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行政论坛》2019,(6):14-22
大数据反腐的本质是执行大数据技术,提升权力监督的制度绩效。从技术执行视角分析,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要素包括情境、结构和绩效。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情境包括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客观情势、反腐信息不对称克服的内在需求以及反腐进入攻坚期的策略选择。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制度安排以及相应的主体行动介入。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绩效主要体现在堵塞监督漏洞、规范政府行为、精准追查腐败、有效预防腐败。优化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需要推进标准化设计,提升大数据反腐技术的制度嵌入性;兼顾区域和系统,打破反腐数据资源共享的技术壁垒;规范使用范围,防控大数据反腐技术应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2,(2)
民事执行难一直是阻碍司法裁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掣肘,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联合查控机制,可以实现快速定位被执行人及其财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对被执行人限制出境、投资、高消费等方式,迫使其自觉履行。但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民事执行后,实践中存在执行信息共享程度不够、执行系统的信息覆盖范围有限、执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效解决上述掣肘应当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集约化执行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促进民事执行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制约和监督权力是反腐败的关键。在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改革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的情况下,运用科技手段作为当前反腐败的切入口和突破点不失为明智之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反腐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从技术层面提升反腐效能,突破反腐败瓶颈,需要执政党在既有的反腐败方略和路径之内,充分重视科技反腐的特殊作用,在顶层设计时充分考虑科技元素,整合数据资源,推广信息化应用,形成官民互动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4.
信息及其流动过程是网络反腐模式与大数据反腐模式共同的核心要素。从信息流视角看,网络反腐模式在举报者的信息源、政府信息处置与分析等方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发展困境。大数据反腐模式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在信息源、信息处置流程、相关性分析与预测等方面实现了信息流建构的根本性变革,是对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反腐模式的创新与超越。当前深入推动大数据反腐模式创新需要进一步打通信息节点,保障公民与政府信息获取的数量,提高政府信息处理的技术能力,推进大数据反腐制度化建设,实现大数据与反腐实践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高效便捷、公开透明、及时互动的特征,越来越引起政府官员及廉政研究学者的关注。以微博反腐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维度,可构建四阶段模型。微博反腐通常要经历“低积极、低消极”、“低积极、高消极”、“高积极、高消极”、“高积极、低消极”等四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微博反腐处于“高积极、高消极”阶段,在发挥巨大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微博虚假信息过多,微博反腐运作流程不健全,存在着非理性化倾向,等等。针对当前阶段微博反腐的发展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完善微博反腐的规章制度,促进微博反腐法制化、规范化;科学设计微博反腐流程,建立微博反腐信息库;深化对微博反腐的认识,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使微博真正成为有效的反腐平台。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技术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引擎。基于大数据赋能开展政府绩效精准管理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整合政府绩效信息的必然选择、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以及实时进行绩效问责与激励的实践要求。我国对大数据驱动政府绩效精准管理的探索,仍面临着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缺失、政府绩效信息整合的有效性不高、存在潜在道德风险隐患、大数据相关要素支撑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大数据驱动的政府绩效精准管理,促进政府绩效管理科学化发展,未来应加快大数据驱动政府绩效精准管理的制度建设、推动政府绩效信息的有效整合、构建"回溯性、实时性和预测性"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强化政府绩效精准管理的大数据要素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21,(1):18-27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一个结构性命题,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蕴含着从"局部聚焦"到"全景关怀"、从"单层供给"到"多层多类"、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合作"的趋向,并最终指向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质与量的阶段性适配、推动供与需的高效能平衡等三大目标。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旨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发展阶段转进、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方位发生变化、缩小工农城乡差距以使改革成果更好惠及农村农民的现实背景下,遵循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客观规律,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文章指出,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供给、需求与制度的协同演进升级的过程,当前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分层分类协同供给体系,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资金投入机制,优化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识别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信息技术赋能机制,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六位一体"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9日出版的《南风窗》刊发文章指出,使用实名或虚名的网络举报事件已经在中国层出不穷,网络监督是继传统媒体监督后的新兴舆论监督方式,是中国社会民主发展的一部分,其公开、及时、不受他人左右、敢说真话、敢讲实话等特点,以及相较传统媒体在理念、手段、技术和不可阻挡性,均体现了现代文明和现代制度的特征。不出门、不露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存在一些诸如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指标泛化、评估内容固化、评估方法老化等不足。在大数据时代,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日益提高,政府绩效评估在主体、内容、方法、领域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运用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方法,使原来得不到的数据可以得到,原来无法运用的方法得以运用,将大大拓展政府绩效评估的领域和方法。政府绩效评估领域从单一的政府组织评估扩大到领导干部个人政绩评估、社会治理评估、廉政评估及预警等。另外,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多维化的评估视角和差异化的评估指标等都能提高政府绩效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缘起、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以其低成本、及时、透明、隐蔽、生动直观等特点,在反腐倡廉上具有优越性和独特功能。但目前制约网络反腐功能发挥的因素涉及网络、网民、治理腐败部门、党政部门、立法等多方面。必须积极肯定和引导加强网络反腐,完善网络舆论监控系统,加大政府网站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反腐立法,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11.
