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红色大夫、革命老战士的传奇生涯,他曾四次被投入帝国主义、军阀与国民党的监狱,然而每次都化险为夷,继续战斗和奉献余生。 他是江湖郎中吗? 在50年代的——个时期,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传播着一件事,即“鸡血疗法”,从活鸡中抽出鸡血注射到病人身上,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媒体也作了介绍,一时传得沸沸扬扬,这是江湖郎中在卖“祖传秘方”呢?还是冒牌医生在行骗诈财?其实都不是,这个鸡血  相似文献   

2.
<正>1953年,"鸡血疗法鼻祖"俞昌时突发灵感,在江西南平县开始悄悄地进行人体注射鸡血的试验。他先是给自己注射,继而说服周围一些村民进行试验。据说,注射鸡血对皮肤病、痛经乃  相似文献   

3.
鸡血疗法的首创者今年是震撼世界的五卅运动70周年,我们想起了五卅运动的老战士俞昌时,他是当时中并直接领导的上海学联负责人之一,上海总工会第六办事处副主任。在50年代的上海,大街小巷曾经沸沸扬扬地谈论过鸡血注射疗法治病的事,褒贬皆有,热闹了一阵子,而人们却想不到鸡血疗法的首创者就是这位俞昌对.肉禽的血,确是人类的保健食品。据《中国食品信息》去年第9期报道,近几年,海外对畜禽的血液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十分关注,开发出一系列血液食品,如日本生产的血香肠、血饼干、血罐头;比利时、丹麦等国在做红肠时掺入20%一35%…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改制莫寒老人心编辑同志: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不少原国有工业企业纷纷改制,或成为股份制企业,或成为民营、私营企业。企业改制是改革的需要,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些团场,一大批离退休老人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受冲击者,如:老人去世后的后事处理,就成了不少健在老人心中的痛。前不久,某企业的一位老人去世,老人的惟一女儿转岗后到农业连队承包土地,老人的女儿在料理老人后事时找到原工作单位,单位领导说:“老人是原来团办企业的职工,现在企业改制了,属私人企业了,我没有处理老人后事的义务。”万般无奈,老人的女儿找到团里,在团里的干预下,团从另…  相似文献   

5.
正冬日的一场大雪后,鸡西市一家餐馆门前的摄像头记录下一位老人清晨冒着风雪在餐馆门前铲雪的场景。老人今年81岁,靠捡破烂为生。餐馆老板李女士觉得老人生活不易,两年多来经常给老人留饭。老人无以回报,便在清晨为李女士的餐馆门前铲雪。李女士和老人的善举在寒冬掀起一股暖流。网友留言表示:"人心换人心,善意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老大娘从吉林省长春回甘肃省平凉, 坐上了刘君安值乘的车。不经意间,催生了一段佳话。见老人一人带了好几件行李,行动不便, 西安客运段广州车队第二包乘组列车员刘君安三步并作两步,接过行李帮忙安置好。一路上, 他跑前跑后给老人送水买饭,乘客都以为他和老人是亲戚。想到老人一个人可能闷得慌,忙完工作他就凑到老人跟前聊天。当得知老人担心在西安转车不便时, 他安慰老人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您一百个放心好了。"到西安后, 他用自已的钱为老人买好了车票,发现发车时  相似文献   

7.
在农二师二十九团第二社区,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温暖时,就能看见一位身体虚弱的老人坐在轮椅上,被老伴推着在马路上散步、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一看就知这是一对恩恩爱爱相濡以沫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是该团原一分校小学教师王金生。  相似文献   

8.
他们无福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当衰老日渐蚕食了他们的身体,当躺在病床上的他们倍感冷清之际,一抹深蓝开始为他们的晚年"充填"温暖。他们被称作"空巢老人",而那抹"温暖深蓝"叫做人民警察。近一段时间,祁福孟连续收到7位老人亲笔写下的由他处理老人后事的"委托书"。这7封委托书的背后,承载的是老人们对祁福孟多年来尽心服侍老人的孝心肯定,也是这些老人对他的一种特别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正七师一三一团畜牧连连长阿满太·逊尔家是个大家庭,父亲逊尔,80多岁,是畜牧连的退休工人。兄弟姊妹6个,阿满太是长子。妻子巴哈提,畜牧连职工,儿子已工作,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在畜牧连,大家都知道阿满太是一个有名的孝子,每天到父亲房里嘘寒问暖已是阿满太多年的习惯。一次老人卧病在床,阿满太全天守候在床边,悉心仔细地照顾老人,想方设法为老人求医问药,亲自为老人煎药、喂服,服侍老人,直到老人痊愈为止。老人逢人就夸儿子孝顺。在  相似文献   

