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怎样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政策理论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论述了自然灾害大数据深度挖掘、物联网+自然灾害救助发展滞后等目前互联网+自然灾害救助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难点问题,从移动互联网APP技术系统推广、政府主导构建全民化自然灾害互联互救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徐军 《共产党人》2013,(8):42-43
正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多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高发区。据统计,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约6500亿元,相当于GDP的6%。2008年南方重大雪灾"、5·12"四川汶川大地震"、7·23"动车追尾交通事故"、非典""甲型H7N9流感"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但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方面,无论是在预警和防控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应大力推进、建立健全并完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防控机制的建设工程。通过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有效预警和及时防控,采取积极具体、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减少损失已是政府科学理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回眸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全国、全省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冰冻、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都向我们提出了严峻考验。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抓三支撑"的工作思路,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进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防控体系建设,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构建"平安中国""幸福中国""美丽中国"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决策机制建设,要遵循自然灾害预警决策依据的原则、掌握自然灾害预警决策的方法.加强自然灾害预警运行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运行的系统、畅通自然灾害预警运行的处理流程.要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如何加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科学应对和有效处置自然灾害事件,更好地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19"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这是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科学方法。笔者认为,这也是新时期政府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根本遵循。具体来讲,政府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的所应采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11日,贵阳市以市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任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在"2011年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报告"中,荣膺"服务型政府公众视角十佳城市"。民生是最大的公务服务型政府是什么?贵阳的回答是:民生就是最大的公务,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就是政府工作的大事。近年来,贵阳市从创新决策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监管体制等方面入手,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到每一项重大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政府在自然灾害中的危机管理策略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政府危机管理方略,最大限度上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宣汉是一个拥有12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又是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入驻开发天然气,环保、治安压力增大,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过去4年中,2004年"9·3"、2005年"7·8"、2007年"7·5"三次洪灾,天台乡义和村、清溪镇马伏村两次特大型山体滑坡,2006年"12·21"清溪1井天然气溢流事件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2.
在三年困难时期,主要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遭遇严重挫折,粮食连年大幅减产.党和政府积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起来生产自救.在农村,主要是抗击自然灾害、恢复农业生产、开展副业生产、进行余缺调剂等;在城镇,主要是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农副业生产等.生产自救工作对于渡过灾荒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霞  严晓 《求实》2009,(11)
当前我国自然灾害危机应对只处于"管理"而非"治理",中国需要建设由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社区为单元的公民个人及家庭、国际组织为全主体,针对全危险要素进行全阶段应急管理的自然灾害危机治理网络,作为制度化、标准化的协作体系、制度平台和统一行动模板,即着重塑造全球治理框架下的自然灾害治理网络,构建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模式;构建统一的自然灾害治理预案体系,提供危机治理网络的行动基础;建立自然灾害治理核心机构,实现自然灾害治理的统一行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自然灾害治理网络的技术支撑平台;坚持灾后学习与演练,锻造自然灾害治理网络的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顺利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8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刊登社论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这是"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预示着中国经济全面深刻的脱胎换骨。新经济含义何在?结合总理的讲话加以探究,它应该既是指互联网、新能源等具体产业,更是指一种形态,即"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如何发展新经济?决策层  相似文献   

16.
云南作为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省份,贫困山区自然灾害多发、易发、频发。突发事件危害大,难以避免,应急管理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因此,应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增强为民执政的责任感,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努力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的新机制,尽可能地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及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几次重大自然灾害,给我国政府特别是受灾地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灾害救助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本文以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现今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抗击和抵御自然灾害中,尽量把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一直是福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抗灾救灾、防灾减灾,成为福建历届党和政府倾力主抓的工作之一.为了从根本上增强我省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从1994年开始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防灾减灾五大防御体系,即工程防洪体系、蓄水工程体系、洪水预警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和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五大防御体系建设提出的由来,意义何在?实施10年来,进展情况如何?是人们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民众满怀希望拨打市长公开电话等政府热线电话,要么长时间占线,要么拨打100多次无人接听,即便民众经过漫长等待拨通了电话,接听质量也难尽人意,想办事的群众依然找不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这让拨打政府热线电话的人作何感想?这不是逼人知难而退吗?政府热线"不热",既伤害民众感情,也有损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20.
基层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到底有多难?公民要求公开"三公"经费是给政府"找麻烦"吗?"找麻烦"说的背后究竟有何"难言之隐"?一连串问号不仅是公众亟待释明的疑问,更是确保基层政府"三公"经费公开顺利前行的关键所在。在"三公"经费公开透明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廖红波为什么选择乡镇政府作为"请求"公开的对象?按照他的观点,一是为了唤起底层民众监督政府的公民意识,二是倒逼"政府部门以后会想办法缩减开支"。这种理由难道还不够正当和充分吗?请求公开"三公"经费究竟给基层政府带来了什么"麻烦",官员们没有没说,只是表示"如果老百姓都来问东问西,政府啥事儿都干不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