民本主义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将民众视为国家治理的根本。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民众与之始终脱离不了联系。民众是腐败的直接或间接推动者,也是治理腐败的重要力量。反腐民本主义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反腐败以增进民众利益为终极目标。这是反腐民本主义的最重要的元素,其他方面均由此衍生而来。第二,了解民众对反腐败的需求。第三,降低民众对腐败的容忍度。第四,增强民众对反腐败的信心。第五,为民众参与反腐创造条件。政府必须提供民众参与反腐的渠道,保护民众参与反腐的权利。第六,解决民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制度的结构、功能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与核心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从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关于什么是制度,制度结构与制度功能是什么等一系列作为制度主义①研究逻辑起点的基本理论问题并未得以厘清。本文旨在澄清一些基本概念的涵义,并探究其相互关系,期望能为构建新的制度分析框架提供某些启发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反腐情报收集的障碍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反腐情报收集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促使反腐情报收集范围愈发宽广,收集成本普遍降低,微观信息的整合更加容易。但因大数据时代的反腐情报信息总量过于庞杂、反腐情报真伪难辨、情报收集容易丧失个性化且极易损害民众合法权益,给反腐情报收集造成了障碍。要化解这些障碍,可以从尽快打造专门性的大数据时代反腐情报控制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反腐情报收集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民众合法权益三方面予以消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富裕,改革进入了矛盾冲突的多发期,贫富差距和遏制腐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反腐败作为保障分享式发展的基础环节,不仅要惩戒贪腐,而且要提供一个公平、透明和利益分享的公共秩序,从而让更多的中国人富裕起来并且富而有礼。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看能否在既得利益、权力和人情的复杂纠葛中探寻到腐败扩散的机制,进而通过制度推进和公民参与来阻断它并进行主动防御。这便是公民文化框架下的防腐扩散机制。它包括微观结构上的资源开放、规则透明、问责制等流程,和宏观秩序上基于“民治才能民有”的制度建设和形成“人人起来负责”的参与氛围。这种微观结构与宏观秩序的互动,将有效稳妥地解构既得利益圈子,使熟人文化走向公民文化,形成对腐败的普遍抵抗机制,从而克服古典治理的困境,冲破“历史周期率”的命运,最终完成中国社会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人性中的恶是腐败的深层基础,但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及善恶互变现象,以外在的刚性制度约束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约束激发人性的正能量;必须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微杜渐、惩恶扬善,这是人性向善和政治走向文明的内在需求;必须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权力运用,防止制度虚置,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提高制度反腐的科学化水平。广大领导干部必须习惯于在监督下谨慎用权,为民掌好权,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为全体人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精神乐土。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的根本出路依然是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和突破。倘若维持现有体制和工作格局,就必然会延续过去的反腐败历史——反腐败形势持续严峻。只有改革和突破,才会有反腐败总体效果上的根本改观。在宏观层面,亦或说“改革顶层设计”,关键议题就一项,即:以实现权力的有效监督为根本目标,改革相关的深层体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正在成为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作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桥梁的辅导员在大数据的应用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辅导员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现有的辅导员素质管理机制仍不足,大数据思维固化、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低、安全预警机制落后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加强辅导员素质的培养既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也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本文把大数据应用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分析辅导员素质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在大数据视域下提升辅导员素质提出若干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政策网络管理应重点研究七个基本问题和应注意十个重大问题,政策网络管理存在工具、互动和制度三种观点和个人权威控制、专制控制、结果控制、文化或集团控制、声誉控制五种控制机制,具体管理模式可以从行动者、认知和制度三个维度和政策管理、过程管理和网络宪政三个层面进行架构,并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网络管理行为.网络行动者的数量、管理能力与技巧、网络的开放性、利益冲突、网络管理成本是影响政策网络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网络管理的绩效也可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到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大数据的认识上,有观点认为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变革力量,这种观点有点夸大其辞了。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结果的大数据,应将其纳入科学的规范之中;大数据并不能引发思维方式的变革,我们需要在后工业化的场景中去思考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在工业化社会中,大数据使得中心-边缘结构得到强化,这是与后工业社会去中心化的要求相逆而行的。因此,我们亟需为大数据这样的流行概念正名,力图将大数据这一技术工具引向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机制下,引进高效、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已成为各种行政管理机构诸如医院、学校、政府等机关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讨论绩效技术与政府行政绩效,然后对我国政府行政绩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