10.
论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灵芝 《理论学刊》2003,(4):123-124
最近 ,人们对弱势群体关注较多 ,相应地 ,人们也往往把老年人群体纳入社会弱势群体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 ,老年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生活需要照顾 ,但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二是生活能够自理 ,但经济没有保障 ;三是生活需要照顾 ,而且也无经济保障。就已有的资料分析 ,这些老人大多数是贫困老人、农村老人、病残老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 ,他们是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 ,因此尽快建立我国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已势在必行。一、目前我国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社会形态和结…  相似文献   

11.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胳膊动不了,只能卧病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她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 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五师八十三团退休职工李治仪,今年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好女儿李治仪睡眠少,每天早上醒得早,6点多就要起床,照顾妈妈起居。李治仪说,小时候家里在连队生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爱,是良心的一种自我表白。曲沃供电支公司城市班32岁的共产党员和波,就是用这样的善心,对一个原本素昧平生的老人的关爱一直坚持了5年。如今,他已经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尽管他的工资收入还不算很高,他却按月给老人送去50元零花钱。冬天快要来了,他送去棉衣、棉鞋、棉帽;春、夏、秋季到来之前,他又送去一件件换季的衣服;老人生病了,他给老人请医煎药,同老人拉家常,听老人讲故事,给老人说宽心话。他日复一日不图回报地做着这件事,并决心把对老人的关爱一直默默地延续下去。我有责任让他生活得更好2002年3月的一…  相似文献   

15.
<正>1996年8月,在北京的一处住所内,几个人正与一位老人交谈,一句"台儿庄就是你的娘家",怦然打开了这位老人闭锁的心窗,两行清泪泉涌而出。那么,这位老人是谁,她与台儿庄又有怎样的情结?要了解这位老人,先了解一下与这位老人的一生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一位是她的丈夫李宗仁,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  相似文献   

16.
农四师七十二团五连职工曹建平、冯玉兰夫妇20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毫无血缘关系的王家荣老人,使老人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在当地广为传颂。王家荣老人是七十二团五连的退休职工,今年已经97岁高龄。他和老伴一生没有生育过孩子,抱养了一儿一女,儿女们由于工作的需要都不在老人身边。王家荣与冯玉兰的养父  相似文献   

17.
1998年3月的一天 ,72岁的老人苏仪将一封表扬信送到了工商碑林分局 ,他激动地说 :“东大街工商所的干部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的 ,我从心里感激你们。”事情是这样的 ,老人花3800元钱在一家电子专卖店买了一部三星牌29寸彩电 ,使用后发现是一部毛病很多的旧电视机 ,他找商家退换 ,商家坚决不允 ,派人修理了电视机。不几天电视机的毛病又出来了 ,老人再次与商家联系退货 ,商家称换货可以 ,必须再交800元钱 ,老人无奈 ,找到东大街工商行政管理所。正在值班的刘育民副所长听完老人的陈述 ,立即组织干部调查此事。原来 ,那是一台…  相似文献   

18.
<正>王丽萍是农二师二十九团一名普通的女工,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两个正在上高中的孩子艰难度日。2006年3月,王丽萍在库尔勒的一所养老院里做护工,在照顾养老院里12位老人期间,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家里的果园急需人打理,当王丽萍要离开养老院时,老人们都依依不舍,流着眼泪挽留王丽萍。看着这些在垂暮之年急需要照顾的老人,王丽萍想,自己接受了30多年党的教育,如果自己能为老人们开办一所养老院,不就是给自己人生一张最好的答卷嘛。  相似文献   

19.
杜浩 《党的建设》2015,(4):23-24
春日午时,阳光明媚. 白银市平川区兴平路街道兴平社区的一栋普通居民楼内,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彩林叩响了一户房门,开门的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头发白了大半.抬眼看见门外的李彩林,老人脸上堆起了笑容…… 老人名叫秦芳玲,一次意外受伤让年逾古稀的她愈发行动不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干部便把照顾老人生活的重担挑在了肩上.“洗衣服、做饭、买药……社区的娃娃们啥都帮我干,满意得很.”老人由衷地说.  相似文献   

20.
一位驻村干部到村民家,拉着一位老人的手聊天时,感到老人的手凉,于是用手搓热了老人的手。随后,驻村干部又用手去摸老人的脚,看是否肿痛时,老人却把脚让开了。"是不是我的手太凉了。"面对驻村干部的问话,老人回答:"不是,我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