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了新﹃三靠﹄脱贫有出路申文伟熬脑村是一个海拔1342米的高寒山区,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严重缺水。全村由6个自然庄组成,77户,305口人,共有耕地面积887亩,粮田面积810亩,分布在三山四坡七条沟里,最大的地块不过6亩。三中全会前,全村...  相似文献   

2.
正资源县两水苗族乡是桂林市4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6个村中有3个是深度贫困村,1个是极度贫困村,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80户5199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5.07%。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四轮驱动"助推深度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走出了一条适合深度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新路子。经过3年努力,有2个村顺利摘帽,879户3391人顺利出列,全乡贫困发生率降低至4.8%。  相似文献   

3.
正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是省定贫困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全村478户17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372人(包含稳定脱贫不享受政策34户151人)。2015年之前,该村村民收入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2700元,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收入均滞后。为破解这一难题,自2015年党中央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令以来,村两委提出了"建  相似文献   

4.
"九分石头一分土"的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加文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碗一块,瓢一块,全都属于旱地。全村有40个弄场19个队468户2137人,其中贫困户348户1420人。这样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如何扶贫脱贫?加文村是都安65个"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之一,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实施近一年之际,笔者来到了加文村。  相似文献   

5.
《前进》2019,(12)
<正>汾阳市栗家庄乡栗家庄村,位于汾阳城区西2.5公里,全村770户2135人,常住人口6000人。村域面积4.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05亩。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有77名党员,其中40岁以下党员占41%,高中以上学历党员占36.5%,女性党员占18%。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近22年来,栗家庄村党总支、村委会牢记富民初心、践行强村使命,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产业促增收、抓文化促动力、抓环境促提升,  相似文献   

6.
雪暮 《前进论坛》2020,(6):53-54
宋亚琼,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办公室副主任,2018年至2019年任十堰市房县青峰镇八里扁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2017年曾获农工党中央学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八里扁村地处湖北西北边区十堰市房县,地处青峰镇以西4公里处,版图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9万亩,耕地面积843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90户1143人,劳动力约750人。  相似文献   

7.
中库村,地处温岭市箬横镇西部,交通便捷,经济较发达, 村域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1亩,占总面积的90%。全村共有376户,常住人口1143人。现有各类企业15家。2003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5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87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8.
南浔镇长河兜村位于湖州市东部平原水网地区。有9个自然村,12个生产队,241户人家941人,水田1134亩,桑地310亩,塘210亩。长河兜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家庭拼皮加工业较为发达的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人均收入达到4300多元,与湖州市农民人均收入相同。全村呈现“家家洋机响,户户致富忙”,村民安居乐业的景象。效益农业在农业总量中已占有相当的比重,种养大户收入可观。长河兜村去年新增鱼塘66亩,占目前210亩鱼塘的31.4%;塘和桑地面积已占该村可供农  相似文献   

9.
罗马村     
《新东方》2015,(4)
<正>罗马村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门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36户、人口146人。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382元,90%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罗马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借助"富美乡村"的创建活动,罗马村发展多种产业,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多次荣获县级文明生态村称号。罗马村有经济林620亩,水田216亩,鱼塘180亩。  相似文献   

10.
田圮村     
《新东方》2014,(4):F0003-F0003
<正>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的田圮村,现有380户村民,人口1863人(以黎族人口为主),全村有1个党支部,党员78名。田圮村现有耕地731.2亩,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7790亩,村里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橡胶、槟榔,全村橡胶种植3120亩,槟榔种植4100亩。村委会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培育种养殖大户,以种养殖大户带动小户,带动全村经济规模化发展、2013年村里建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8,(23)
正响水曾有"苏北兰考"之称,是省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按照新识别标准,"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8148户51399人和2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推进脱贫攻坚,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017年底全县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52%,经济薄弱村达标率达82%,在全省12个重点帮扶县考核中列  相似文献   

12.
正没有一条地表河流或小溪,没有一分水田,耕地是从石缝里刨出来的碗一块瓢一块的石缝地,人均不足0.7亩,这是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57户23484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5.61%。13个村均为深度贫困村,其中有2个村贫困发生率超过90%,是全县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乡。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目前全乡还有未脱贫6个村、1042户5406人,贫困发生率15.10%,依然是全县脱贫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乡镇之一,也是全区挂牌督战的主战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咸丰县高乐山镇龙家界村是一个高山村,平均海拔1100多米。全村11个村民小组,227户,847人,耕地面积1156亩。199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0元,贫困人口占全村人数的85%,农业生产条件差,无路、无电、无水,耕作水平低下,教育、计划生育、治安等也十分落后,是高乐山镇有名的特困后进村。现在,龙家界村已经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新建  相似文献   

14.
正在海南省保亭县东南部加茂镇的共村,驻村干部隋耀达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两年来决战贫苦山区,带领全村于2016年整村脱贫。隋耀达成了保亭县共村脱贫路上的"守望者"。共村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茂镇,是个大山环抱的村子,住着178户667位村民,其中有54户为贫困户,贫困人口191人,是海南省妇联定点帮扶贫困村。这个海南岛中南部深处的村庄,由于位置偏僻、条件艰苦,一直是贫困村。"班子无斗志,干群如散沙,  相似文献   

15.
泰山村位于新郑市龙湖镇镇区西南部,辖7个村民组,428户,1571人,全村耕地面积2873亩,荒山、荒沟1719亩。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有党员48名。  相似文献   

16.
正精准扶贫创新不仅在于规范动作的认真落实,而且在于自选动作的精心设计和推广。淄博市把"第一村医"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长期化、成批次的工作机制,既有利于根治因病致贫,又有利于健康脱贫。中国原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是42%,现在则达到44%。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2017年,我们在全国30个省市调查了3000多户、1万多人,接近上百个村,许多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有  相似文献   

17.
正黄世娇是光泽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寨里镇浆源村党支部书记。她自1994年起至今,当了6届县人大代表。虽已年近60岁,但她的履职热情丝毫不减,积极建言献策,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好路子,被村民誉为"扶贫代表"。寨里镇浆源村辖10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274亩、林地2.4万亩,161户626人,其中贫困户9户26人。  相似文献   

18.
人物     
《小康》2020,(4)
正脱贫者王新普格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典型的高山农业县,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7年12月18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的王新来到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担任第一书记,自那时起踏上扶贫之路,已两年时间。2017年12月,德育村贫困户的数量为67户共296人;2019年12月,全村67户贫困户共296人已经全部脱贫。目前,德育村  相似文献   

19.
大咸服村是莒县青峰岭水库的库区村。全村426户,1370口人,1276亩耕地,如果除去500亩荒岭、荒沟,人均可有效利用的耕地不足0.6亩。每逢汛期,青峰水库的水便淹到村心。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大咸服村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过去,全村年吃救济粮35万斤以上、“菜金“3万多元。生产靠扶持,吃饭靠供应,花钱靠救济,是个名闻遐迩的“三靠村“。到199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46元。每年青黄不接之时,全村缺粮断顿的户就达70%以上。治安状况极为混乱。为迅速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县委、县政府责成政府办公室定点帮扶。近三年来,县政府办公室连续选派三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进村蹲点。经过与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大咸服村在全县库区村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库区村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从下表看出:  相似文献   

20.
正曼来村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下属行政村之一,位于勐来乡西南海拔1500米的山区,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298户1121人,以佤族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135户482人,是全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实施脱贫计划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显而易见。但这些困难反而激励着沧源县公安局曼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出实招、下苦功,千方百计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