合理构建行政决策责任类型体系,实现责任追究的过责相当,责当其罚,对于防止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促进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公正、合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政人员是公共行政活动的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人员。国家将意志执行的权力赋予各个具体行政人员,在他们享有公共权力的同时,必然生成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即行政人员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人民的公仆,以实现行政目标作为任务和使命。在公共行政过程中,行政行为选择是行政人员在面对多种可能的行政行为取向时做出的选择,是选择某一行政行为而放弃另一行政行为的决策活动,其中包括行政人员对其特有的权力和责任的权衡过程。  相似文献   

9.
创新公共行政文化,是包括行政审批改革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呼唤。现实中,公共行政文化发展存在许多弊端,包括“重人治、轻法治”和“官本位”思想盛行,相对封闭排他的行政文化,重管理、轻服务、轻责任的行政文化等。因此,重塑公共行政文化,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必须要树立民主法治的行政文化思想,践行“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文化,强化有所为有所不为、相对开放的行政理念,树立权责统一的行政文化思想,唯此,才能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彦娅  何植民 《探索》2011,(2):59-63
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在公共行政学领域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量化研究对于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有助于精确描述行政现象,有助于获得新的行政信息,有助于深化质的分析与完善其他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公共行政研究水平。但是,量化研究不能解决公共行政学中的所有问题,其实施运作比较艰难,其研究结论存在信度与效度问题。量化研究有其相应的运用区间,适用于行政宏观层面、行政现象、行政改革、行政绩效评估、描述和预测性研究等领域。因此,为整体提高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水平,公共行政学量化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服务于行政现实问题,要与质化研究进行有机结合,并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1.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 Frederickson)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新公共行政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主席。其代表作有《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行政的精神》等。本文希望诠释其宪政思想,评析其实践和理论意义,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公共行政目的和过程的正当性,必须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行政伦理是普通行政法规之外的一种重要约束机制,有着法律规范所不能替代的功能。然而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在公共行政过程中会同时面对多个指向不同、甚至互不相容的责任要求,经受多种相互冲突的利益驱使。  相似文献   

13.
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公共行政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公共行政变迁的过程实质是不断追求实现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过程。管理主义单纯地追求技术合理性,导致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迷失:官僚制行政时期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分裂,市场制行政时期出现了合理性对合法性的排挤。只有到了民主制行政条件下,实现合法性对合理性的超越,将民主价值贯穿于公共行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使其行为合乎法律、合乎理性、合乎公意,公共行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才能得到捍卫。  相似文献   

14.
朱岚 《理论学刊》2006,(11):87-89
行政过程是行政主体行使和运作行政权力的过程,也是行政主体履行责任的过程。作为公共权力的运作者和实施者,行政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也包括行政道德责任。与其他几种责任相比,行政道德责任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行政道德责任承诺对象的模糊性任何责任,都存在着谁负责和向谁负责的问题,即责任主体和责任承诺对象的问题。在现实的行政生活中,无论是政治责任、行政责任还是法律责任,其责任承诺对象都是直接的、明确的、具体的。这些责任因其承诺对象的明确性而易于实施、易于操作。行政道德责任承诺…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人员作为公共行政活动最重要的主体,其职权行为对社会具有普遍影响力。然而,公共行政人员作为独立的个体,其职权行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可能产生行政行为的伦理困境。实现负责任行政行为的关键在于制度伦理建设、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人格的培养、公共精神的彰显以及责任意识的树立,从而构建以公共利益取向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不是政府行政,其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涉及主体更多元。重塑公共行政,首先需要一种公共行政精神引领,且这种公共行政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至上的善。而至上的善将通过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得以体现。拥有一种乐善好施的爱国主义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本源,更是公共行政所要实现的精神目的。公共实践中责任型政府的建设、公务员职业信念的重塑和公民精神的培养正是其实现途径的正确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17.
责任行政: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责任行政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理念,所以,西方的行政改革都致力于行政责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而传统社会主义的“领导行政”是一个责任缺失的体系,其根源是“全能政府”的形象和“政府本位”的理念,本质上它仍然是“权力行政”的模式。所以,实现社会主义行政模式由“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转变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鲁守亭 《世纪桥》2008,(2):130-130
网络社会道德存在着无责任现象、绝对自由现象和价值观扭曲现象,真正解决上述这些怪现象的途径主要是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9.
郑巧 《理论研究》2008,(6):45-47
行政人员的自主性是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对所遇到的伦理冲突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自我确信,决定着行政人员的运权理性、道德姿态与政治智慧。它确立于公共性视域中的情境道德与行政价值之最深层次.是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行政伦理价值的确认与声张。新公共服务理论内蕴的伦理诉求,业已昭示着完善制度伦理和寻求自我实现成为新世纪初行政人员自主性建构的基本实现理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维国 《学习论坛》2005,21(8):67-68
回顾一个多世纪的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其理论范式由官僚行政理论转变为民主行政理论,最后走向服务行政理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范式的转向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展开,更主要的是对政府职能实现方式变化的一种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