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山汞矿遗址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遗址,真实再现了我国各个时代的汞矿生产状况,反映了我国汞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困境万山是矿产资源富集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万山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成立了中央直属大型矿山企业——贵州汞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国家偿还苏联外债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爱国汞"。  相似文献   

3.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在转型发展上万山曾因汞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盛产朱砂、水银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本世纪初因汞资源枯竭,万山唯一支柱财源贵州汞矿关闭破产,历届党委政府一直为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2009年3月,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对如何抓住机遇,提出了转型发展思路,成效不是很明显。2010年,新班子组建后,结合铜仁撤地建市设区的实际,区  相似文献   

4.
首届中国汞都·国家矿山公园鼟锣文化艺术节以"激情体验工业文化,鼟锣唱响中国汞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万山人民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展现了独特魅力的万山民族风情,为着力提升"中国汞都·清凉万山"的知名度,打造中国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点绘就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5.
罗洪信 《当代贵州》2010,(17):68-68
首届中国汞都·国家矿山公园鍪锣文化艺术节以“激情体验工业文化。墼锣唱响中国汞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万山人民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展现了独特魅力的万山民族风情,为着力提升“中国汞都·清凉万山”的知名度,打造中国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点绘就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6.
正铜仁万山,从被国务院在2009年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至今已走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之前,万山有一个"失去的10年",因汞矿资源过度开采接近枯竭、朱砂市场低落、环境破坏,"千年汞都"星光不再,万山汞矿于2001年被政策性关闭,"万山特区"也从此进入寻求转型道路艰难时期。万山汞矿繁荣背后,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不合理分配,汞资源留给万山的,是"掠夺式开发"埋下的隐患和风险。彼时,很多资源型城市充当了发达地区"锅炉房"功能。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早期"被定位于产业链的初级  相似文献   

7.
付松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29):24-25
万山——中国汞都,曾经红极一时的工业重镇,在中国的工业史上写下过光辉的一页.随着支撑工业发展的汞矿资源逐渐枯竭,一个产业、一座城市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转型,突围.没有退路,刻不容缓!"中国汞都"被迫转型突围汞储量世界第三、亚洲之首;为建"中国汞都"而被列为县级行政特区;有着"小香港"、"小深圳"之美誉.这是万山曾经有过的荣耀.2002年,万山汞矿资源枯竭,被迫政策性关闭.2009年,万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脱困转型进入新的起点."万山区要走出发展困境,必须创新加实干,突破传统思维,探索资源枯竭区转型发展新路."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说.  相似文献   

8.
戴聪  杨菲 《当代贵州》2012,(7):42-43
铜仁市将在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发挥其内在潜力,充分挖掘特有的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界定不溶性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循序渐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曾经"山上有茂林,地下有汞矿"的铜仁市万山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主体矿山进入开采后期,资源逐渐枯竭陷入困境,汞产业尽失昔日辉煌,"中国汞都"成为黯然退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救人危难,汞都儿女冰天雪地上演"生死时速"…… 1月26日的汞都大地冰雪满山。是万山特区供水供电交通中断第15天。 中午10时13分,特区人民医院产房传出一阵洪亮的婴儿哭啼声。  相似文献   

10.
正铜仁市万山区围绕朱砂旅游、生态农业、新能源汽车发展新产业,短短数年间,"中国汞都"变身"朱砂王国",成为生机勃勃的山水园林现代新城。位于武陵山脉深处嵯峨群山之间的铜仁市万山区,因长期开采汞矿被称为"中国汞都"。1966年,中国第一个县级行政特区在万山成立。一时间,贵州万山特区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1.
正万山发展长期依赖汞矿资源开采,黑色金属和汞化工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存在产业结构发展层次低、结构弹性差、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资金投入和从业人员择业对资源依赖性强、产业格局单一、接替产业严重不足等问题。传统产业汞系列产品一直占重要比重,截至2011年,万山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4亿元,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相似文献   

12.
方略1.助肝排毒 胡萝卜:是有效的排汞食物。含有的大量果胶可以与汞结合。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其排出。大蒜:大蒜中的特殊成分可以降低体内铅的浓度。葡萄:可以帮助肝、肠、胃清除体内垃圾,还能增加造血机能。无花果:含有机酸和多种酶,可保肝解毒,清热润肠,助消化。  相似文献   

13.
万山特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汞都”,也是全国人民引以为豪的“朱砂王国”。如何擦亮“中国汞都”金字招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万山当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后续财源,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一、发展万山旅游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年代,铜产市万山区是中国首个县级特区,万山汞为中国偿还国外债务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年被周恩来总理称作"爱国汞"。有着600多年开采历史的万山汞矿,在2002年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破产。2009年3月,万山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此走上艰难的"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之路。"万山压顶、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多年来,我们坚持探索‘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民生保障托底'路径,极力开拓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新路。"铜仁市政协副主席,万山区委书记汤志平说,"2013年是万山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一年多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紧扣  相似文献   

15.
万山汞矿遗址,意义非比寻常。它是一个近千年的大型矿坑遗址,真实再现古代的矿业生产,折射古代科技状况.是研究经济史、科技史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规模巨大的汞矿遗址,全国仅此一处.独特而且唯一。它默默无闻地沉睡千年,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它的价值,1985年被列为贵州省的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万山汞矿遗址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苏向坤 《新长征》2021,(4):28-29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2020年12月召开的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我省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将"要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放在显著位置,这充分凸显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07,(3):60-61
贵州省有色地勘局是从事有色冶金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事业单位,从我省第一支有色地勘队伍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五十年的历程。在“八五”以前的三十多年中,省有色地勘局为国家探明提交了特大型汞矿1个、大型汞矿5个、锑矿1个、铝土矿2个,中型铝土矿10个、铅锌矿2个、锰矿、铁矿、钾矿各一个,还探明提交了大型、中型冶金辅料矿产地10余个,主要金属矿产经济值达7104.52亿元(按现行金属市场价格计算)。  相似文献   

18.
滦县是农业大县,总人口5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13.4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几年来,我县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打造品牌、配套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健全网络,市场运作,有效促进了全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1.7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5.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3.8亿元,有效缓解了全县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史逊 《支部生活》2008,(1):45-45
密度在5g/cm^3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钻、镍、锡等。目前最要注意的是汞、镉、铬等。重金属随废水排出时,即使浓度很小,也可能造成污染。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江婷婷 《当代贵州》2022,(27):42-43
<正>现代化工是贵州省重要工业支柱及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丰富的磷、煤、重晶石、锰、汞等矿产资源,贵州已初步形成了以磷化工、煤化工、钡盐、汞回收、橡胶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基础,培育了贵州磷化集团、黔希化工、红星发展等一批优强企业。6月27日,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川恒)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建设基地,工程已进入投产前的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