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综述 《创造》2014,(7):14-15
正云南产业转型升级,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一定要有瞄准世界的超前眼光,一定要有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一定要有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前段时间,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率由全省16州市、部分厅局和省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党政代表团赴山东考察。齐鲁大地跨越发展的气魄、改革创新的精神、转型升级的实效,让云南的当家人们既正视了差距,更坚定了信心。这是一次友谊之旅,"上门"感谢山东多年来对云南的支持帮助,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应对"逆全球化"对我国内陆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内陆资源型城市应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道路,破解"逆全球化"带来的诸多难题。应立足于内陆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措施,推进内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区非公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品升级为"法宝",以品牌建设为"武器",积极破译企业转型"密码",不断研发拳头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促成发展方式转变,阔步迈入"智造"企业行列,在转型升级之路上越走越开阔。科技驱动"智造"长约8厘米,直径不足3厘米,汽车喷油器毫不起眼,却是汽车的"芯"。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核心零部件,汽车喷油器体态虽小,但其产业化生产却是世界级难题。截至目前,全球能进  相似文献   

4.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宁委发[2012]26号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国土资源局拟定的《南京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总体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南京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总体方案(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2月)为全面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战略方针,奋力推动南京"两个率先"带好头、转型升级作示范,着力构建以保障转型升级为核心要求的土地保供体系,现制定南京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总体方  相似文献   

5.
马文革 《前进》2017,(6):37-39
<正>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改革创新活力较强的重要板块,孝义市始终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作为引领未来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战略工程,坚定不移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贯彻吕梁市委"六个坚持""六新目标"总体部署,在创新中激发动能,在转型中突破瓶颈,努力争当全省创新驱动的排头兵、转型升级的先行者。一、着力构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产业新体系通过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我们立足孝  相似文献   

6.
何加顺 《政策瞭望》2010,(12):32-34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绍兴县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绍兴县2011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富民强县、走在前列"总体目标,围绕"突出转型升级、致力科学发展"工作主题,全力推进经济。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7)
<正>2017年广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创新、转型升级,广东仍是中国的"主战场"创新、转型升级,广东仍是中国的"主战场"。早在5年前,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政广东的第5个年头,他再次强调了"转型"的重要性,"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平稳增长将常  相似文献   

8.
<正>丽委办发〔2015〕36号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为全力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5年度千名干部助推千家规模企业转型升级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切实转变机  相似文献   

9.
俞东来 《政策瞭望》2015,(11):28-3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萧山城市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三生融合美丽萧山"战略目标,全力以赴配合省、市抓好国际峰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筹备工作,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三大主线,着力增强改革、创新和开放三大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4,(12):15-16
<正>当前,江苏经济走到了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如何应对新常态下面临的新挑战,是对全省的一个新考验。"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呈现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增长效率明显提升"的发展新格局。一  相似文献   

11.
<正>绍政办发[2014]13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是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引领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经过15年的建设发展,全市已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  相似文献   

12.
<正>东府[2015]3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动员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我市作为制造业大市,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使命,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加以实施,以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和创新财政扶持政策,发挥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加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应以创新发展为驱动,解决有效供给不足;以降成本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走出去为依托,集聚辐射效应,促进均衡发展;以优化制度环境为保障,增强服务业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甬政办发[2017]7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一圈三中心"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袁卫 《今日浙江》2015,(2):24-25
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农业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2014年,浙江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四季歌"里,不断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束缚中,不懈寻找集约发展的突破口,在迈向绿色农业强省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4,(13):56-56
近年来,汝州市紧紧围绕“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走在全省县域发展前列”的目标,强力实施经济强市、和谐立市、文化名市、生态靓市战略,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金如 《今日浙江》2008,(10):41-41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我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创新发展思路,用开放、统筹、协调的思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此,必须做到“坚持十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黄志平 《政策瞭望》2009,(12):16-17
2010年义乌市将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努力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面上工作落实、线上工作创新和点上工作突破,实现义乌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确保义乌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  相似文献   

19.
<正>吉政发[2014]4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实现"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6月7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这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升级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总体上实现了摆脱贫困的发展目标,建成了一个经济大国,2010年起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是最集中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